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那时的过年才叫过年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375人  步风远
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长大的人,都怀念小时候,更怀念小时候的过年。童年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成年后的快乐多了很多五味杂陈,是快乐但不是真的快乐。

我家在我们村不算富裕的,也不是最穷的,不过吃饱饭不成问题。小时候盼望过年,对于我来说,并不是盼望着有新衣服穿,新衣服何时都能穿,但对于过年时的新衣服,几乎没什么印象。可能,过年的时候,我并没有穿过新衣服,或者太少,记不得了。

但一提起小时候的过年,我仍然是非常向往的,能让我回忆起来的东西有很多很多,而且那些回忆,是现在再也找不到,也不可能再找到的。

对于我们这些小男孩们来说,最开心的不是有什么新衣服穿,而是可以不用写作业,不用上学,可以肆无忌惮的玩,也没人管。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放爆竹

离年越近,我们越开心。因为,可以有爆竹放了。离过年还有五六天,就已经可以听到爆竹声了。我那时的零花钱,基本上都用来买爆竹了。几个小伙伴,每个人兜里都揣着一大把,找个没人的地方,随处放一下,也不知道危险和害怕,就觉得好玩。绝大多数家长是不管我们的,因为知道出不了大危险。农村的孩子,不都是这么长大的吗。再说了,不是有句话叫“爆竹声声辞旧岁”吗,不放炮怎么叫过年呢?这点,城里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

当然,最兴奋的就是初一早上,家家户户放爆竹,可以捡到好多没有炸开的爆竹,一个个捡来把它们剥开,倒出里面的火药,把它们放进火柴枪里用,特别响。不过很危险。每年的初一早上,我和弟弟都会起大早,给父母长辈磕完头拜完年就去邻居家门口等着他们放炮,放完最后一个,好几个小伙伴一拥而上,看谁捡的多。

图片来自网络

写春联

除了放炮,过年气氛最浓的,当然是贴春联。那时的春联都是手写的,哪像现在都是印刷好的。我喜欢挥毫泼墨的感觉,自然也成了我们家及周围邻居春联的书写者,春节前一周,我们就堆满了写春联用的纸和墨。买纸,裁纸,研墨,蘸笔,一幅幅春联铺满了地。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成就和幸福感。

三十那天吃过早饭,就是贴春联的时间,贴完还要放一挂鞭炮,当然又可以捡到好多没有炸的鞭炮。走在整个村庄里,看着家家户户都贴着大红的春联,满眼的幸福,立刻意识终于过年了。尽管有些毛笔字写的不怎么样,可是又有谁在乎呢,劳累了一年,心里想的只是快乐,谁还管你写的如何了,又不是书法展览。

图片来自网络

磕头拜年

在我老家拜年是要磕头的,初一早上起来吃过饭,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这就算拜年了。不仅仅是自己家里人,整个村的,男女老少,不管是不是一个家族的,只要是沾亲带故,都要去拜年。不管你在外面是多么牛逼的人物,回到老家见到长辈,都要跪下来磕头,这是传统,更是一种孝敬。

对于儿时的过年,并不是区区几千字就能表达的,当然那种幸福感也是文字无法描述出来的,那是内心深处对于美好最好的定义。

现在生活好了,可是过年却没有滋味了,对于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因为现在的物质条件太好了?原因有很多,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小时候,物质并不是太富有,但是精神是富有的,对于年的期盼是一年当中最有力的精神支持,盼望的就是过年。盼过年并不一定要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而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幸福的说着家长里短,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和祝福。

长大了,离家了,尽管通讯很发达,可是人与人之间,亲人与亲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了,那种远即使站在高楼大厦上也望不到。即使过年,又能怎样?

年味变得越来越淡,淡的只剩下一个节日的名称而已,和一年四季里所有的节日一样,越来越普通,甚至有些陌生的感觉。

马上又要过年了,可是一点点都激动不起来,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过年,每天都在吃好吃的,穿漂亮的衣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不过和小时候唯一的区别就是,拜年都用手机了,隔着冷冷的屏幕群发一些别人群发给自己的祝福信息,发几个红包又收几个红包,这就算过年了。想想真没劲,这样的年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人人都这样,我们无法改变,也改变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随波逐流。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不管别人怎么过,自己一定要找回儿时过年的模式,放放鞭炮,写写春联,陪父母聊聊天,尽管不能完全找回儿时的样子,但总算找回点过年的影子,那就很幸福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本活动的超链接——活动传送门:【羽西X简书|儿时的年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