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建立文化自信
近几天在读新课标,今天读到了要增强文化自信
习主席多次提出“文化自信”这个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周易》易经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后来人们解释“文化”通过文治教化而让百姓明白有所止,而且止于礼,并且由此化成天下的过程。
从字母上粗略的理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再回到我们的教育上来,也许一直以来我们都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对其它方面就忽视了。我们把“分数”等同于“文化”,致使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有些没有“文化”的人,分数越高反而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令人心痛的灾祸,无不是这些“人祸”造成的。
所以,重建文化自信非常有必要。
有媒体是这样解释:“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中国浩瀚五千年的文化熠熠生辉。“舍生取义”、“扶危济困”、“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做为一名语文老师更有必要带领学生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深入学习 让文化修养 浸透在每个人骨子里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所以,我们的新课标也是一再强调“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
做为一名老师,从带领学生们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一点点的去改变。让那些知道“莎士比亚”却不知道“汤显祖”;会谈钢琴吉他却不能写出一首诗的现象少一些,更少一些再少一些。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要立足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文化自信在语文课堂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