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圈
文/雨羡风
周末,想在家好好休息。鹏哥打电话,要我陪他去泉州。我问干嘛?他说去谈一笔生意。没啥事做,就答应了!
鹏哥做红酒生意,一年一百多万的营业额,在这个小县城可谓是风生水起。我之前向他讨教过一些做生意的方法,他给我总结两个字:人脉!做生意是静水流深,功夫在酒外。
我听的云里雾里,我心想,现在是没办法的理解的。
到了泉州,一阵款待,茶啊,烟啊,酒啊,各种热情。然后他们就切入正题,我坐在旁边听。
跟鹏哥谈生意的人大家叫他林总。林总这人挺高大,看上去蛮憨厚,一副弥勒佛模样。
他问,你知道我正月喝掉多少鹏哥的酒吗?56箱!
我目瞪口呆。我猜可能说明两点,一是他自己能喝,二是他朋友多。
林总第一次喝这款酒因他小侄女,小侄女在鹏哥店里买的红酒,送过去给他喝。他觉得味道相当不错,再给朋友喝,反馈很好。所以今天他想跟鹏哥谈合作,一起把泉港的市场做起来。
鹏哥说,做代理有任务,一年200万。
林总说,可以。
看他回答的那么干脆,我故意挖苦,林总先别答应的那么豪爽,卖酒可不只是会喝酒!
其实,我这人有点坏,总见不得别人过于自信的样子。
他心平气和地说,我给你算笔帐。我自己一年到头自己喝掉的红酒大概有二十万,另外三兄弟一人十万左右,这边就五十万。再加上我在整个朋友圈的关系,一百万应该没问题。
谈完了代理权问题,他提出一个要求,要我们跟厂家联系,到他那边的货不要包装,因为那些东西中看不中用,而且没有包装还可以省钱。
卖一百多的红酒,包装大概需要10多块钱,量多的话,省下来的包装费也是相当客观。
好务实!难道大部分泉州人都如此?在我呆的小县城,包装好的话觉得档次就更高啊,也就更有面子。
我问我泉州的朋友,他们说泉州人过年都不拜年的,这点让我感觉有点怪。给长辈拜年不是中国的传统嘛?山东那边,现在拜年都还得向长辈磕头。
我说,不用拜年那你们过年做什么事。他说,打麻将。
可能正是泉州人务实的作风,让他们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崭露头角。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鹏哥跟我说过的话。其实,鹏哥跟林总之所以有信心卖酒,就是因为他们的圈子,他们不用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拼命刷广告,鹏哥说他刚开始卖酒的时候只是给自己好朋友打了一圈电话,二十多万的酒就卖光了。我的微信里朋友圈很多做微商,各种面膜,各种代购,通常我都会拉黑。
而鹏哥和林总靠的是个人品牌,是日积月累朋友对你为人处世的一种信任。
前几天看懂哥的文章,写一个酒店前台服务员向他要一个建议,前台服务员一个月3000多块钱。懂哥说::
第一,先选个项目,例如香肠、腊肉、或者是可以加盟的特色小吃,例如臭豆腐、串串香,甚至是火锅底料都可以。第二,选出50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你每天都挨着评论。
她问,每天嘛?
懂哥说,是的。说起来容易,其实做到的人凤毛麟角,你要这么理解,假如你每天评价我的日记,是不是等于共享了我的读者圈子?关注我的人都知道你。
她问,我怎么卖香肠呢?
懂哥说,你什么都不用说,自然就卖掉了,但是威力出现至少要在一年以后。
其实,懂哥说给那个服务员的话就是教她去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像鹏哥和林总那样的小圈子,日积月累的坚持本身就可以打动人,何况每天评论文章的过程中,自己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做生意其实在做人,在塑造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