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要教你“叛逆”
孩子,妈妈要教你“叛逆”
每天早上,阿姨:乐乐,刷牙了
我和他爸开始紧张,密切关注。因为孩子4岁了,每天早上还没养成刷牙的习惯
乐乐,没听见,继续玩玩具。
阿姨收拾收拾,继续:乐乐刷牙,听话。
乐乐继续不理。
我起床,“乐乐刷牙”。
乐乐:“我不想刷牙”
爸爸起床,“你昨晚答应我的事说话不算话?是不是男子汉?”
乐乐,不吭声
我:“乐乐来刷牙,快点”
乐乐:“我不想刷”
爸爸:我数数了啊,数到三,如果还不刷牙,就罚站。一,二……
乐乐磨磨蹭蹭去刷牙。
每天如此我头好大,怎么到现在依然这么不听话,让干嘛不干嘛,上幼儿园都一学期了,还是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怎么办?
百度关于“叛逆”的解释百度百科里特别说明了”叛逆”是指“不听大人的话的孩子”。嗯,我的孩子有点叛逆。这还没到青春期就这样了,到了青春期岂不上房揭瓦?
在一个爸爸起不来,阿姨还没催的早晨,我终于装着一副慈母的姿态,走到他身后,问“乐乐你为什么不想刷牙”,他正在敲锅,斜了我一眼,边敲边说:你们每天都催我,我就不想刷了”。OMG,好像歌里唱的一样,“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句话有如惊天霹雳,一下子让当娘的我颜面扫地。对!潜台词就是:你们三个大人轮流催我,这么点事,至于吗?烦死了!
幡然醒悟的我,一下子搂住孩子的头一阵猛亲,激动地说:原来这样,原来这样,你说的对,你说的对!还有哪些事情你想说“不”?他仍然在敲他的锅。所以从那一刻起,只要他磨磨蹭蹭,我就问他,是不是想说“不”,大部分都是肯定的回答。我问他原因,得出了“你们太啰嗦”,“我看完这段就去”,“因为幼儿园没有恐龙玩具”等一系列他的内心声音,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个4岁孩子神奇的内心,终于有一天,我正式鼓励他说“不”,并大声讲出他的原因。
对的,就是鼓励孩子"叛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插图
嗯,你肯定说我挺欠,不知天高地厚,孩子真闹起来,我看你怎么办?那行吧,来个“大咖”的故事。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有这么个章节“可不可以批评老师”,标题就够叛逆!文中讲了这么个故事,她女儿的老师讲了节道德课,“我们应该尊敬老人”,尹老师女儿问了,“那有的老人年轻时是好人我们该尊敬他,如果他年轻时是坏的呢?比如他年轻时如果是小偷,那我们也要尊敬他吗?”虽然尹老师后面做了很多关于尊敬老人的补充说明,但是她最终不仅鼓励了孩子“叛逆”地批评老师,还呼吁所有家长都“揭竿而起”。我们来看看尹妈妈尹老师怎么鼓励大家叛逆的:“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但不应该把老师当权威供奉起来,要允许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允许孩子批评老师,允许孩子在老师面前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看,做为大咖也是这么鼓励孩子“叛逆”的!
看来我不是神经病。或者说“病人不只我一个”。那孩子”叛逆”究竟有什么好处?看来看去,总结了几点,各位看客给审审对不对:
一 叛逆的孩子更有边界感。伊顿教育机构以贯行蒙台梭利理念而出名,它最近将该理念浓缩成一本书《嘿,你懂你的孩子吗》里面这样讲到:“中国的家长都习惯了替孩子做决定,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当孩子表示不愿意时,可能会被斥责'你怎么这么不听话',长时间下来,父母已经习惯了'包办'孩子的一切。”所以中国的家庭几代人都存在边界的问题。家长可以用以离开,体罚或者斥责的各种方法来胁迫孩子“听话”,所以孩子从小就容易扭曲自己的行为,取悦家长,失去边界感。而“叛逆”本身就是衡量边界感的手段,在"不听话”的斗争中去划清彼此的界线。
孩子,妈妈要教你“叛逆”第二,孩子的“叛逆”中包含家族进步的可能。我们总是听到“原生家庭”这个词,很多成年人一生都在与原生家庭胁迫或角力,在“家庭排列”疗愈的个案中,我们屡屡看到几代人都无形中延续家族的悲剧。做为一个成年人,跨越原生家庭的限制基本是不可逃避的课题。而孩子不同,各种道德,规则或规矩尚未能限制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总有叛逆行为。他们靠直觉而行,这中间就是最直接的向原生家庭挑战,叛逆行为中蕴含了打破原生家庭的可能性。做为家长,一味的胁迫孩子去“听话”,而不去用“欣赏”的态度去解读孩子的叛逆行为,解读出其中的可能性,就可能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第三,叛逆中蕴含批判精神。还记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不可以批评老师”标题里,尹建莉是怎么说的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通过对一些事情的态度来告诉孩子,在和老师相处中既要尊重老师,又要有平等意识,不要惧怕或盲目崇拜,当老师有错误的时候,要有勇气说老师错了"。让孩子在对老师"叛逆"的质疑中,去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
所以,"叛逆"多数其实是我们家长无法忍受,以及不愿解读而已,孩子本身的"叛逆"中有许多我们要学习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未完待续,下一节再详细说明孩子叛逆的边界,以及身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本篇文章自己手绘的思维导图#谢谢各位的阅读,对此类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期待与您相互关注且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