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

别人打的刀能用半年,王二打的能用上一整年,猎人们都说王二是个厉害人。同样,别人烙的饼很硬,不太好嚼,砸吧砸吧嘴也没什么味道,可胡大妈的饼就有嚼头,好吃得叫人停不下来,那么镇上吃饼的人也说胡大妈是厉害人。
可是,能叫所有人都说厉害的,只有一个叫伯乐的人,他没别的手艺,单是会相马。就是伯乐打眼瞧过的马,说一天能跑多远就是多远。
要知道,马是顶重要的,镇子上的人出门做生意、运东西或者去外地串亲戚都得骑马。人有力气大小,马也有能耐的差别,要是去个五百里外的地方,就得骑上一匹一天能跑五百里的好马,这马要是只能跑三百里,那么远行的人只能在荒郊野地里过夜了,多危险啊。这还没什么,要是去省城送些公文,马儿一天跑不到,这就把镇上的事情都耽误了。
伯乐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他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这马是好马,一天能跑六百里,果真,这匹马能跑上六百里。有时候明明看着威武雄壮的高头大马,伯乐过去瞧瞧,捏着胡子说“不行,不行,青镇离咱们有五百里地呢,这马看着壮实,可他跑不到啊”,人们一听伯乐这样说就不要这马儿骑去青镇了。
后来北边国家发难,冬天领着军队打过来,皇上急坏了,定是要黄将军才能打得过,可黄将军在西边守着边疆,离京城有一千多里,可得要一匹好马去送信,告诉黄将军去北边战场,耽误不得。伯乐住的镇子离京城近,得知消息他立马动身,自告奋勇,说能在京城军队里挑出一匹一天跑一千里的马儿。
朝上的大臣谁也说不出哪里能找到“千里马”,皇上焦头烂额的。听说来了个乡下平民,说自己有能耐辩千里马,皇上心想这一定是骗子,就叫人出去把这不开眼的伯乐撵走。不一会,侍卫又回来了,说“皇上,您还是见一见吧,那个叫伯乐的死活不走,一直嚷嚷着自己能瞧出来哪个是千里马。”
皇上没别的办法,只好让伯乐进皇宫来。伯乐拜见了皇上,就说自己天生和马有缘,能分辨得出不同马的能耐,现在边疆事情紧急,可耽误不得。旁边有大臣咳嗦了一声,是个尖嘴猴腮的老头子,他说:“皇上,可不能信了这个荒山野岭来的人,他定是个骗子!”
伯乐急了,说:“皇上,国事为重,我就是再不开眼也不敢这个时候来骗您,您要相信我,国家的事情耽误不得。”
“哼,你就不怕骗了皇上要坐牢?”那个大臣又在质问伯乐。
“够了!事情紧急,有人愿意为国家出力是好事,量谁也不敢在这个关头骗人,就叫他试试”皇上发话了,一朝大臣和皇上赶忙来到守卫京城的军队,叫伯乐在马场相马。
快到正午了,太阳慢慢发起威来了,伯乐被烤得脸上流着汗,他一匹一匹的马看过去,不时在某匹马身上摸一摸,说些悄声的话。皇上等得焦急,马场上尖嘴猴腮的大臣仰着脑袋一脸不耐烦,等着伯乐出洋相。
“就是它了!”伯乐蹦着喊出来,“这匹是好马儿,它定能日行千里,这次就靠它了!”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被吸引过去,时间像停住了。一匹不那么高大的黑马,见这么多人盯着它便有些害羞,它弯下头,目光左右摇移。尖嘴猴腮的大臣立马面带奸笑,对着皇上说:“皇上,这匹瘦马,看着驼个人都费劲,要说它一日能跑千里,我是要笑掉大牙的,这个伯乐就是个骗子!”
大臣们一时间都低声讨论,好像也不太相信伯乐,皇上皱着眉头拿不准主意。伯乐眸子里闪烁着激动和坚定,他拍拍瘦小的黑马大声说:“皇上,它可以!要相信马儿,马儿它可以!”
伯乐十分坚定,他一直向着所有人说相信马儿,马儿可以。许是最后皇上也有些感动,叫群臣不要再说话了,他说已经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就相信伯乐吧,伯乐叩谢皇上并且说:“不是信我,是相信马儿!”那小黑马还有些羞涩,好像还没完全明白过来。
后来,果真这匹小小的黑马一日间竟载着信使狂奔一千多里,把北边的战事告诉了黄将军,黄将军挥师北上,一举破了来犯的敌人,一次危难就这样化解了。皇上大加表彰伯乐,伯乐在宴会上喝了酒,又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马儿。”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人都说伯乐厉害。
可是偏偏不巧,伯乐有个儿子,平日里就懒散,不思劳动,光想着吃喝游玩。慢慢,伯乐老了,家里要靠儿子赚钱养活了,儿子想了想,自己种地不会种,做生意也不行,最后和父亲说:“爸你教我相马吧,我继承你的手艺不也正好”
于是伯乐就把一生的经验写成一部《相马经》,里面讲了怎样的马匹各有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马儿能有多大的能耐。儿子得了爸爸的书很高兴,也不仔细研究,上来就看如何辨别千里马,只见书上说:“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儿子乐呵呵地说自己也会相千里马了。
镇子上的牛老板要跑一趟大生意,最好是要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马儿,伯乐的儿子知道后乐坏了,立马跑过去说,我会,我会。牛老板一看是伯乐的儿子,便很放心,就叫他去找千里马。
儿子一路上反复念叨着“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就去了。傍晚,儿子稍有不放心,带着他找到的千里马回家要给父亲过眼看看。儿子来到伯乐面前说:“爸,这高脑门,大眼睛都没问题,可我找见的唯独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您看看。”
伯乐左右瞧,问儿子,马儿在哪呢?儿子说您往这看啊,原来一只大蛤蟆趴在儿子怀里,确实高脑门,大眼睛,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气坏了,拍着脑门说,你真是不学无术,只认死理,只知道那丁点字面意思就去找千里马,真是要闹大洋相。
后来,人们除了都说伯乐厉害,也都笑话伯乐的儿子,慢慢就有了“按图索骥”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