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世间情

病房里的故事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19人  小城卜一
病房里的故事

那年,陪母亲在医院住院。我们刚住进病房时,躺在邻近病床上的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爷爷,陪护的是同样年过八旬的他的老伴。他们上了年岁,精神都不是好,老爷爷还耳背,老奶奶说话也不清楚,医生护士跟她交流也很费劲。我很不解,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应该儿孙满堂了,怎么没有孩子来伺候呢?事后了解到,他们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孙子都三十多了,但是从头到尾,除了手术那两天,基本没见到他家人的影子。

老奶奶后来告诉我们,老爷爷原先是国家干部,退休后一笔钱放在小儿子那里,其他两个儿子因此跟他们老两口闹翻了,基本不来往了。住了院,没人愿意来伺候,只有老奶奶一个人陪着。医院有时要通知做某项检查,他们根本弄不清楚,弄得医生护士们也很恼火。很多时候,老爷爷或坐在床上,或躺在床上,一个人闷闷地,也不跟其他人说话。老奶奶信耶稣,每天定时祷告,有时嘴里也喃喃自语,逢人便劝信仰基督,病房的人听烦了,大多都不怎么搭理她了。我看着她挺不容易的,有时会跟她说上两句,但她很快就拿出基督的宣传页给我,还硬要我挂起来,我就有点退缩了。

有时,看着上了年岁的老奶奶很无助,我便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比如,打饭时帮她端下饭菜,医生嘱咐时帮她记着内容,帮她跑腿买药之类的。每次帮完忙,她都很虔诚地说上一句:“感谢神,感谢神。”虽然我并无此类信仰,但看到她无比真诚的感谢,我还是由衷地感到欣慰。

说实话,我觉得老奶奶的儿子也有些不近人情。平素里,病房其他的病人都有亲朋来看望,都在纷纷指责老奶奶的儿女们太粗心。手术前两天,或许是良心发现,老奶奶的大儿子从外面买了一两次饭,带了大饼和馒头来,塑料盒里装的估计是汤或者面条之类的。他人倒是来了,可每次都过了饭点,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吃过医院分发的饭了,所以老两口只能把儿子带来的饭菜搁置在床头的桌子上,想等着下午饿了再吃。我自然理解,对于一辈子勤俭节约的老人们来说,这些饭菜是万万不能浪费掉的。

好几次,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老爷爷直接端起碗就喝汤。三月的天气,塑料盒子里汤早就冰凉了,大家都让去微波炉里热下。医院的微波炉放在开水间,按时间算,五分钟以内是五毛钱,十分钟以内是一块钱,投硬币就行了,到时间就自动停了。一般的饭菜,五分钟足够热了。老奶奶的饭菜比较多,我们建议多热一会儿。

在病房里,她找了半天也找不到硬币,我直接从钱包里找出一块钱的硬币,带着她来到了开水间,帮她热好,又端了回来。老奶奶言语里满是感激,一直不停地说:“感谢神,感谢神。”他大儿子前一次买的大饼还没吃完,医院发的馒头也剩下了,老奶奶的儿子从不过问,只是随性地又买了一些来。到最后,老爷爷床头柜子的抽屉里放了好几个冰凉的馒头,老奶奶还热情地分给我们,我笑着拒绝了,边上一个陪媳妇看病的小伙子不情愿地接过来,当时就扔进了垃圾箱,老奶奶立马有些不高兴了。

后来,老爷爷换到隔壁病房时,他的儿子看到剩下很多大饼和馒头,还对着老两口发了一顿火,然后直接用报纸卷起来扔到垃圾房了。我觉得,老奶奶的儿子们确实有些过分了,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压根就没上心过。最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女儿们从来没露过脸。

医院本来准备给老爷爷做手术了,但是他的儿子们都拒绝献血,手术就耽搁了下来。医院规定,根据手术的程度来判断,某些病人手术时,为了防止出现需要输血的情况,家属需要提前去献血,至少200ml。老爷爷年龄大了,手术本身就有风险。他的儿子们来来去去的,没有一个人能在医院待上半天,都是坐一会就走了。到最后医院通知交钱手术的时候,小儿子来了,准备交钱了,又没人献血了。老爷爷躺在床上叹气,老奶奶坐在床边念念叨叨地,病房里其他人直摇头。老爷爷搬到隔壁病房后不久就做了手术,至于有没有人献血,我就不清楚了。老爷爷跟母亲是同在一个下午手术的,我在手术室外等候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儿子们,个个身材魁梧,强壮高大。

后来,老奶奶有时也会来这边串门。老爷爷手术了,来的次数就少了。偶尔,我也会问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可以去跑跑腿。老奶奶慢声细语地笑着说:“么事啦么事啦。”回转身的时候,我又听见她喃喃自语:“真是个好姑娘。”听着,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比母亲先出院。那天,交完费正准备回病房 我在一楼大厅见到了老奶奶,她的脚下是打好包的行李。她先看见了我,挥手跟我打招呼,笑着告诉我老爷爷跟儿子去办理出院手续了。我关照了两句。走的时候,她还一个劲地感谢我。

年近耄耋的两位老人,在医院艰难地度过了一段时光,他们的孩子们淡漠的态度让我感到莫大的悲凉。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却落得如此孤苦清冷的境地,真是让人寒心。

只是,我所能做的太有限,但那一件件小事都被老奶奶记在心里,门儿清似的,我已经感到莫大的欣慰。不知现今两位老人身体如何,祝愿他们寿比南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