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老大嫉妒怎么办?
两周前,胖墩出现了比较强烈的“抗妹”情绪,趁大家不注意,动手抓了妹妹两次。相比之前不让我抱妹妹,趁舅妈给妹妹喂奶时捣乱,家里的玩具可以给任何人就是不能给妹妹,升级了很多,也让我不得不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还好,经过2周的努力,胖墩已经连续四天对我说“这个妈妈可以抱悦悦妹妹”(为什么我是这个妈妈,在她心中,舅妈也是她妈妈,不然和妹妹吃个啥醋),也会主动分享玩具给妹妹,我悬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一直吊着吧,这样才能更好的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情绪。
在正式分享之前,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情绪力”这个概念:
情绪力
情绪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但是指控制,管理情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辨别,表达,面对情绪的能力。 嫉妒是一种情绪,并不可怕,也不是一个特别严重的心理疾病,是每个人一个很正常的情绪,孩子也不会例外,我们做家长的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去辨别表达以及面对,培养他们处理情绪的能力。
一、 辨别孩子的情绪
胖墩9个月开始就在姥姥家,因为我总是在上班,舅妈怀孕后一直在家陪伴她,一度舅妈成了她的最爱。她1岁7个月的时候,舅妈家的小妹妹出生了。那这个妹妹可就不是普通的表妹了,在她心中相当于自己的亲妈给自己生了个亲妹妹。妹妹小的时候,经常在睡觉,存在感比较低,倒也还好,待妹妹大一点,能和大家互动了,曾经独享的宠爱不复存在,这让她恐慌了,害怕爸爸妈妈、舅舅舅妈不爱她。姥姥,姥爷也总是说,你是姐姐,要学会分享,不可以太小气。
这些话,道理说都对,可是对于现在的她来说,除了加深她的恐惧,其他的并没有用。举个我们成年人的例子,你正忧心忡忡的担心,男朋友想和你分手,然后男朋友告诉你,我明天要和一个女同事出去玩,你不要太小心眼啊。你会因此就放心,随他去玩吗?
心理学家曾做过儿童怎么接收家中新生儿的研讨,发现小宝宝出世后,家人投入到大一点的孩子身上的豪情和注意力确实会削减。
关于这种“失宠”的感触,年岁较小的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此便会会体现在一些行动上。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爱发脾气、不讲道理、经常哭闹或爱黏母亲。有些孩子会则呈现退化的做法,例如他本来现已不尿床了,如今却又开端尿床,或着又开始请求用奶瓶来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会为了招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呈现一些疑问做法,例如成心捣蛋,或趁爸爸母亲不注意时,悄悄的打或捏小弟妹。
二、引导孩子辨别自己的情绪
《托托踢踢•了不起的情绪力》这套书给我帮了不少忙,这套书有五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孩子身上常见的问题,通过书中浅显易懂的故事,教孩子们用良好的心态解决问题。
翻开书,就会看到各种表情的托托和踢踢,有开心、难过、恐惧、害羞、嫉妒、调皮、郁闷……
我最喜欢的就是每本书的第一页,经常就和胖墩辨别这个什么样的兔子,很快她就能分辨出生气的兔子,害怕的兔子……在了解了这些兔子的特性后,胖墩慢慢明白,这次是嫉妒的兔子住进了她的心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起把开心的兔子找回来。
三、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当孩子可以确知爸爸妈妈仍旧是爱她的,孩子就能心中找回安全感,在摆脱对小弟妹的负面感触后,孩子也渐渐能去发觉这个新弟妹的长处。
非正式的家庭会议上,我和家人进行了一次沟通,家里绝对不可出现以下对话:
“芊芊,如果你不吃饭,姥姥就给悦悦吃了啊!”
“芊芊,你怎么这么小气!”
因为这些话,无形中就把妹妹放在了她的对立面(妹妹心里苦,什么也没有做就背锅了)。替代这些话的是多向她表达对她的爱,引导她感受到每个人的对她的关心和爱。
对于分享玩具这一块,我们也不对她做任何强求,一个原则就是,如果不想就不给,就不给;如果想给妹妹玩,就亲自给,如果过后又反悔了,告诉姥姥和舅妈,玩具还可以还给你。这并不是一种过分迁就,而是重建她的安全感。失去了妹妹总是要自己玩具这个假想敌,胖墩现在大方多了,会主动谢谢妹妹送给她的玩具,也尝试着主动向妹妹分享自己的玩具。
当如果父母在听到老大抱怨时过度内疚自责而过度迁就,这会让老大忽视自己的责任感,为了弥补内心的不满而对父母进一步依赖和索求,比如要父母时刻陪着自己,从而让父母更加身心疲惫,又会陷入一个新的困境中。
最后是家庭氛围很重要,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还有胖墩的舅舅和舅妈,特别是舅妈,自己的宝宝被胖墩抓过几次,还能一如既往的爱着胖墩,甚至在我不但没有表现出对胖墩行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的情况,还温柔的安慰引导胖墩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包容。
一个可以形成合力的家,一个可以互相包容的家,是孩子情绪疏导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