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拍死前浪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推前浪啊!现在已经不是退前浪啦!而是直接拍死在沙滩上了啊!
今天听了两位刚刚毕业老师的公开课,真的是受益不浅啊!教学相长,一点也没有错啊!俩位老师的上课风格个不一样,但是都是完美呈现一节精彩的课。第一节是小李老师的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李老师的课充满童真童趣。先是导入就不一样啊!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请你给我这样做”,不但复习了大于号和小于号,还瞬间把孩子们带入情景中,并且很自然的展示情景图,引入新知,过渡衔接自然。后又出示精美的大熊猫图片,让学生找一找有几只,让学生上黑板摆一摆,一句“他做了什么动作?”就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接着围绕着这个知识点,一一展开,并且找到最方便的方法,那就是用加法来计算,并且反复练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头脑风暴,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很成功啊!
另一位小郭老师,那就是大将风范啊!你看她上一年级的《还剩下多少》,落落大方,一节课娓娓道来。以一棵苹果树作为整个中心,向我们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后又以小老鼠和奶酪,反复让学生完整的描述过程,即展示了小朋友们语文中描述的完整性,又提现数学的严谨性,更加强调了新课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并且借助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多样性。也是成功的一节课。
美中不足的是,两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地方,那就是,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且一节课也不能完整的认真听,两位老师都想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因此,课程安排的节奏有的快,也有的多,时间把控不到位。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从俩位老师身上学习到很多,表扬语的展示,反复展示数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有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还有就是最重要的,课程流程的连贯性和流程性。真是是再不努力,已经是落伍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