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是“回乡”,朋友圈是“转战”,简书是“偷渡”
说说是“回乡”,朋友圈是“转战”,简书是“偷渡”
今年放假我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决定——我要从说说和朋友圈偷渡到“简书”。说是决定,但也不完全是出于我个人的选择,应该说是多方权衡之下的一个“折中”或是“变计”吧!于是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我没经过某位得罪不起的“big boss”和数以万计无名或者知名写手的允许,擅自把三个“自媒体”做了三种比喻。并以此戏谑一下自己之前的写作(姑且算写作)
qq是我也应该是大家最早接触的自媒体。但是我家教颇严,直到高中二年级时,家里才允许我用手机,但是正因为接触的晚,我得以直接过渡到智能机时代,用触屏手机偶尔发条说说,成了那个“念高二的人,中二病的心”的时代的一种消遣。当时觉得说说真的很方便,随时随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需要凑够800字,也没有文章体裁的要求,而且图文并茂瞬间分享,所以那时候几乎天天发说说。后来也试过腾讯的微博,可惜昙花一现,用了几天就删除了,而说说跟我进了大学。进了大学之后,好友一波又一波地增加,那时候才知道qq空间的确大得很,从早到晚好友们的说说各自都有各自的看头。而且随着“阶段性事件(无非是军训或者集体活动)”的发生,每个人对这一件事的评价也是不尽相同的,于是少不了点赞和评论,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不亦乐乎。我有个毛病,就是根据别人家的说说下面的评论推测这些人的关系和说说主人的近况,于是又多了一层乐趣。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我的说说一般都是随想或者是所谓“心情故事”,所以“卖相”一般,既没有美图也没用段子,可谓是和“娱乐性”和“美感”风马牛不相及。看着别人的段子和旅游相册被纷纷点赞,多多少少品出了一点落寞,也第一次对“说说”提出了疑问。
其实“说说”真的很不适合发表个人言论。第一,说者未必有心。比如最近出了一条广为热议的新闻,几乎火遍了好友圈子。每个人都“扶一把”或者“踩一脚”,而你默默无闻,这就有点让人坐立不安了。其实你可能对这条新闻根本不感兴趣,但是看到别人评论,而且是你的好友在议论,你必然要私底下做做“功课”——哦!原来不是外国人,是个玩“说唱”的啊!然后你或者人云亦云地响应一波,或者煞有介事地评论一波。总之,下场好不了!人云亦云的被称为“刷存在感”,而煞有介事的,则被叫做“秀智商”。两害无法相权!哪顶帽子都不好戴!只能缩在“皮袍下”生怕“红卫兵小将”们把自己打倒。
一蹶之后,万难重振。随后的“说说”便陷入平庸。随手一拍,写上寥寥几句“哇,马尔代夫的海水好干净啊!”还要注意不要拍到鱼缸的商标。而且比起写自己的感受,还是“马尔代夫”更让人不“孤独”。说说是为孤独人创造的吗?显然不是!需要发说说刷存在感的人依赖说说,但是发一条才发现自己真的毫无存在感,甚至很孤独。而那些不需要刷存在感的真正在马尔代夫遨游的人们甚至懒得发说说,说说对他们来说是累赘。没有人真的会在临下水前打开手机摆个好pose的。说说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偶尔吐个泡泡,看看自己还有那么多好朋友,不管相见不相见,看到别人的动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动态,淡淡一丝丝落寞里总有叫做“归属感”的赠品。除此之外,别无留恋,于是我和说说道别了,起码以后不再发长文了。
朋友圈和说说很类似,但是由于微信很能保护用户隐私,因此发布者和读者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于发布者来说是一对多而对于翻朋友圈的人来说就是一对一,除了自己和这位发布者的交流之外,看不到别人的发言。再者,微信是次世代的社交软件,很多成熟的社会人也熟练地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qq最开始是由一帮“半大孩子”兴起的,所以更多的是“杀马特气质”活着“中二情怀”,当然也不乏小清新和颜如玉。但是微信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更多地沾染上了“商业精神”,朋友圈最多的是转发和代购。当然也有发表感慨和文艺气质浓郁的文字的,不过那些沦为小众了。
我接触微信,完全是因为别人都在用,我不用就可能和别人间接性断交。而且因为发太多说说,“得罪”了不少人的眼睛,应该转移火力,因此转战微信,仍旧字字珠玑,珠是连珠炮,ji是机关枪(苦笑)。但是显然,朋友圈的土壤更不适合文学生长,甚至有让文学萌芽一夜倒春寒尽数夭折的风险。因此,这次转战是失败了,希望这只是我个人选择的失败,而不是我文学上的失败。
来到“简书”算是“偷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者真的很像。都是离乡背井,远离故国,而且还是偷偷摸摸乔装改扮,生怕“祖国”的“同胞”偶尔发现你这个“在逃犯”把你扭送回去。
首先,我的文章在朋友之间是不受待见的,几乎没有什么人看,起码没有什么人能看到最后。而简书上高手云集,即便我的拙作更加无人问津,我也会安之若素,毕竟我就是一条小丑鱼,也不想更多“哗众”。而且看看别人的佳作,也比盼着那一两个的点赞更有效率,更有收获。简书给我一分“隐姓埋名,落草为寇”的踏实感。
其次。简书自出现起,就是纤尘不染的绛珠仙子,为文学而生,没有其他杂质,在简书上写点文字可谓是名正言顺。儒家讲究“名”,氤氲了儒生风骨的新时代的文艺青年更喜欢这片土壤。而且除了土壤,就是那些让我们望酸了脖子的参天大树,盛放的百花,在这文学的百花园里走一遭,即便自己是个“痰盂”恐怕也有三分成了“香炉”,本身即便是发不出香气,若能采撷一些别人的牙慧,也是没有白白地附庸风雅一回。
最后,难得偷渡一次,自然要好好欣赏一下简书上的异域风光。简书上的专栏真的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幻想。与其说你在简书上寻找别人,倒不如说是在寻找“自己”,认识“自己”,在这个美学与娱乐泛滥的天堂之外还有另一个天堂,在那里,除了美学和娱乐,还有一片等待你畅游的海洋,可能空无一物,也可能包罗万象,到最后甚至让你分不清自己是在畅游,或者你自己就是大海的一部分。
转战看看世界风云变幻,回乡品品人间冷暖,偷渡到天堂门外,只为了更好的道别和重聚,感谢简书给我开门!让我离开天堂,完成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