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阁精英文学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2020-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心小岛2

原创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黄初四年(223年)三月,曹丕首征东吴,未达到预期战果。当初,曹丕便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无功而返。同年六月甲申日(8月11日),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

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三国时期,风云际会,各路英豪逐鹿中原,魏蜀吴成三国鼎立之势,三国将领的帐下麾中无一不是谋臣似雨,猛将如云,而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堪称是“三国时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的人物,他便是贾诩。

贾诩在历史上的出场,不像诸葛亮那样自带光芒,万事俱备。贾诩的起点很低,虽然少年时曾举孝廉,但行事低调,故而知之者甚少,只有当时的凉州名士阎忠慧眼识才,称赞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历史上的贾诩和董卓都是凉州人,贾诩在董卓当政时期是在董卓女婿牛辅军中任职的,然而董卓此人在朝廷中气焰冲天,不可一世,将朝廷弄的乌烟瘴气,朝纲紊乱,终于在汉献帝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发动宫廷政变,取了董卓的脑袋,暴尸街头。

朝中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那些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将士们大都作鸟兽散,唯独贾诩在慌乱中看到了出路,于是他对原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说:“听他们说,长安来的人要把我们凉州人全部杀光,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咱们以为董公报仇的名义集合起来,倘若不行,再逃命也不迟。”

接下来的胜利无疑是对贾诩谋略有成的最佳印证。震惊朝野的李郭之乱把持住了风雨飘摇的小朝廷。

李郭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贾诩看的很明白,所以再大的官他都没有接,找了个借口,跳槽到了一个叫段煨的同乡那儿。

但段煨这个人虽治军有方,却是小肚鸡肠。他领教了贾诩的才智谋略,害怕贾诩夺了自己的权,所以在表面上装的客客气气,但是私下里却不敢真正任用他。贾诩是个聪明人,这么一来二去的,很快便看破了段煨,于是他离开了,借朋友的关系来到了张绣的帐下。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结果是曹操兵不血刃地征服了张绣,但是打了胜仗的曹操有些得意忘形,不仅强娶了张绣的婶婶邹氏,还经常跟张绣的部下套近乎,这让张绣十分窝气。贾诩十分擅于洞悉人性,于是他为张绣献了一计,教他趁机反叛。

次日,张绣这样对曹操说:“我的军队最近很难管理,需要调动一下防区,但是我的战车很少,东西很多,到时候需要战士们身带兵器从您的营房前路过,特此来跟您说一声。”

曹操一听,小事一桩,回应道:“没问题啊。”

张绣部队在走过曹操营房的时候突然拔刀相向,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这次突袭给曹操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大将典韦被杀。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张绣和曹操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于是贾诩对张绣说:“曹操此次定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先和刘表结盟。”

果不其然,建安三年,曹操再次征讨张绣,刘表在关键时刻出兵相助,曹操自知寡不敌众,只好慌忙撤退。张绣欲追,贾诩及时制止道:“勿追,追必败。”谁料张绣固执己见,结果大败而归。回来后,贾诩对垂头丧气的张绣说:“将军现在去追,必胜而归。”张绣将信将疑地带兵追击,果不其然大胜而归。

张绣百思不得其解,贾诩解释说:“将军虽然是虎狼之将,但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兵第一次打了败仗撤退,那必定是曹操亲自指挥断后;而后来曹操打败了你但却急于退兵,说明一定是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曹操定把断后的任务交给了其它将军,此时若你追击,那必是大胜。”张绣听完,对贾诩的谋略的心服口服。在《三国志》中也对这段有记载,用了“绣乃服”三字,十分传神。

