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52:功劳可以奖励,但升职需要匹配才干
学习内容:
【原文华译】三月三十日,发生日食。刘秀下诏令文武百官呈上亲启密奏,命上书的人不得称圣。
太中大夫郑兴上书说:“国家没有善政,就会出现日食月食。关键在于体察人心,用人恰当。
如今很多公卿大夫都举荐渔阳太守郭伋可以做大司空,但陛下一直不肯决定,道路上传言,都说:‘朝廷要用功臣。’如果说任用功臣,那就不能保障他的才干一定能胜任。希望陛下能屈己从众,以成就群臣举贤让善的功德。
近年日食大多发生在月底三十日,太阳和月亮提前重合,都是月亮运转得太快的缘故。太阳象征君王,月亮象征臣子,君王性急,而臣下促迫,所以月亮运转就过快了。如今陛下高明,所以臣下总是惶惶不安,事事紧促。希望陛下能慢下来,柔和下来,留意《尚书·洪范》的治国之法。”
当时刘秀躬勤政事,往往过于严格和急迫,所以郑兴上奏特别强调。
【学以致用】
01,老板躬勤政事好不好?
当然好
但是,勤奋到事无巨细都想要参与,让下面的人都要按照他的严格标准来执行,下面的人可能就跟不上了
之前对比过刘秀与刘邦的管理方式
刘邦是抓大事不抓小事,无可无不可, 这些,下面的人就有机会,有很大的灵动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刘秀呢,因为自己懂得太多,所以自己有一套标准,然后要求他们尽量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如果是大事层面的标准,尺度 ,倒还行, 如果是很小的事情也这样,大家可能就受不了了
就好像公司安排的打卡(上班和下班),卡的太死,比如有人上班打卡,加班后回家忘记打卡了,就要扣分,等等这一类,说明这个公司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02, 领导把自己绑架在具体的事物当中,那么,哪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人,研究干部,研究公司经营的制度,包括正常,市场的变化
一家公司要发展,往深处看,还是要找到那个关键的人, 只要那个人一来,整个公司的氛围就为之一变, 只要那个人对,他就能看到公司里面遇到的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这个点很有意思
不是处在高位的人就是最聪明的,处在基层或者下位的人,有的时候想法也很关键
当年,井冈山时期,教员也不是公司老大,上面有领导,领导上面还有领导
这证明一点,公司要广开言路,要善于发现好的苗子,同时,让下面的想法和创意能够跑上来溜一圈,看一看。
教员当年在延安就经常研究人,不仅知道自己兵的战斗力是怎样的,同时知道适合什么样的战斗。 更重要的是,他窑洞的墙壁上经常放着国军将领的照片和背景资料
把人研究清楚了,那么他背后的兵力部署,关系网,作战风格都呈现出来了,仗就好打了
03,晋升机制
用人以才,论功行赏
跟着刘秀这个老板一起创业,一路走过来的,都是功臣,有大功劳, 那么功劳就应该得到奖励
但是,对于公司这个组织来讲,每个岗位就像一抬机器的零部件,只有适合的人才,才能够胜任,所以,功臣,如果能力不行,就不能升职,除非他拥有了匹配的能力
这个对于老板来讲很重要,需要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
比如,我们在做股权激励的方案中, 对于在职岗位股激励,叫做饱和受限股激励
就是你在这个岗位上(比如经理),最高可以拿到10万股的虚拟受限股数,这是经理岗位的最高级别股数,你有本事全拿到了
但是,想要拿到更多,那么,你就得通过升职,去拿到更高档位的,更多的分配额度。
这就要努力完成高一阶岗位所要的条件,比如 业绩达到多少, 人员上培育2个经理出来......
如果是因为功劳而得到职位,那么,恐怕他并不能胜任
刘秀相比之前来讲,现在快要到平天下的收尾阶段,到了要治理天下的时候了
这时,组织的时空已经发生变化了,公司变大了,以前一起创业的骨干还能不能胜任新的岗位要求呢?这就要看刘秀怎么引导了
这不是说之前的人不行,而是先要看组织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确定了标准之后,再来看人, 如果原来的老兄弟们只是经验上还不够,可以要求他们学习嘛,管理能力强了,自然就能胜任了, 就比如马云的十八罗汉一样
如果老兄弟们学习力跟不上,就搞个金色降落伞激励(老员工激励),让他们有个好的荣耀和归宿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
一个人往往因为特别胜任一个职位,有了功劳,而被提拔到他一个不能胜任的职位上,这样两个职位都可能废掉。
这个现象在历史上有很多,后世的曹操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也是因为一个人在一块区域内做的很好,有功劳,于是提拔上来,最后导致两个方面都出现混乱,这边成绩平平,那边又没有好的人才接班。
所以,论功行赏,用人以才,功劳可以奖励,但升职需要匹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