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数一数二旅行·在路上

咱有空 这里有房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109人  Call_me_竞哥哥
咱有空 这里有房

凤凰的每条巷子好像都一样,又好像都不一样。都是石墙瓦房,都是不平整的青石板路。都是挑担沿街叫卖腊肉水果的苗族人家,都是摆满湘西传统小吃的店面,都是“临江有房”的招牌。起初走上十分钟就有些兴致寥寥。但是不甘心地又走上一段,就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第一次来凤凰是08年,洪水一直泡到了沿江的店门口,什么景点也没有去到。此番再访,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拾遗补漏。然而折腾了一路终于踏进古城,我又决定把脚步圈在沱江两边了。两天下来,花销都是住店吃喝,一张门票都没有买到。不知道这是否给再来一次留了个借口。

这就可以漫无目的地纯粹地走,不赶时间。头脑是放空的,只知道走上两步,就要吸上一下呼之欲出的鼻水,接着深长地呼出一缕白白的水汽。

有很多卖非洲手鼓的店面,无不例外地会播着被翻唱得很凤凰的曲子。此情此景让人难不边走边动动嘴唇跟着哼唱。只是没走一会儿就到了另外一家店,放的是另外一首曲子,一下子倒是把我嘴上的歌切去了。如此一路走来,终究是没能把一个调子唱得完整。坐店的若是个姑娘,肯定都会跟着节奏拍打,鼓声合拍且顺耳。想起我有个妹妹也说想学,应该告诉她来凤凰看看。

古城里有不少的桥,最拥挤的是北门码头的跳岩桥。这个桥字还是我擅自添上去的。它自己是近乎极致地在追求简单的,把一切渡江不必要的结构都抹去了。没有桥面,没有扶手,只有两行不足半米见方的石墩,隔着约摸一步的距离,一高一低地并排露头在沱江水面上。不涨水的季节里,低下去的那一行只高出江面不到三十公分。

一行石墩迎接一个方向,一次只容得下一人。因为小心,或者拥挤,人流移动得缓慢,大家都是一步一停。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有自己先迈步的脚,一旦停下来,再起步的时候不出意外还是同一边。等到反应过来才刻意地照顾起左右。可是没迈两步就又发现这样慢的行进速度下还是只动一条腿来得舒服。这让跳岩上的一串行人看起来特别滑稽。仿佛刚刚开始排练的仪仗队,千方百计地要图个整齐却总是无可奈何地踩不上相同的步点。

总要有人在半途驻足拍照,因为单纯渡江多半是不会选择跳岩的。这个时候后面的人就会像多米诺一般逐个站定下来。换做是平日里,排队等候可是恼人的。在这里大家却是心平气和地心照不宣,各自守着各自脚下的一处孤岛坐镇不动。江中间是水最深流最急的,石墩之间会泛起层层的涡旋,水声也听得分外清楚。偏偏这里又是照相最受青睐的地方。在这里驻足久了心中难免是会有些吃紧的。一旦过了,队伍就挪动得稍稍快了,心情也就跟着舒缓下来。

也会有个别心怀侥幸不识时务地选择逆行。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以德报怨地报以宽容的态度。旁边的队伍会适时让出一两个缺口,短暂但慷慨地接纳这些不太自觉的同胞。待到拥堵结束,再放任他们离开队伍,执迷不悟。这样丝毫不费口舌的默契,平时里即便是在更加宽敞的大街上,也是不太容易见到的。

大概五六点钟的光景,沱江两岸的灯火就会抢在天色暗下来之前亮起来,城墙外,房瓦上,门窗里,不分先后。

晚饭后除去酒吧古城内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好的消遣了。之前在北京苦寻无果的那种有人自弹自唱,可以听歌谈天的清吧在这里比比皆是,有的表演甚至在午后就已经开始。可惜这会儿只剩我自己,找不着人说话了。

路人还在找饭馆的时候,我就已经坐在一间酒吧里了,叫做边城故事。选择这里只因为看到了外面墙上那<<边城>>里的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欺负我落单,只给了张门口的座儿,听歌的时候,背后时不时地会有一阵小风吹过,怪慎人的。好在看表演的视野的不错,店员又给我脚下添了个火盆,也就懒得过多的抱怨。

驻店的歌者有三个,两男一女,轮番照顾了各个年代各种风格的歌曲。这天真的太冷,店里面也好不到哪去,以至于台上唱起歌来都是吞云吐雾的,很有味道。三个外国姑娘离去之前甚至给了他们每人十美元的小费……我跟着音乐摇头晃脑,抖腿跺脚,算是过了瘾。座位陆续被填满,我不知道会在这里呆上多久,或许耗到脚下那盆红炭尽数白了头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