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拆书挑战第十八天
如何写砸一本小说
第三部分 风格——基础
第九章 句子和段落
1.用列提纲代替写作
一部小说要依靠足量的细节来让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读者脑海中。
重要的事件和关键对话需要在一个栩栩如生的环境中,实时上演。
描写语句好比人体内的脂肪,过多则不利于健康,一分也无则毫无生气,空余骨架。
2.列表式描写
要描写的事物要么能够体现人物特质,要么展现场景的与众不同,不懂得分配描述事物的比重,就变成了无意义的水字数,读者可能要弃文。
3.一再重复
用所有人都知道的特质去描述一样事物,就是废话,再三重复就是有毛病,就算是独一无二的特点,也不需要在同一个段落,甚至没过几段就再次提起,这种特质,如果必须第二次,第三次提到,请给出合理的理由,别像个絮絮叨叨的祥林嫂。
4.官僚语言占主导
如果遣词造句时一意孤行无视语句的真正含义,那你写出来的东西必然使人难以消化。
了解场景适合的语句比起反复对比使用一些作者觉得精美的词句要来的更好,记住,你使用的词句是为了更好的讲故事,不是为了测验你的读者的理解能力。
5.行文更适用于广告
广告的行文特点是信息高度集中,人工痕迹颇重。
如果小说是酿造多年滋味丰富的葡萄酒,广告则是人工合成的浓缩葡萄味香精,偶尔闻闻还行,直接让人一口一口品尝就很倒胃口了。
6.小说中的时间处理不当
小说里的时间不可能和现实中步调一致,但是也有一些简单的因素能够将动作限定在实际可能发生的范围内。
而这个小问题却时常被作者忽略,错乱的时间不仅会让人物的行为看起来怪怪的,还会消磨读者的耐心。
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里出现这种错误实在是让人扼腕。
7.不合适的比喻
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本体和喻体都要有精确的对应关系,所用的比喻也要契合角色心情及当时情景。
8.未按特定的顺序叙述小说
通过分段来让承载米想法的句子一句句流畅的接下去,而且每一段必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时,必须用相互有逻辑关系的概念来推进其过渡过程。
很多人有了想法,却没办法把它们叙述成为一个故事,这其中所差的就是内在的逻辑联系,逻辑关系有很多种——
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
这也是我们去描述一个故事的内在逻辑,找到素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把想法扩展成为一个故事了。
9.费解的抒情语言令读者望而却步
如果因为晦涩难懂的作品能够被读者接受,就认为只有晦涩难懂才能成就伟大的写作,这种逻辑从一开始就走入了误区——写作的目的是交流。
10.读者读了太多的布可夫斯基
令人恶心的场景必须限定在那些让读者产生不适感觉的场合。绝对不能无休无止地使用。令人恶心的东西本身并不幽默,让人发笑是因为其中含有真正的喜剧元素。
把低俗当有趣,一再的使用,或许能够短暂的吸引读者的眼光,但是这并不能当做是吸引读者的长久之计,所以不用在这个方向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何况类似作品的扑街下场应该让作者们警醒了。
11.作者以为读者能够理解
“无法描述”这种说法出了表明作者的无能为力,没有传递任何有效信息。
找到你所描述的世界最关键的特质,然后准确的传递给读者,而不是用一些泛泛的词句来描述,词句传达的是感受,表达感受的词可以在描述语言中使用,饭永远都不能替代描述本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经验的作者会告诉你多多使用名词和动词,少使用形容词,前者的描述会比后者单独的一个词甚至一堆词要来的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