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精要主义》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雪莲姐姐

暑期共读第五天【读书心得】

每天随机的听读书籍,这种方式惊到我啦。每一天都要面对自己并未精读的书籍,挑战难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然而这也倒逼了我的阅读,比如今天这本《精要主义》。如果不是要做分享,我估计我可能连听都不会听,哈哈,更别提硬着头皮去看了。

快速浏览了目录,手指飞速地翻过了电子书,对本书认知如下。

首先,同样是读书,有一些书籍在我们的舒适区之内。我曾经搜索过喜马拉雅电子书排行榜,播放量最大,播放次数上千万,上亿的有声书,大家猜猜是哪类书籍?(谜底稍后揭晓,也可以自行解密)反正一定不是精要主义就对了。

第二,让我们成长,特别是迅速成长的书籍一般是难读的,与自己所学跨界的更甚。拜任教历史学科所赐,我都不敢说什么不属于我的学科范畴。这个悲催的结论,让我都感觉自己无法做到真正的精要,毕竟我只是个低学段的教师,接触的更多是广,而不是深刻。(这似乎与精要二字更加背道而驰了。)

第三:于是,我需要速读一些书,抓住其中的一些要点,首先就是概念。

什么是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不是一种教人再多做一件事情的方法,而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事的不同方法。

其本质核心有三:“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这些简单的真理把我们从非精要主义的浑浑噩噩中惊醒,让我们去自由地追求真正重要的事情,并实现个人贡献峰值。

第四:本书的讲读者也许是为了让这本书更接地气,讲了听起来仍然是断舍离的内容,而那只是本书的一段章节。

在微信读书上从头至尾快速翻阅,看到本书竟然非常的生动,提供了大量的真人案例,包括企业,作者本人,甚至甘地的事迹。配以图解,其实是可读性非常强,也颇具吸引力的一本书。

第五:全书分两部分:

一是精要思维——真正的高效不是不打折扣的完成所有事情,而是从一开始就不做无效的事情。

舍是为了得,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节省出充裕的时间。

大多数时间,我们疲于奔命,庸庸碌碌却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

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怎样的梦想,不知道我们最擅长的是什么。

被动,接受,放弃了自我选择的结果就是由他人替我们选择。

二是精要行动。想清楚了,怎么做?

我们需要对抗的诱惑太多。信息铺天盖地。我们有多久没有无聊过了?

若干年前,等车的时刻,我们百无聊赖,而现在,是不是人手一个手机?

我们终于变成了不会无聊,不会发呆,也不再思考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不提倡让小孩子多看电视的原因——因为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大脑只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并未引发积极的思考。

精要主义的行动之一,我们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睡眠的时间,而不是让一个又一个看似很紧急,很重要的任务搞得自己很忙很累很充实,其实,我们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这就可以解释,很多学生也一直在学习,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学,周六日排满了课外班,而成绩不上不下,毫无起色。

你都不好意思说他,他也没有偷懒啊,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甚至比别人还多呢。

低效的努力,就是不思考,就是在偷懒。这种偷懒更可怕,因为大脑里面的状态,我们完全监管不到。

这种状况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这世界可以提供的资源越来越多。

从前我们在襁褓之中,也许会有一个拨浪鼓来训练听视觉,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看到挂满婴儿床的花样玩具,声光电,无所不用其极。本来已经很多了,更可怕的是,家长还在打断孩子偶尔的凝神静气,“宝贝,你看这个!”“你再听这个!”

这个世界,从一出生,对于孩子,就充斥着噪音,没有一刻宁静………

于是,很多孩子就会注意力无法集中,专注力极差。

我们就这样一路成长着,直到今天………

我想,应该还一些宁静给孩子,也给我们自己。

静坐,冥想。让身心在澄明中真正休息放空。

交谈,写作。只有持续输出,才会倒逼自己思考。

有时候,发呆,就很好。

短暂回到,从前~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