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致敬《我们仨》

2017-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新陌路离殇

      初识钱钟书先生,始于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围城》。但那时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懵懂少年,不太了解剧中的精髓和原著作者的详尽资料,随着时光流逝,对内容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是对陈道明塑造的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以及里面的台词“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还有一些记忆罢了。

    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对钱钟书先生的了解也逐渐增多。由了解他,到知道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由了解杨绛先生,知道了她们的女儿高瑗女士。第一次知道,中国还有一个那么低调的名人家庭!

      千禧年前后,我为了生存,只身一人来到广东,在一家电子厂做一名汽车司机。工作之余,便找来小说《围城》打发我百无聊赖的生活。说实话,小说的故事情节不是很吸引人,但它展示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社会的现实倒是让我记忆犹新。读《围城》,没有像读那个时代其它作品那样有强烈的压抑感,在些许的无奈下,总能够感到一丝诙谐与不羁。

    再后来,网络上看到一些点评《围城》的文章,认为小说里关于抗战情节的部分,是以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的角度进行描述,。综合钱老那时候的个人经历,便断定他不爱国,没有国人应该有的同情心,崇洋媚外!我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我们不能把他置于道德的制高点。毕竟,他的成就,不是一部小说以及我们随意的一句品判就能够定论的,因为,他们一家给我们留下的太多太多……

    今年五月的一天,新闻里传来一个噩耗: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杨绛先生逝世,享年105岁。此后,各大新闻媒体与互联网都详尽的介绍了杨绛先生的一生以及她们一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并一致给予了较高的人物评价。然,所有评价,终抵不过钱钟书先生生前对她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怀着对杨绛先生的景仰之心,某一天,我走进图书馆,拜读了她的散文随笔《我们仨》。

    在书中,已届92岁高龄的老人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文字,描述了她们一家三口简单而快乐的幸福生活,字里行间不是炫她高深的文学功底,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倾诉着她对钱老先生,对女儿钱瑗的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书中的前两个部分,记述了老人梦境里的一些故事,虽然都是虚拟的,但也是真实的。因为想念所以不忘,梦里的情形,都是钱老和杨绛先生以及女儿以前生活的情景再现。通过梦境的描写,把她失去钱老先生之后的那种思念与不舍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而文章的第三部分,杨绛先生把自己与钟书先生以及爱女钱瑗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娓娓道来。从清华古月堂相遇,到后来的相知、相恋,组成家庭。从英国留学时光女儿的出生到后来回国后的生活……时空跨越大半个世纪,里面没有把她们仨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头上的光环加以描述,只是以一个寻常百姓的口吻,把一家人的简单、快乐的生活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最终,她们仨虽没有生离,却摆脱不了死别的命运安排。杨绛先生先失去了女儿,继而失去了爱人,仨只剩下她一个,她也失去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用先生文章里的一段话,足以表达她的心境: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然而,书中最触动我灵魂的,是杨绛先生最后的附录。里面把女儿病中书写《我们仨》的手稿,以及女儿与爸爸在病中的书信往来,还有女儿此前给爸爸画的画像呈现在我们面前,那种悲伤,那种不舍,那种思念……看过后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人间至爱,莫过如此!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先生的一句话,是对她们仨生活和品行的最完美诠释,也是对我们这些“吃瓜百姓”的警示。虽然我们达不到那种境界,但我们一定要在仰视之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去努力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

    (此文只是我读《我们仨》后的个人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