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年味
【一】
今年在将要过年的那个阶段,简书上有年味主题的征稿活动,许多人都围绕主题发布了自己的文章,各式各样的过年那些事,非常热闹,但当时的情景下,我却没有一点想写的想法:缘由是自我感觉写作水平太初级,写了也白写;更关键是那时没有一点灵感和冲动去写这个主题。于是,到处翻看别人的文章,在品味别人的年味中去回味自己的记忆。
【二】
元宵过了,春节基本也就过去。上班都快两周了,到这时,又到007要交作业的时候,公众号的作业提醒犹如一记重锤敲打着我近期发懵的脑袋,在时间急迫下,这时的我才想到提笔写一写自己对年味的想法。
【三】
“新年到,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噼噼啪啪真热闹”,这也许是我回忆孩童时代过年的最清晰的记忆。
【四】
小时候,在部队家属队,人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当时,人生主题就是过年放鞭炮,最缺的就是买鞭炮的钱,鞭炮在过年时是让我们最快乐的物品,各种玩法,每次看到大人成窜地放鞭炮,心里想到的是真浪费,为啥不一个一个地放。我们总是用全部的压岁钱(钱很少,一般只够买一封好的鞭炮,已经很奢侈了)去买自己心怡的好鞭炮,再把买来的一封一百响或两百响的一串鞭炮拆解成一个一个的,然后装满新衣服全身上下的口袋,便欢天喜地地到处吆喝伙伴们,到房屋围墙外的田野里,用我们独特的方式,玩耍着起来:用鞭炮炸蚂蚁窝;把鞭炮放在小玻璃瓶里爆破,看谁买的鞭炮威力大;把点燃的鞭炮扔到水田中,看那泥水四溅;用捡来没爆炸的鞭炮,拗成V字型,在上面放一颗新鞭炮,喷发的火焰夹杂着鞭炮的响声,让我们欢欣雀跃。
【五】
所以,一到春节,眼巴巴的第一件事就是等着父母给压岁钱,然后去买已期盼多日的鞭炮,也关注一下新衣服的口袋多不多,能装下多少颗鞭炮;第二件就是年夜饭还没吃完,就急急忙忙寻声跑到每家每户门口去等,捡刚放完没响的鞭炮。要是去晚了,就会被别的小朋友捡走了。这些捡来的鞭炮都是为春节那段时间能持续开心活动所做的充分准备,压岁钱买来的鞭炮毕竟太少。
【六】
人在不同阶段对年味的感知不同,人慢慢长大,渐渐变老,从喜欢买鞭炮放鞭炮,回归到喜欢压岁钱,再到给别人发压岁钱。成年人的年,还没开始,总感觉已知道年的结尾,啥事情都得事先设想安排到位,年复一年变得单调无趣,没有新奇感。今年整体感觉就是单位放假一周而已,加上家人聚会,同学会面,朋友小聚等一些活动,吃喝都觉得劳累。在没出去呆在家的日子里,几乎和平时一样,一个年过了也就过了。
【七】
今年,政府禁炮力度最大,处处不闻鞭炮声,安全事故的信息也明显稀声,这应该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对我来说,鞭炮逐步消失,它散发出的那淡淡的火药味渐渐远离,越发感受不到记忆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