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下半场,一场升级与淘汰潮来临 | 一点财经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2017年是金融科技元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一路狂奔,一路蜕变,成为中国与创新、与变革关系最紧密的行业之一。
而今,在监管、科技、流量等多因素的推动下,这个行业又向前迈进一步,步入了下半场。在这个更高维度的赛场上,科技是内核,开放合作是底层。
以科技赋能为出发点,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携手,这些生于互联网、长于科技变革的金融科技企业,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12月11日、12日,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稳金融、稳经济”,讨论的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寻找确定的投资机会。
见微知著,中国的金融行业迎来了一个并不明朗的时期。
不过,有迷雾就必定有亮光,那些金融科技企业正是亮光的来源之一。此次年会上还公布了21世纪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结果,参选的多是这些核心力量,比如智融集团获得了“2018年度投资价值公司”。
科技孕育变革,如今站在新金融时代前沿的金融科技企业们,已经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之一。
01|金融科技到了下半场
今年11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做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其中提到了外部风险,“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在增加”,同时,“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也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并对新兴市场国家形成外溢效应”。
而在内,“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多年累积的周期性、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风险正在水落石出,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
不过,在迷雾弥漫的行业之下,也有些许亮光透出,那主要是由互联网金融以及科技所带来的。上述报告中也指出,互联网金融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便利居民借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终于获得了国家和整个金融行业认可与肯定。
当然,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整个行业将全面进入监管之下,比如今年曾引起巨大轰动的P2P正在经历合规化。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原因之一正在于发展初期政府监管采取的“包容”态度。如今,不能再单纯蒙眼狂奔的互联网金融,需要为自己的增长寻找新的动力。
而从互联网金融当前所处的情况来看,整个行业正处在一个交叉路口上。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期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第一,整个金融行业,包括消费金融领域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二,监管越来越严,而且对合规性、对金融科技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第三,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有很多独有的创新,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已找不到模板去复制。
在他看来,这是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是金融科技的“新生态”。然而,在其看似进退维谷的现状里,金融科技也正在经历一轮新的蜕变。
回望过去,互联网金融一路走来,从渠道销售,到产品开发与多场景运用,再到与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整个行业的形态也在多元化,根基越扎越稳。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正是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金融孕育的早期不同,当下虽然人口红利或者说是流量红利消失,单纯靠流量推动的增长已经越来越难。
此时,在流量红利之外,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爆发的余波,行业中的技术红利越来越明显。
▲|智融集团创始人兼CEO 焦可
智融集团CEO焦可曾给出了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第一个正是“科技化”。
“未来五年,我认为是金融科技的下半场”,在他看来,中国的金融科技有非常好的土壤,在这个领域中,有技术实力的公司会真正脱颖而出,而且可能会引领整个世界金融科技的潮流。
02|从用户走向金融行业
去年5月,花旗银行出了一份报告,展示了FinTech是如何把银行业逼向引爆点的。
该报告显示,FinTech正在影响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除了受FinTech影响交易业务减少外,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移动支付、财富管理等银行业务也非常容易受到威胁。
当时,如同新零售之前的阿里那样,FinTech作为新生技术代表,坊间、行业对其的定位是“颠覆”传统的零售、金融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势同水火。
不过,在商业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敌人。电商与传统零售之间的关系从2016年开始突然改变,“颠覆”与对立变成了“赋能”与合作。
在零售领域,这正是当前正火热的新零售。在金融领域,这样的“和解”与合作也在发生。
而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站在从上半场到下半场转场的时间维度上,它们正在经历一轮关于升级、关于淘汰的思考与创新——唯有创新,是所有企业与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而这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和解”与合作正是其创新的方向之一。
近期,巨头阿里、腾讯的动作颇为一致,一个说着“制造互联网”,一个说着“产业互联网”,其动作的实质都是在进行2B转型。
巨头一直在引领方向,在人口红利衰减后,所有人都明白,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普华永道曾将这一模式称为T2B2C。
金融科技领域也呈现这一趋势,尤其是去年以来,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比如蚂蚁金服,去年9月发布了为南京银行搭建的互金云平台;京东金融,在今年4月就明确提出了以B2B2C为核心商业模式。
