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刷题,祸害的何止是教育?
报班,刷题;买练习册,刷题;家教,刷题;跟不上,刷题;学得好,刷题;为了抢跑,刷题;为了不落后,刷题;“学有余力”刷题;“勤能补拙”,刷题……中小学教育的“核心素养”早就成了“刷题”,如果评选教育大事,可以持续热搜第一名。
刷题的“好处”貌似太多啦:培养了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了自学能力,培养了搜索的本领,培养了求知的欲望……
这“题”刷得如此“有益”,你想不刷吗?
而且,刷题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为GDP贡献力量。课外的补习班、家教、网络教学越来越“丰富”了。时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产生,信息化的进步让题海变成题洋、题地球、题宇宙了。未曾参与过“刷题”的有几个吗?那一定被鄙视为“学渣”吧。“刷题”早已成为一种教育常态,更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
学校备课简单了,课程活动简化了,创造探索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家庭教育简化了,家务劳动取消了。社会活动简单了,综合实践活动用“证明”可以替代了……这,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吗?更“变态”的是,社会舆论导向似乎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刷题才是正道——这个是什么逻辑?为什么学生课余时间用来刷题就是好好利用,用来旅游就是浪费青春?为什么网络教学让暑假充实就是信息化教育的创新,网络让孩子们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为什么要在课堂之外“逼迫”学生上网听课,上网答题?为什么学生的8小时以外都要用来学习文化课知识?为什么?这个价值观是不是存在变异?刷题的时间究竟是浪费生命的时间还是提升智慧能力的时间啊?
其实,功利主义哲学思想会告诉你,刷题就是为了功利,这是对的——请问,我们谈论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功利主义”吗?
而且,即便是要谈功利,社会发展希望大学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此任呢?思维品质的地点是什么?
研究的第一步是不是“质疑”?那么,试问,刷题者是否曾提出过“幼稚”的问题?是否想要自己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是否质疑过“专家”、大师的学说“定理”?有没有质疑过牛顿!学生的好奇心仅留存在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天才就这样一点点被洗脑,“创造力”就这样一天天被“刷”成了知识库。
如果说要培养劳动力人才,那么刷题如何让人体验?如何让人提高动手能力?如何让人在综合性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才干?这些问题,是否有“专家”可以来答,“专家”是否能靠理论解决实践的问题?
刷题啊,不是“学而思”,而是在“智慧领域”搜索加复制剪切加粘贴。这些充其量就是“纸上谈兵”,但是,自古以来,就推崇这些不是吗?而今,对“纸上谈兵”的推崇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还批上了“尊重知识”的外衣。更重要的是,利用更多的时间来提前刷题,抢跑在某种意义上是在钻规则的漏洞,利用了更多的资源创造利益。这种思维是不是挑战公平公正?这个值得商榷。但是刷题得了好处,不刷不行了,让人们不得不刷,不得不一起挖坑,一起埋葬自己的自由,智慧,规则的公平。
刷题已经自成体系:
内容:各个门类的所有内容,既有题库——同步巩固、竞赛深度、提前学(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高中学大学,大学炒冷饭)
时间:课内固定时间、课外无限时(用时多成绩好是勤奋;用时多成绩差是智商低;用时少成绩好是聪明;用时少成绩差是懒惰)
形式:试卷、探究项目(最搞笑就是很多学校和机构开始根据科研标准流程让低龄的孩子们去刷“能力”了)
地点:课堂、家教、机构、网络教学、自学(原本自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所学的内容倘若无意义,再强的能力也是做无用功甚至负功,费时费力啊)
这也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生存环境,更成为了一种思维模式——应试,抢跑,走捷径;多花时间精力替代效率,多知识等于高水平,会解题等于高智商……
不要批判市场,也不要批判家长、学校、孩子们啊。刷题是真的“自愿”的,因为,需要靠“刷题”来换取成绩,需要用成绩来换取升学条件资源,需要用就读的学校资源换取工作资源,用工作资源换取生存资源,用生存资源换取美好生活资源,用美好生活资源延续生命……没有“刷题”这个敲门砖,怎么办?
是谁让“刷题”愈演愈烈?
找到始作俑者吧:刷题对应的是什么?考题!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考就怎么练,怎么考就怎么刷。如果没有这个考题目标,谁会去自讨苦吃啊?
