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局理论的应用
赛局理论,又称博弈论,是一门涉及决策和策略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决策者在各种冲突、竞争和合作情况下的最佳行动选择。赛局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战略管理等众多领域。在质量保证领域,赛局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与客户协商和客户抱怨时。
通过学习赛局理论,我认识到决策者的利益和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赛局中,决策者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受到其他决策者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结果,决策者必须考虑其他决策者的动作并制定适当的策略。在工作中,不能只关注自己公司或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而应考虑客户或其他部门可能会做出的对于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决策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比如当发生客诉之后,我们会希望客户同意我们online sorting,这符合我们异常处理的损失最小化,也就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从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显然不想让厂商在他们现场进行sorting动作。因此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强调自身的诉求,而是要照顾到顾客的关注点,根据客诉异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度等寻求折中的方法。比如与客户协商,由于这次客诉的异常比率只有0.1%不到,前期为了保证客户投线的顺畅,我们先安排online sorting,如果不良比率升高至0.3%,那么这批物料我们退回来sorting,同步厂内已经sorting好以及改善OK的物料可以及时出货满足客户投线需求。
此外,赛局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协商和合作的情景中。在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的谈判过程中,了解赛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对方的利益和策略,并据此进行谈判和讨价还价。通过运用赛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主动权,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比如,我们在提出一些重工制程的DFM希望获得客户承认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巴菲特的策略,就是让客户将关注焦点从重工有可能带来哪些不确定的品质隐患转移到重工制程承认对良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收益上,从而让客户支持我们提出的重工方案。让客户觉得支持该方案就是他们的优势策略。
通过学习赛局理论,我不仅仅了解到了理论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决策和策略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品质保证部门主管,我时刻面临各种情境和问题,需要做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赛局理论为我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挑战。比如,避免部门内成员出现“搭便车”的赛局从而劣币驱逐良币。避免优秀的员工选择离开,而平庸的员工却能生存下来。
为了防止与竞争对手竞争最后达到柏氏均衡,陷入与客户的完全竞争的囚徒困境,就必须下定决心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新技术、新制程、新材料、新工艺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通过数位化,智能化,SFC,fool-proof的运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给客户。
总之,赛局理论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收获。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通过学习赛局理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决策和策略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且也为我在工作和个人发展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我相信,通过运用赛局理论的思维方式,我可以更加机智、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为客户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