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龙应台《目送》
前段时间,学校进行读书交流,看到同事拿了一本《目送》,眼神就不断追随,同事见状说:“我快看完了,你想看就先看吧!”我忙不迭接过。
晚上洗漱完毕,坐在床上,拿起放在床边的《目送》,先看目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代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二、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三、漫山遍野茶树开花。说来惭愧,看这些标题,只能觉出好,却说不出所以然,觉得自己看不懂,我想可能是自己见识浅薄,阅历更是无从说起,是不懂人生,不懂作者的阅历种种。
现在看书,倒是很愿意看序,自己也挺自得地觉得这是一种读书境界的提高的表现,当然还是说不出所以然。不过,转念一想,有点像爱一个人却说不出所以然,反正就是爱,反觉得这样更纯粹呢!
序中说:在台湾,香港,新马和美国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在大陆点击率和流传率最高的却是另一篇叫做《(不)相信》。是不是因为对于台湾和海外的人,“相信”或“不相信”已经不是切肤的问题,反倒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是不是因为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于是便紧接着翻回到目录,找《目送》和《(不)相信》。
先看《目送》,因为就是第一篇,一本书的开篇,是“媳妇”见“公婆”的第一眼,自然精心准备。两个场景,母亲送儿子,女儿送父亲,作者一个人两种身份,把这两个场景穿在了一起,告诉我,你,他(她),“所谓父女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三个字,写尽了两代之间适时得体的放手,人生的不舍与无奈。对于一个目送孩子高飞的母亲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对于一个目送父母永远离开的儿女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同样作为母亲和女儿的我,不禁泪目。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种种,各中滋味,浮上心头,细幽绵密。
再翻到《(不)相信》,读起来,竟然有一种想记诵下来的冲动,那么多的曾经相信,比如爱国,历史,文明,比如,正义,理想,爱情,这些原来在传统教育中觉得毋庸置疑,你心里有个想推倒他们的念头都觉得自己是无可饶恕的,作者却把对他们的质疑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针砭时弊,不藏不掖。
怨不得当年秦始皇要焚书坑儒,很多朝代兴起文字狱,这文人的刀笔的确刀刀直击要害。但如果你认为作者只是为了质疑,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她在质疑之后,把你的观念颠覆之后,你的一些原来蒙尘的,走样的,固有的各种认识观念散落了一地,然后,这里面的真金在摇摇晃晃重新立起来,与自己原有的信仰进行重整。
你也便知道了“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境,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出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比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更安全。”
读完这两篇,再看其他篇目,父母兄弟,亲人朋友,同学,陌生人,都在她笔下,人情冷暖,悲喜交集都在她眼中,她有一种力量,将种种不同的意象看似信手排列组合在一起,却能产生奇妙的触碰人心的力量。
20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