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宝藏——汉调二黄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耶稼淮

    汉调二黄?那是什么?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虑,甚至于输入法都打不出来的词语,之于京剧、昆曲、黄梅戏这样人尽皆知的戏种着实是不知从何而说了。事实上汉调二黄也是陕南仅次于秦腔的大戏,是陕南特有的剧种,而且在老一辈的“手艺人,文化人”心里,汉调二黄是他们生命的润色剂,是生活的纵条线,是释放郁结文化情节的舞台,是骨子里的热爱,是心里的魂。

    我爷爷就是这其中一员,石泉业余汉调二黄剧团的道具制作兼会计,从我小时起戏音便时常在耳边响起。不懂余音绕梁不懂莺声软语,但对于古典文化喜爱的种子便是从这一点一滴咿咿呀呀声的渗透中慢慢滋润萌发的吧。

      由于一次研究性学习,我第一次作为学习者的心态跟随爷爷来到汉调二黄的剧团的基地。说是剧团基地,其实只是文化馆内部一个本应荒废的小厅而改造的地方,然而正是老一辈人对这种戏剧的由衷的喜爱把这里变得热火而充满人情气。

      简陋的卷闸门带着刺耳的声音打开,里面竟还有两扇门,是镂空花纹的铁门,铁门的下部均匀地涂着朱砂红的油漆,上半部分用泥金和石青细细描满了花朵和叶子部分的镂空铁丝,听说这都是专门调出国画里的颜色自己一笔笔涂上去的,这是真正的中国色。

      推开这扇大门便是他们的基地,是汉调二黄的世外桃园。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人不禁沉醉于这种朴素而又深沉的韵致中。

      四面的墙上贴着剧团的一场场演出剧照,中间是木板搭的舞台。舞台有十厘米左右高,上面铺着平整干净的深蓝色绒布,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最廉价的木材,但是皆是自己一厘一毫打磨而成,每场戏只要背景不同,那道具也是不一样的,富人家的椅子穷人家的椅子连花纹都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桌子的正上方挂着一把半张圆桌大小的自制纸扇,为了追求效果的完美纸扇上的颜色也要经过精细的调和,力求大多数的戏都可以以此为背景。

      舞台的两侧便是“文场”和“武场”,文场是“丝竹管弦”之类,武场便是锣、镲、鼓之类。爷爷说为了把汉调二黄这块金子打磨好,这几把东西可是起了不少作用。

顺着两侧走向后台,靠着舞台的那面墙上贴着一块大镜子(三块小镜子贴合而成),旁边有几个老木柜子,斑驳的划痕像黄土高原的沟壑般横七竖八的卧着,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演员们的道具,鞋帽。爷爷说这些东西是找不到的,他一般都是自己构图画稿再拿形状相近的材料制成,可以在这根剑柄上找到上次的酒瓶盖,可以在那个鞋面上看到河坝捡的白火石的影子......我问到不能买更好的材料吗?爷爷说他们这是业余剧团,政府拨了一年的经费也就无音讯了。不禁感叹,唯一的业余剧团,那不就是专业了吗。

不一会儿,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鼓点,这出《墙头记》开始了。这出戏讲的是一个穷老汉的两个儿子及儿媳不孝,最后挖墙寻找老汉的遗产结果自作自授双双被塌下来的墙压死的故事。

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去听戏,原来只觉得太过吵闹,现在一看着实坐井观天。汉调二黄剧本都是从很早流传下来的,中间一度失传,是老艺术家出于对陕南文化融进骨子里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才于晚年不断寻找残章加上自己的记忆再次编成今天的汉调二黄。剧中角色的原型都来源于生活,剧情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极强讽刺意味,再加上使用石泉本地的方言来表演,有着很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更易让石泉人民所接受。

台上的演员都已经是年过半百了,平时都是老态龙钟的大爷大妈,但是一旦他们来到了这属于他们的世外桃园,站上了自己热爱的舞台,便神采奕奕。台上的老艺术家们奋力的展现着剧剧中人物的形象,一抬手、一伸指、一转步、一瞪眼,恰到好处的演技,推波助澜的配乐以及走心的道具珠璧交辉错,如一幅斑斓的画卷,行云流水遒劲有力,怪不得曾有人云“戏曲便是动起来的中国画。”台下的爷爷及团长在认真的讨论着演出的细节和不足。原来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明外表一派花甲老人的爷爷总是在剧团被人夸年轻,现在是知道了,他和他们一样,年轻的不是外表,是眼神,是心灵,是对自己热爱的东西奔流不息的新鲜血液。可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过了一会儿,意犹未尽,但好戏已经收锣。回家的路上爷爷对我说:“这个社团那,本来是我们老来无趣凑在一起拾起当年的兴趣爱好,可这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后来领导的莅临,学校的义演以及外国友人的探访....这才有了一点样子。”他叹了口气又说,“但也就这几把老骨头了,这么好的东西,可惜了了。”这番话意味深长的话也激起了我的思潮。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谁去传承这些文化呢,它是陕南宝贵的地方文化,是这些老艺术家的精神寄托,是陕南这块土地上人民的智慧结晶,汉调二黄这块老艺术家们小心翼翼的守着的刚被打磨出形状的宝藏就要逐渐重新跌入历史的尘埃了吗?事实上,这个问题我们无从作答。因为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不止是汉调二黄,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都处于失传的边缘,“壮意留与待来人”的愿望亦成空谈,不管它曾经发展的有多么辉煌灿烂,一旦没有人传承,就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掩埋存在于仅有的文献资料中罢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