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当年老爸借了100块钱,离乡开始艰难创业!
100块钱能做什么?经常会听到有人感叹,100块钱,破开就没了。然而,在九几年的时候,100块钱可以当成创业的本金。
90年的时候,我们家由于生活困难,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父亲决定改变现状,说干就干,跟邻居家借了100元钱,再雇了个牛车,拉上工具,走往他乡。现在想想,真是挺佩服父亲的勇气。虽说当时一百块钱比现在值钱,但是要想凭着这点钱就开辟一番事业,难度可想而知。
到达目的地之后,已经到了晚上,先用50块钱租了房子,开始生活做饭,吃完饭后就开始筹划接下来的事情。
父亲做的是棉被加工生意,行业里认识一些老乡、亲戚也是做这一行的,先去找他们借点原材料开业,别人也了解当时父亲的现状,所以碰了很多壁也没能拿到原材料。我能理解当时父亲的心情,但是事情已经赶到这了,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最后借了高利贷,算是顺利开业了。由于父亲的技术很好,做出来的棉被保暖,还结实耐用,很快在十里八乡就传开了。日子越来越好,高利贷也还上了。
这件事情说起来云淡风轻,甚至没有一点传奇色彩,但是却一直让我记忆深刻。
父亲的勇气和魄力也一直激励着我。
长辈们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好像是老师们说的。
也有人说这代人很憋屈,以前上学不花钱,到我们这了要花钱;父母含辛茹苦好供到毕业了吧,又不花钱了;以前工作包分配,现在得自己找工作;以前住房分配,到我们这届了,房子得自己买,房价还疯狂往上涨。好像所有便宜我们都没沾上,所有的不幸都让我们赶上了。
毕业以后,我按部就班的走上工作岗位,在职场上奋斗了8年,做到了中层,由于行业不景气,工作过的两家企业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迫于现实压力,最后我也离职了。
离职的这段时间也尝试过找工作,但是都不太理想。上学时就有的创业梦想在我心中蹦跶起来。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么多年一直从事一个工作,但是这个行业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就我目前的实力基本上做不了。
冷静下来后,下定决心,还是要自己干。于是开始选择小本创业项目。
思索再三,挑了三个备选项目:干洗(东北冬季时间长,需要干洗的衣服多,客单价高),甜品水吧(技术上可以加盟,操作简单,利润可观),海鲜水产(临近春节,进入旺季,流程简单,吃是刚需)。
最终进入了水产行业,开始新的征程。个中辛苦,冷暖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