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健康&养生吃喝玩乐

“高手”,在民间?

2018-09-07  本文已影响22人  b2652774b2dd

你一定听说过:“高手在民间”。

所谓“高手”,可以理解为在某种能力方面超过绝大多数人的人。而“民间”的概念相对较为模糊,从前更像是“官方”的反义词,而如今“民间”更近似于是“专业”或“职业”的反义词。随着电视选秀节目和网络抖音快手小视频的火热,很多人更深信“民间”真的藏着各类“高手”。

然而,我今天想说的却是:

在医疗健康领域,不相信“高手在民间”,是风险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理性选择。

比如,当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的建议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一样时,相信后者的风险更低,收益更大;再比如,一旦健康出现任何问题,优先去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看病,一定比用偏方秘方风险更低,收益更大。

以上看似简单的道理,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当正规医生的正规医疗建议,听起来没有民间人士说的“顺耳”时。

其实,这是个风险概率问题,有点像金融投资决策。

即:不是专业医生就100%能治好,也不是民间就100%一定没有神医高人。而是,想在“民间”找到这种人的几率(甚至说这种人存在的几率)非常小;与此同时患者在寻找这类“神医”的过程中,所承担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被骗风险以及误诊误治风险,远大于找正规医院的正规医生所要承担的。

而且,与投资决策相比,健康决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容错率极低。一旦出错,几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饿的时候,面前摆着两个碗:“一碗米里有几粒沙子”,“一碗沙子里有几粒米”,你吃哪碗?


为什么会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呢?

是的,“民间”的确有高手。但是,也要看是干什么的。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民间高手的神技,大多都是“无法稳定变现”、“在职业生涯中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或“以这项技能为专职谋生手段后,个人没有发展提升空间”的能力。所以,社会主流人员多不愿画大量时间精力来刻意打磨这个技能,所以没有形成固定的职业领域。于是,才让个别民间人士有了展示的机会。

换句话说:

但凡是那些“可以稳定变现”、“可以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或“以这项技能为专职谋生手段后,个人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的能力,都会被社会主流人员所从事并刻意练习,而最终成为一个特定的职业或专业领域。

而这类已形成的专业领域,也必然会存在一套系统科学的学习和训练体系,从而使得“民间”非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士之间产生量级和维度上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逐渐扩大到无法通过个人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来跨越。所以才会有“不要用你的兴趣,挑战别人的饭碗”这样的说法。

单个人的努力和天赋,永远无法与一个长期进化的系统力量相抗衡

尤其是,当这项专业技能的主要目标是“人”的时候,这种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差距会表现更明显。除了医学外,另一个以“人”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典型代表,就是竞技体育(比如格斗,足球......)。

关于“民间”与“专业”在竞技体育上的差距,前段时间韩寒同学在《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一文中,做过非常生动的描述,节选原文如下:

“足球,我的爱好之一。从初中开始,班级联赛拿过全校冠军,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拿过四强,我护球很像梅西,射门很像贝利,曾经一度觉得可以去踢职业联赛。然而这一切都在某个下午幻灭了。

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正值当打之年,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了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队的优秀球员。比如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杨浦范巴斯滕、静安巴乔。

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去的时候欢声笑语,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下手轻一点,毕竟人家是儿童,哈哈哈哈。

上半场结束后,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我他妈只触到了一次球,上半场20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20个球。我们进球0个,传球成功不到十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遛。后来,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我们这样的对手踢球,不然会影响小队员的心智健康。

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以后,身边朋友纷纷大骂申花、上港,说自己上去也能把对方灭掉时,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民间所谓高手,或许的确比普通人强些,但与专业人员差距巨大。

不幸的是,另一个客观事实在于:较之“民间高手”,专业人员被普通大众接触的机会相对更少,而且相比民间高手那套“浅显易懂”的想当然理论,专业人员的各种专业名词、理念、机制、复杂性等,让普通百姓更难以理解。

最后,带着一丝丝对“权威”的反抗,普通人肯定更愿意相信民间高手,尤其是当后者再善于话术的时候。


关于“民间高手”与“专业人员”的差距

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总结了成为“高手”的4大决定性要素:【持续、及时且有效的反馈】、【系统性的训练】、【精神高度集中】、【尽可能保持在“学习区”练习】。

