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环境对人的影响
好像一直有一个癖好。
无论在哪儿,每次看到新鲜的苦菜,蒲公英,嫩绿的青草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挖出来,带回家。旅游爬山看到满树枝摇曳的松果,也有要摘下来的冲动。站在潺潺的小溪旁边,就想着如果把衣服带过来洗,应该很好······。虽然离开农村很多年了,可是一旦这些熟悉的植物和场景出现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苦菜青草要给兔子,大鹅,小猪吃,松果要用来生炉子,还可以卖钱,夏日午后,小溪边边洗衣服边玩耍······这些农村的生活经历,一直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中,一旦相同的场景再现,就会浮现那种亲切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生长于城市的孩子就没有。
孩子很小的时候,春天里带着他去挖荠菜。本想着走到广阔的田野里,孩子应该兴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春风拂面,阳光和煦,小鸟啁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放松心情的活动,而我的儿子,小篮子也不肯挎,看着满地的野菜,不知所措。我耐心地教她认识各种荠菜,而儿子对此没有丝毫兴趣。不一会儿,就吵着要回家。我的那种对土地的亲切感,敬畏感,孩子并没有。偶尔带他回老家,面对着农村脏呼呼的街道,到处是各种动物的排泄物,他的小脚不肯落下来。农村孩子喜欢的追鸡撵狗,他根本没有兴趣参与进去。
我一直以为,我的孩子是个个例。
可后来,和很多朋友聊起来,结果竟然出奇的一致。这些朋友家的孩子们对土地对禾苗对田园并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他们的童年体验都是迪士尼,大商场,电影院,肯德基和各种各样的漂亮电动玩具。
一个人的原生环境将会永存于他的记忆中,并影响着他的情感。我以为,一个孩童时代就背价值几万的包包,穿几万的衣服,国际舞台上走秀,豪华游艇派对,保姆司机全程伺候的孩子是不可能产生对土地的情感的。
不同的生活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而孩童时期的经历将会存在于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提醒着曾经走过的那段时光,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