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我与地坛》品析
最近,报名了一个写作的课程,收获良多。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要多阅读经典名篇。
没有输入只输出,写的东西无法进步,想要一流的输出就得有一流的输入。而一流的输入,最好的选择就是名著经典。所以,我决定开始多读经典文章学习。
从最喜欢的作家开始,我选择史铁生。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这个最狂妄的岁月里忽然失去了双腿,此后一直疾病缠身,却用命运写出了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他的文笔,深刻、透彻、平静,病魔让他的领悟更加清醒而真实。患上尿毒症的他,需靠透析维持生命,却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你看,他才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我们熟悉他,大多是因为他的散文《我与地坛》被编入了语文教材中。
那时候还小,不能体会“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的心境,却真心被第二大段描写母亲的部分所触动。如今再读全篇,不禁觉得,每一个字都是痛苦思考后的成果,这个地坛是幸运的,因为它等来了史铁生。
史铁生的文笔,最戳中人心的在于「真情」,都是自己思考所得,“真”得令人心疼。
比如他描写母亲的那部分
【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母亲已然不在,可史铁生却能够在回忆去解读,母亲当时那简单的话语里,包含了怎样复杂的情绪,担忧而又克制,如此“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的话,也生生被他体味出了其中的万般滋味。我们能看到一个母亲小心翼翼、生怕触动他儿子敏感神经的样子,这么一句暗藏了多少伤心。
史铁生是一个细腻的人,即便是一个人默默地回想,也能想象并描绘出让人心疼的画面:【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什么是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诉求”?那便是儿子安好。可那时的他不仅让母亲担忧了,更拒她于千里之外,残忍地剥夺了母亲对儿子关怀的权利,她只能小心翼翼地在边缘处默默担心,【在那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母亲是何等的煎熬,如此描写真的可以想象,日子对他的母亲而言,多么漫长而难熬。
在史铁生的回忆中,对母亲的刻画,画面感很强烈。比如这段,【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寻找海上的船”,这个比喻显示出了母亲找儿子的困难,“端”这个字更是描绘出了母亲费力找寻的模样,而那“缓缓离去的背影”和前文那克制的一句话一样,确定儿子安好便足够了,不能打扰,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多余”的担心。太让人心疼了!
这些都让我想起一句话:“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萝、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真的是顶级的阅读素材,除了“真情”,还都具备了时间线上、信息流上以及隐喻的文学手法。
这一段浓缩时间的描写真的不禁赞叹!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史铁生的这一生,许多思考都是在地坛进行的,许多的作品和成果也成于此处,地坛于他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了。而这一段描写,写出了地坛历经400多年的历史,最终和他相遇的场景,那么多年的“等待”,地坛的出现似乎是为了解救他,这种看似命运的必然道出了史铁生在地坛看透生命的领悟。
关于「信息流」这个概念,第一次让我真正清晰地明白了为什么散文这么有魅力!也就是在交代人物或事物的时候,并非直接给出姓甚名谁之类的信息,而是通过侧面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接受到这种信息,却比直接给出更加生动具体。
史铁生的这段描写也非常符合“信息流”的手法:
【事实上我并不了解她的职业或者学历,但我以为她必是学理工的知识分子,别样的人很难有她那般的素朴并优雅。当她在园子穿行的时刻,四周的树林也仿佛更加幽静,清淡的日光中竟似有悠远的琴声,比如说是那曲《献给艾丽丝》才好。我没有见过她的丈夫,没有见过那个幸运的男人是什么样子,我想象过却想象不出,后来忽然懂了想象不出才好,那个男人最好不要出现。她走出北门回家去。我竟有点担心,担心她会落入厨房,不过,也许她在厨房里劳作的情景更有另外的美吧,当然不能再是《献给艾丽丝》,是个什么曲子呢?】通过描写女子穿过院子的环境,自己的通感,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她的素朴和优雅,像是《献给艾丽丝》的钢琴曲,虽不曾描绘她的容貌,却更体现出她的美好,像是史铁生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通感也是有趣。
最后,说到隐喻,史铁生也是高手。
看起来,他并没有什么比喻,从头至尾都只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心情。他的散文与寻常散文不同,像小说、像自传,创作主体以真实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一般散文中创作主体会保持距离),坦诚地表达自己。
但实际上,所有他在地坛的痛苦思考、自我矛盾、深刻领悟,最终都化为对众生共同问题的探究——【“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他没有沉溺于自身的痛苦,而是通过痛苦对命运进行拷问,进而调整自身接受【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从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角色,然后从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之中抽离出来,用个体的生命去超越命运的必然。
一个残疾人,能做些什么?
史铁生证明了,他能够“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
【活着的欲望】与【写作的欲望】,让史铁生超然于身体的痛苦之外,交织着他内心不舍的探询,也只有真正的苦难,才能让造就如此洋溢着生命之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