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孩子有多重要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临渊

工作中碰到一位妈妈,带着她的两位宝宝来诊所做儿童发育评估,哥哥4岁,活泼好动一些,弟弟2岁,可能是因为环境陌生,表现得比较安静。两个孩子都全程非常配合医生和护士的互动游戏、查体、各项检查,包括抽血这种孩子谈之色变的流程,他们也表现得勇敢和坚强。更难得的是,整个评估过程两个孩子都没有发生大喊大叫的行为,情绪稳定到令人难以置信,这种稳定不是中规中矩的死板,反而是让他人觉得舒服,忍不住喜欢、靠近的。

和妈妈聊天过程中得知,两个孩子都是她自己带的,家里有阿姨,但是很多事也不敢完全交给别人来做,大部分时候她对孩子的事都是亲力亲为。接触后,很快就发现妈妈的情绪更稳定,陪伴孩子时耐心又温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给弟弟抽血时因为孩子的血管较细较短,难度偏大,需要反复扎止血带摸找不同部位的血管,漫长的操作过程里妈妈在安抚宝宝的同时,也宽慰和鼓励护士,告诉我们没关系的,就算没有抽出来也正常的,不用有心理压力。而孩子也没有任何的哭闹。不难明白,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性格这么讨人喜欢。有这样的妈妈做榜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拥有了好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在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公立医院,或是这里对客户满意度格外重视的民营诊所,我们见过了太多因为关心紧张孩子而变得焦虑的家长,当然也见过很多耐心陪伴孩子度过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的家长,但是这样在面对孩子的“非常时刻”仍然平稳,并分出心神游刃有余地安慰医护人员的家长,是非常少见且难得的。

我们对妈妈的理解和尊重表示了感动,她说:“中国人就是太不愿意理解人了,对你们太苛刻了”。她讲的应该是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看法,尽管并不客观,却在我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大概每一个从医者的职业生涯里,都有积累这样的暖流,慢慢汇聚成人生的长河,带自己在这条医路上坚持着往前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