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从《江城》到《奇石》:一个外国人的中国书写
何伟,原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1996年参加美国“和平队”组织,来到中国的四川涪陵担任英语志愿教师,将此间见闻写成《江城》一书,被认为是“认识中国必读的一本书”。后来又多次来到中国,并成为《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此后又陆续写下了《甲骨文》、《寻路中国》,与《江城》并称为“中国三部曲”,引起巨大反响,何伟本人也被《华尔街日报》誉为 “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与讲述涪陵见闻的《江城》相比,《甲骨文》的笔触更为开阔,极具历史的纵深感,体现了对民族、政治、文化的深层思考,可说是“三部曲”中最具思想性的一部。到了《寻路中国》,何伟的写作技巧更为娴熟,观察也更为从容裕如。他沿着长城,从北京出发,路经河北、山西、内蒙、青海、甘肃,到嘉峪关,一路西行。公路的迅速发展似乎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乡村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许多人离开乡土到城市工厂里讨生活,也由此引发种种问题,《寻路中国》对这一时代变迁进行了近距离的细致描绘。
《奇石》则是一部新书,由这几年来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文章连缀而成,何伟在书中描写了与中美各色人等的交往见闻及思考。该书延续了“三部曲”特有的细腻观察与精准描述,笔致平静、简洁,绝不啰嗦,却充盈着丰富的细节,有着不动声色的幽默。然而,在日益成为“中国通”的同时,如何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中定位这些故事和普通人,这一问题在《奇石》中也已开始显露端倪。
在何伟的笔下,中国是一个变化太快的国家,以至于不同时代的观念常常奇特地混合在一起,显得动荡而浮躁。然而,尽管观察对象变动不居,但一以贯之的却是作者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刻把握与洞察。作为一个跨文化写作者,何伟是成功的。他具备卓越的观察力,善于捕捉那些毫不引人注目的细节,细腻地体会难以觉察的情绪与心理,对于文化差异极为敏感,但却能够客观冷静地处理这些差异,并不会让其影响自己的生活以及与对象的正常交流。这里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宽容,也有着深深的自我克制,且体现出良好的写作技巧训练,这些因素使得何伟的文字既质朴明晰,又充满张弛有度的节奏感,既能够轻松准确地传达意图,又能够有效回避雷区。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充斥着多元文化差异的世界,沟通形式的意义并不下于内容,这是何伟的书写在中西方均能获得认可的最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