从2017年开始,智融集团依靠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风控引擎“I.C.E.”,确立了服务B端这一战略。在焦可看来,B端、C端相当于智融集团的两条腿,齐头并进。
“只做C端,深度容易达到,但广度不够;如果单纯做B端,广度易达,但深度不够,所以我们会长期坚持C、B两个端并行战略。”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目前智融的合作伙伴有两类,一是前端场景方,另一类是资金提供方。
而跳出单纯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一维度,对传统的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行业来说,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携手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金融新产品、新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需求被激发出来,某种程度上已突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边界。
另一方面,与金融科技这样生于互联网,长于技术的公司不同,传统的金融企业在数据上的积累不够,技术能力也有欠缺。
这样的背景下,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显然是双赢的选择。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48%的金融机构目前向金融科技公司购买服务,未来3至5年,68%金融机构将增加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对传统的金融企业来说,与技术公司合作可以获得其技术能力。
以智融集团为例,据焦可介绍,智融集团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环节,一方面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获客、风控、过程管理等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会让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人群获取到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是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焦可表示。
03|技术革命叠加金融革命
在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在演讲中表示,“金融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这一轮信息的革命正显著改变金融业态和商业模式。”
可以说,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整个金融行业也在经历一轮变革。
这正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大背景之一。对试图创新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其在下半场发展的关键是能否将这场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叠加到整个行业的金融革命上。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然是技术。
焦可曾以特斯拉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来类比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传统金融实际上是一种燃烧不充分的金融,烧的是专家的经验、人力,而新能源下的金融模式应该是以数据、算法、工程师为引擎。
“互联网金融正在进入下半场的革命,下半场真正最核心的就是内在技术,是引擎的革命。”焦可表示。
而且,以技术为内核驱动的金融变革,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毕马威发布的《金融科技脉搏》显示,在创纪录的融资交易以及众多的大型融资活动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投资在2018年上半年创出151亿美元新高。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公司也已先后明确了技术公司定位,比如2017年时蚂蚁金服明确将公司定位为TechFin,并发布为南京银行搭建的互金云平台;今年,京东金融发布零售信贷全流程产品北斗七星,提出B2B2C的核心商业模式,并更名为“京东数科”。
智融集团也一再重申自己的科技公司定位。
据了解,智融集团依托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自主研发了基于机器学习及大数据计算的“I.C.E.人工智能风控引擎”,针对非银行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开发了高效、灵活的分期消费信贷服务APP“用钱宝”,并且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打造了智能化信贷过程管理系统“慧诚帮帮PaaS”。
“当下人工智能公司之间、人工智能和传统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比谁进化得更快,谁的业务做得更好”,智融集团认为,更快的进化意味着决策引擎更聪明,可以用更小的损失获得更大的收益;优秀的业务能推动更多优质数据的产生,并反哺业务,从而让业务做得更好,形成正向的马太效应。
据介绍,目前智融集团的I.C.E.人工智能风控引擎常规机器审核速度用时仅为8秒,对于新挖掘特征进行全量数据下的迭代速度仅需约15分钟,完成月均100次以上的模型迭代。
从现在来看,虽然下半场才刚开始,但是先出发的企业已经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奖励。曾有金融科技企业表示,开展半年,其B端的资金规模就已与C端开展三年的资金规模相当。
焦可则在今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融集团已实现盈利,其中B端业务收取的是技术服务费,且已产生了收入。目前,智融集团已积累了2600万+个信贷样本,并挖掘和验证了超过13000个维度有效弱特征。
“智融集团的目标便是打造金融行业的全新内在引擎,突破原有金融产品、服务的边界,改变传统金融只服务于少数人的现状,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智慧的金融。”这是焦可在下半场给自己的使命。
04|结语
金融科技已进入下半场。
这个几年前因为余额宝的上线而引起一番轰动,在监管与传统金融之下快速成长起来的行业,可以说是中国变化最快,创新最多的行业之一。
如今,在以AI、大数据、人脸识别等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之下,这个行业再次越上潮头,走在创新与变革前沿——这同时也是一场混杂着升级与淘汰,开放与合作的革新。
幸运的是,在上半场有足够数据积累和技术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们,寻找到了同样从这场变革中觉醒、奋起的传统金融机构,共同抵御风浪,携手前行。
当然,前方并不只是一片坦途,在这场由科技赋能而推动的金融变革中,只有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公司才能脱颖而出。
来源:一点财经(http://www.yidiancaijing.xin/)
作者:邱 韵
编辑:刘 煜
封面:陆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