考题的内容是选拔者决定的,你想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就要选择对应人才发展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倘若你的考题可以刷到,刷题者可以得高分,让那些抢跑先刷者得利,那么学生达成目标的路径也许只有,只有刷题。你的选拔标准如是,就不要说钱学森之问无法回答,无解。
可以说,考题不变,教育改革也都是“纸上谈兵”!刷题应试教育就是制造仿冒产品的流水线。
说到底,刷题的目的地是试卷,目标就是能够应付考题。能考了,刷题的任务就完成了,它不需要你进一步思考,你的思维停留在试卷的题目上。它和培养实践能力、创造力、开拓精神实在是南辕北辙!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请问,是要你举一反三还是告诉你可以“不复”?他其实是尊重学习的规律吧。不行就放弃好了,或者改换方向好了,老师也可以不教你的。为啥要靠刷题刷出那个“三”?现在为了用成绩证明自己,用了举三反一的方法还不自知,麻痹自己。教育者也为了满足评价机制的要求设计了不少“三”,刷出教育水平。
更可怕的是,这其实已经不是教育界的问题,一切都是按照刷题的逻辑在运行。
工作中简单操作,文件传递,流程化操作的内容还少吗?只要靠多做就能成为熟练工,就能有经验,就能按“规矩”办事,高“效率”办事了。当“任务”没有办法完成,就用“加班”不断增加工作时间,还仿佛是“劳动模范”。还有不少“突击任务”,“专项任务”,仿佛是在周考月考之外的抽查,也仿佛是常规考试之余的竞赛选拔,这些“任务”如何完成?还是靠投入时间吧——还好,刷题大军久经沙场,啥任务过来都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靠刷呗,都能过去。
更有趣的是,不断安排“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是“菜单”这些真的是工作需要的?真的该“被”安排?而且“学时”就是考核内容——这真真是把“刷题”思维沿用到极致。
社会啊,你在焦虑什么?你就不能制定出行业的工作流程?不能制定出按次、按时、按期检查的规范应用百年?不能让定时、定量的规程来规范行为?一定要靠不断刷“新题”来刷存在感?一定要把成绩分数来作为评价标准?一定要把投入时间来作为努力的象征?超额完成任务就一定是成功?不看超额背后有没有资源的浪费,资源的透支或是是否存在了对于规则的违背(钻空子,擦边球)。科学发展、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怎么也学成了“知识”而不会融合到实践中呢?是不是刷题思维在作祟啊?
很多领域的“专家”不断讲学、讲课,刷思想观点,是不是也是让听众“被刷题”呢?很多的标准由“专家”定,“专家”的良心决定了行业的标准,那么对应“专家”是不是意味着就能符合标准了?如此而来,这些“专家”就成为“出题者”,那么研究领域也只能继续“刷题”了。
再反问一下,培养劳动者需要刷题吗?培养研究型学者刷题能行吗?不断扩充自身既定知识库的储存量就是能力强吗?就能有创造力吗?
其实,考试,设计任务,考量的不是学生,是“考官”啊!
胡思乱想:
1.教育改革先改考题。
考试的内容不断变化,本质是考质疑,考实践——规定时间(充分)给例题,让学生在固定的考试时间学会例题后答题。给几个例题,出综合题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给出程序流程例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流程设计项目。给出语言应用和理化各类学科的混合项目例题,让学生完成综合报告。总之,考当场学习能力,考综合应用能力,考实验实践,请不要牺牲时间的刷题者得利吧,否则,你选拔出的优秀人才会牺牲更多的资源来回报社会,会用更多的规则以外的方法来得利,因为刷题思维已经深入骨髓,并将贻害终身了。
2.教育评价重实践。
其实,教育部门早就说了太多遍,要重实践,重体验。但是,最终落到考核量标和手段又落入了“刷题思维”的坑。仿佛不做题,不填表,不答卷,没有证明文件就无法确定综合实践的能力,还有就是不盖章就不能证明完成了实践。
其实,实践何须证明不必说,即便要证明,就请实验操作吧。到实验台前来,到生活去中,给生活考题,请做一做。观察活动考量水平如何,设计活动考量水平如何。都是办法,但是,太麻烦啦,都会说人太多,太复杂,主观因素多,会有很多腐败因素,有失公允。一声叹息,倘若都怪腐败,那么考官的失信严惩当做违法处理,是不是会好些呢?否则,空口白话式的人才实在难免高分低能。当然,也不乏高分高能,但是,付出的刷题精力何其多,浪费的钻研时间何其多,负担何其重,消磨的研究兴趣,求知热情都将成为付出的代价。即便想要研究,也没有精力和兴致了。
3.招聘选才改变方式。
其实各种应试方式的形成都和选拔机制有关,招聘选才用考试,职称提干要考试,笔试面试齐上阵,先看学历高低,再考,考的都是“知识”,会说的未必能做,会写的未必实现得了,还是“纸上谈兵”。大学呢,取消了加分,设置了自主招生,换汤不换药,更明确了竞赛可以得到自主招生的机会,那就是直接降分录取,降的分比之前加的分还多。请问,想要入门者能不按照这些规则来处事吗?达到竞赛获奖的要求,除了智商要有保证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花大量时间来刷题。大学啊,你是要培养人,还是要直接挖了人过来算是你教育的成果呢?中学啊,你是要教学生,还是要学生自己刷好题得到好成绩才进门算是你培养的功劳?家长啊,学生啊,如何看来无法摆脱这些诱导。除非,跳出选拔轨道,有其他的资源可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不然呢?选的才都是肯耗费精力刷题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