觉察日志D11:爱与陪伴2
昨天写了亲子陪伴,父母对于孩子陪伴的时间和质量是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的关键,全然的投入在每个当下的爱是陪伴的重点。
今天聊聊对老年父母的陪伴。
成年人的身体从42岁以后,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不过现代人在60岁以前,甚至70岁以前基本都不需要陪伴。最新的数据观察,中国人均寿命达到75岁,未来十年预计可以达到80岁。医疗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的寿命自然在提升。但与身体寿命自然提升不相匹配的是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缺乏关注。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30多年的时间4-2-1的家庭结构成为普遍现状,这更增添了老年群体陪伴的困难。社会发展带来个体自由意识的增长,令原本中国社会几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记忆。
分享下我自己的故事,谈谈对老年父母爱与陪伴的理解。
我今年40多岁,恰好处于身体状况开始下滑的阶段。正因为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状况,所以便更加容易能够理解我的父母,70岁上下的人,他们的身体已经出现的衰老的征兆。而我是在计划生育之前出生的,否则也没有我的存在了。在我之上,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的姐姐在老家生活,我哥哥在上海,我在北京。按常理说,我的父母可以是很幸福的晚年生活。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老家(福建)、上海或者北京生活。
我从18岁离家,大学毕业后就定居北京,所以一年难得回几次老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我的父母因为不喜欢北京的气候条件,到北京来的时间很少,来了呆的时间也很短。这个假期,因为我哥哥工作转换期,老两口不用帮带孙女的缘故,来到我这里住一段时间。我理解就是很长时间不见了,想看看儿子的生活,也想和孙子孙女有些亲密接触。但就这几周的短暂同居生活,我发现他们的晚年生活并不见得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
首先从身体上,我妈妈30多年的静脉曲张,这两年严重到脚底毛细血管开始变黑。医生的观察如果不治疗,很有可能出现静脉炎,严重到发生溃烂,三年前,妈妈到北京来玩的时候,我带她找村里的道医治过,遗憾因为时间的问题,没有进一步治疗。而这次,明显看到加重了。但老人还想回老家手术治疗。真是“无知者无畏呀!”我给妈妈找了中医诊断,才发现病因在脏腑,脏腑的寒气不排,无根治可能。
我爸爸因为帮我翻地种菜浇水,把腰扭伤了。我才知道也是快20年的老伤。从第一次扭伤后就没有处理,贴膏药,云南白药都是治标的功夫。前天到菩明堂,刘院长诊断,胸椎腰椎错位,如果再不治疗,晚年有瘫痪,坐轮椅的可能。
我的爸爸妈妈代表了中国老年人的普遍状况,只要不是躺床上起不来,基本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自己的身体都看护不好,何来好的晚年呢?
其次从精神上,严格意义上说,老两口没什么自己的精神信仰,爸爸是无神论者,妈妈拜佛,但并不是在佛法的意义上的笃信。这些反映到日常的生活中,我感受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信仰缺失带来敬畏心缺乏。由此也缺乏了生命向更高的维度发展的空间。就像我正在带读的《究竟为何在人世》,生命灵性的成长道路不通畅。
好在他们的为人处世,秉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德:与人为善。所以在上海他们有好多朋友,这让他们不至于孤单。但是诚实的说,作为子女,他们从我们身上得到的爱与陪伴少得可怜。
我想起我远在老家独自生活的岳母,隔三岔五的给女儿打电话,也更多的是抱怨。作为老年人,他们存在自己的问题。而且我们很难能够影响到他们,去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但是自我反思,身为子女,我们的确也没有给与很好的爱的关怀与陪伴。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西方的视频。视频描述的是一个老者,和他的儿子坐在一个椅子上。老者在发呆,儿子在看报纸。老者听到树上的鸟叫,就问儿子:那是什么在叫?儿子回答:是麻雀;如此反复几次,儿子不耐烦了,凶巴巴的对爸爸说:都和你说了是什么了,怎么一直问呀,烦不烦呀!爸爸听了什么也没说,回屋拿回来一个日记本,扔给儿子说,你看看里面记了什么?儿子翻开本子,上面写到:今天儿子三岁,我和他在院子里玩,他听到树上的鸟叫,问我:爸爸,那是什么?我回答他:是小鸟。他这么问了我二十多遍,我回答了二十多遍。这真是一幅美好的图景呀!儿子看完,抱着爸爸潸然泪下!
这个视频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的上演。而我们,身为父母,在面对子女的时候耐心的充满爱的陪伴,在面对我们的父辈时,耐心和温柔经常荡然无存。虽然我们可以辩解说,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存在,而老年人带着沉重的物质累积,以及迈向死亡的腐朽气息,我们不愿面对。但回看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天。当我们自己一天天变老,我们希望我们的子女将来如何对我们呢?
这个夏天,因为爸爸妈妈的到来,让我意识到在我的生命中仍旧有很大的缺失的功课!以更大的平和之心去觉察和他们相处的模式,用更大爱与包容去理解他们,当然,还需要更大的感恩因为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世间并且抚养我们健康长大。在他们眼中,我从来都是他们要去呵护和关怀的儿子;在我们眼中,他们是否可以一直是那个温暖的爱的陪伴!
成为爱,唤醒爱,传递爱!让我们身爱的磁场不断壮大,“老有所养,幼有所安,大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