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外汇储备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与黄金脱钩,如何确定一国货币的“贵”、“贱”成为一个难题。经济学家经过多年的推演和求证,推出了很多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和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资产市场说等。
从短期来看,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很多,如经济数据的公布,心理预期,政治因素,以及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均会使得汇率发生剧烈的波动。而从中长期来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增长率、利率差异、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通胀差异。
国际收支情况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直接的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出现贸易顺差,相应这个国家挣的外汇就多,花的外汇就少,也就是外汇供给多,需求少,这时,外汇的价格-汇率自然要下跌,该国货币也就相应升值。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比进口少,出现了贸易逆差,相应挣的外汇少,花的外汇多,外汇供给少,需求多,这时,外币汇率自然会上升,该国货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
如果一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增长,就表明该国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也能够稳步增长,顺差将会积累,外汇供给将显著增加,也将逐步摆脱经济增长初期外汇不足时的“外汇饥渴症”,该国的货币将逐步升值;与此同时,持续的经济增长表明该国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将吸引大量的外资进入,从而使得资本账户出现顺差,使得货币的升值进一步加以强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自由。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那么在该国的存款收益将高于其他国家,就必然会吸引国际热钱流入,外汇供给增加,进而本身升值;反之,当利率下降,本币将贬值。因此有些国家在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本币贬值时,就会提高本国的利率,以吸引外国资金注入,从而解决本国货币的贬值问题。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还有很多国家甚至放任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往往会使得本币升值,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本币将可能贬值,但同时,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可能使得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外资也有可能大量涌入,本币有可能升值,所以最终的效果要看这两种政策综合的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较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对于通货膨胀率降低的国家,其货币自然有贬值的压力。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其他国家低,其货币就有升值的趋势。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
对于外汇的管理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保持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2、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3、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其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4、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