1、持续、及时且有效的反馈

对于专业医生来说,反馈主要来自两方面:上级医生带教老师的专业教学指导,以及每个患者的诊断正确性与治疗效果。后者更是重中之重。

非专业人士几乎不可能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更别说还需要老师在错误刚发生就及时的纠正了。而大家都知道对于医生来说,经治的患者越多经验往往就越多,不仅有治疗正确的经验,更有那些惨痛失败的教训(自己的和同事的)。很多人在看病时更爱找老大夫就是这个原因。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挤破头要想进三甲医院,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三甲医院可以积累更多的反馈,不管是老师的还是患尤者的。

而民间人士接诊患者的数量,尤其是复杂严重患者的数量与三甲医院医生之间差距是巨大的。且往往是“一锤子买卖”,治疗出了问题后患者只能去正规医院治疗。这就让那些所谓民间“神医”并不会积累足够多的反馈尤其是失败的教训以及失败后如何治疗的经验。反而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存在自欺欺人般的更为自信。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面说,当技能的主要目标是“人”的时候,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差距会表现更明显。

比如下面这个【擦桌子】民间高手,对象不是人而是桌子。只要有一个桌子每天反复刻意练习,练成高手相对较为容易。

但如果换成【格斗】就不一样了。因为对手是极其复杂的人,你必须与尽可能多的人实战,才能积累更多有用的反馈。没有哪一个格斗冠军金腰带是靠打沙袋或打木头人出来的,而都是通过不停的实战和正式比赛,与不同风格的对手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医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2、系统性的训练

现代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有着一套科学系统完整且在全球范围经过验证并不断更新的培训训练体系。这其中包括5年的本科(理论知识+见习实习)+3年的硕士/3年博士(科学观的系统塑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培训)+后面的专培(专科技能培训)。

每一门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哪里容易忽略哪里容易混淆;哪些知识点未来会有大用处,现在需要反复的在尸体/动物身上反复练习打磨;如何通过各种考核制度淘汰不能胜任这个职业的人......在这样的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下,医学生才逐渐成为一名医生。

而民间人士呢?这已不单单是训练量的差异,这是整个系统设计维度的差异。

3、精神高度集中于刻意练习

稳定的经济来源,是成年人独立后一切生活的基础。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吃了上顿没下顿,一般人们不仅会焦虑更会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换取收入。

专业/职业的人,因为本身就以这项技能为职业,可以赚取稳定的收入,干的越好赚的越多,自然就容易精神高度集中于打磨专业技能。

而非专业人士因并不以该技能为职业,所以单纯依靠该技能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因此必须另外耗费时间和精力时间于生计奔波。

4、突破“舒适区”,尽可能保持在“学习区”练习

懒惰,是人的本性。呆在自己擅长的“舒适区”里生活工作,是所有人潜意识里的诉求。但这换不来成长和进步。

想精进,就需要不停的突破自己的极限。然而,对于安全第一的医学,所以突破极限进入“学习区”的行为都约等于医生和患者都要承担更大风险。

因此,不管是从人性上看,还是从医疗健康领域“风险厌恶”的特点来说,又或是对意外的处置和承担能力来看,“民间神医”不愿意,也很难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好在,现代医学有一系列的措施和支持系统,能够允许我们在有一定研究结果的情况下,在有一定医学措施和医院各科室协同支持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范围内进入“学习区”,或者说“冒更大风险”。

除了《刻意练习》中提出成为高手的4点关键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就了医学健康领域中,最好不要相信所谓“高手在民间”。比如:真实人性和现实社会环境,使真正的高手不会甘于“在民间”。社交网络的今天,每个人似乎都在尽可能的追求更好的生活,并尽可能的晒出来。

此外,医学健康专业领域的其他特殊性,让高手很难在民间。比如,民间高手因为各种原因,往往没有对人体复杂性的敬畏,没有对医学局限性的认知,更没有系统科学的循证医学态度。


结尾,讲个故事:

小志和小明一起考数学。小志最后2个大题错了,考了80分;小明蒙对了20个选择题得了20分。

家长会上,小明爸不忿的说:“你们不能因为小明分没小志高就不让毕业,我们作对了20道选择题的事实在那摆着呢,这就证明我们是有真本事的!你们天天吹小志是学霸,最后2道大题还不是也全都错了?”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大概率,是抄我的。

非常感谢,如此的长篇大论,你还能坚持看到这里。所以,必须为您的理智奉上文末彩蛋。

其实,上面那个故事还没结束:

小明爸和小志爸争起来后,有一个好心肠的家长站了起来:“好了好了,大家也别争了,俩人合起来不就100分了么?以后等长大了,可以让他俩共事一起合作工作,这样不就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