话说官渡之战前,袁绍曾写信给贾诩,表明了想联合张绣对付曹操的意图,当时袁绍的兵力强盛于曹操十倍之多,张绣便想答应下来。

但是让张绣大跌眼镜的是,谋士贾诩竟然自作主张,当着他的面痛骂并赶走了袁绍的使者,把曹操的使者迎为上宾,即日安排降曹事宜。

《三国演义》中贾诩这段话,值得玩味,因为他道出了人性心理的复杂。

张绣非常不理解,不知贾诩如何所想,非得要他说个明白。贾诩给了他三个理由。

贾诩说:“袁绍有号称百万兵马,曹操却只有不到十万,所以我们这几万人马到了袁绍那里,他根本就不会看到眼里,但是加给曹操,却无异于雪中送炭。”

这句话很有哲理,俗话说,马上铜铃破,亲戚没几个,对于比咱实力强很多的人,再怎么巴结,人家该看不起还是看不起,所以与其去硬性的巴结别人,不如放弃那些无效的社交,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价值。

贾诩又说:“袁绍兄弟之间尚且不相容(指与袁术),会容得下天下国士吗?”

这句话哲理又进一步。人都有一个共性心理,即通过观察别人对另外一个人做的事,往自己身上联想。比如“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是这个逻辑,其实别人对他爹娘孝不孝与咱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这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那么对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再比如战国时期乐羊,为了灭掉中山国连他作为中山国人质的亲儿子的肉都舍得吃,虽然为魏文侯立下了战功,却仍招来了猜忌,因为魏文侯的逻辑是“一个人连自己亲儿子的肉都能吃,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贾诩还说:“曹操是有霸王之志的人,必然会放下私人恩怨,以向天下豪杰显示自己的爱贤与胸怀。”

《三国演义》中贾诩这段话,最值得玩味,因为他道出了人性心理的复杂。做多大事业,要有多大胸怀,同时要想成功,也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品牌的包装与宣传,且不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砸了自己人品的牌子。比如因为一点小事,你可能成功报复了对你有过伤害的人,但是却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印象,从而就会有许多人从此对你敬而远之,如此则得不偿失。

最终张绣接纳了贾诩的建议,时态发展果然如贾诩预测的那样。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的这一次选择无疑将他推上了人生的巅峰,占领了最炫目的历史舞台。

自曹昂死后,曹丕便成为长子,又有很好的武功和文采,在“立嫡为长”的封建传统中占有优势,但三子曹植也非草包,在百姓中久负盛名,很有才华,并且深受曹操喜爱。故而二人在曹营中各有一股势力,在暗地里为争太子之位较着劲,手心手背都是劲,曹操对这一切是束手无策,唯有叹息。所以,这一天,他决定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拿出来请教一下贾诩。

贾诩听完默不作声,只是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明白了!”随即将曹丕确立为太子。

贾诩的绝妙之处在哪里呢?因为袁绍和刘表都是立幼不立长,最后导致兄弟相攻,父子反目,内部分裂,自取灭亡。所以贾诩是看破不说破,因为他笃定曹操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纵观三国时期的贾诩,有人指责他频频易主,不忠不义,但他却为曹操屡出奇谋,成为曹操帐下的五大谋士之一;有人说其实贾诩才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因为曹操是著名的生性多疑,因此杀掉的文臣武将不在其数,就连荀彧和崔琰这样的人物都为曹操的猜忌所杀,但是贾诩在曹营中出谋划策几十年,不仅深得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还活到了七十七岁的高龄,不得不说,贾诩的智慧不仅在军事上,更是深谙出世、入世之道,进能辅佐君王,退可自保善终,实属不易。

数不尽的聪明人反被聪明误了卿卿性命,反观贾诩这一生,从权达便,左右逢源,以变通的姿态应对三国时期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形势,不仅一展才华,还为我们后世窥见三国时期谋士们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绝佳的蓝本。

易中天老师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解三国系列时曾经说过:“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他被称之为“鬼谋”与“毒士”,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笔名禾子尼,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原宗教学院)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一百二十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十二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各类书籍共计编著五百余册,并全部出版发行。更多详细资料请看冯志亮的百度百科,感谢关注!

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