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理应不幸福”
文章的开头,我们先达成一个共识:社会会灌输给我们一些观念,让它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误以为这些观念是绝对正确的。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个人的反思,社会风气的变迁,会慢慢发现事实不尽如此。
比如中国古代重视“忠”。这原本不是一件坏事,但很多时候却碾压了“孝悌”、“齐家”等观念。甚至有文天祥死时,他的老部下王炎午等人就撰文催促他速速自尽,以保全他的精忠爱国的名声(文天祥还对这一观点极为赞同)这样的极端例子。这事放到现在,可能更多的人会不认同,觉得不如暂且妥协、保全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所以社会观念没必要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批判地吸收,再用变化发展的态度加以修正,方能成就我们自己坚定稳固的三观。
今天我想讲的就是关于幸福的观念。社会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理应幸福,而我认为,我们“理应不幸福”。
社会如何告诉我们“生活理应幸福”
我们从小接触到很多观念,比如中华民族是勤劳的、劳动的人最光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电影,像《当幸福来敲门》一类的,它们都透着一股信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顺风顺水、红红火火;它们告诉我们一个幸福生活该有的样子,让我们不停地去争取。
同时,社会上到处都是幸福生活的模板:腰缠万贯的老总,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自己身边的同事,收入增长孩子能干;回老家的同学,小日子过得甜美顺遂……似乎他们都在对我们说:看,我们就是这样幸福地生活的,你是我们的一员,你也应该幸福才对。
“幸福”是什么
追求幸福本身没错,但若认为生活“理应幸福”,则会带来很多问题,让我们走进误区。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幸福?
1998年APA提出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要成为人类生活的目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则提出了一个PERMA模型,认为幸福应该由五方面组成:积极情绪、(对一件事情的)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人生意义、成就。和一般的把幸福定义为轻松快乐、没有压力相比,这个定义比较丰满。从广义上讲,能涵盖绝大多数的幸福。
但是我们若生搬硬套塞利格曼的五方面定义,会让我们的幸福来得极为别扭。就以积极情绪为例:
积极情绪是我们能追求的吗?能,但是不多。行为遗传学家莱肯和泰根跟踪了三千多对双胞胎,研究他们长期的情绪、行为和人格特点,发现他们的情绪和主观幸福水平大致相似。即便有些双胞胎被不同家庭抚养,也表现出这一特点。所以他们推断情绪的遗传率有80%左右。
也就是说后天能左右的成分很少。所以如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有长期的积极情绪,就像要让自己长高一样困难。除了他们之外,诸多心理学家推断基因对情绪的作用,有100%的,有80%的,有50%的,总之没有低于50%的。所以人们能主观改变的成分并没有那么多。
按这个标准的话,天生容易心情不好的人岂不是太可怜了?!等等,在我们下这样的定义前,我们已经被塞利格曼带入了一个圈套——他默认积极情绪是好的、幸福的,而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幸福的。
但实际上,人的情绪都是有利有弊的,负面情绪也有其正面意义。若一个人容易胆小害怕,那么他就很会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去冒险。所以负面情绪的适当宣泄是很有必要的。亲人悲伤时,痛哭一场比拼命逞强要好,害怕时,寻求帮助比费力憋着要好。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积极情绪,该难过时不让自己难过,该低落时不让自己低落,该害怕时不让自己害怕,那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和自己的做斗争。即便当下暂时拥有了积极情绪,时间长了情绪还是会慢慢回到原来的水平。而如果当下做不到让自己积极,我们还会觉得自己很无能,连追求幸福的能力都没有。
“幸福”带来的不幸福
如果以“幸福”为目标,则会带来很多的不幸福。
高期待
如果以幸福为目标,我们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幸福是生活的常态,是生活每天该有的样子。期待生活幸福当然没有错,但如果生活出现了不幸,就会很苦恼。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在困难时期帮助人们保持理智,而保持理智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彻底掌握悲观主义。他认为愤怒的根源在于乐观主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早上出门下大雨,你下楼发现没带伞,跑回楼上拿很生气。走到家门口发现钥匙被锁在家里了,很生气。开锁匠说你的锁拆开之后不能用了,又很生气。这些生气,除了事情本身让人不愉快外,还因为你觉得出门就应该顺顺利利、没有意外,天就不应该下雨,你就不应该忘带钥匙,开锁匠就应该能把锁原模原样安回去。
可事实哪会永远如此顺利呢?如果你懊恼自己偶尔一次没有带伞和钥匙,埋怨随机找到的开锁匠水平差,那就相当于要求你这个人永远不能忘带东西,要求世界上的开锁匠都技艺高超。相比于抱怨不幸,接受不幸的事情更能让人放松心情。如果你假定每一天多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幸,那么今天的这些小事只是稀松平常的。如果哪天顺风顺水,简直值得庆幸。
我很喜欢和年长的人聊过去的生活,看看过去在他们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有一类中老年人,常常觉得如今的日子过得好。那是因为他们过去亲人去世、生病的实在太为平常,自己吃不饱饭、干活苦、住得差、子女众多难以供养。相比之下,如今的生活富足,只要吃饱穿暖,子女平安健康,他们就觉得是天大的幸福了。
这就是个滑稽的悖论:预设生活应该是幸福的人,常常觉得不幸福;而懂得生活不幸的人,却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焦虑
我们很容易和同事、同学、同辈的人比较互相的生活。看到别人幸福,自己就会焦虑,也变得很脆弱,害怕生活会失控、变得更差。
怎么评价这样的心态?
实际上,我们谁都无法避免和人比较之后的焦虑。人的大脑就是会跟人比较的。从本能上来讲,谁有更多的资源就有更多生存的可能。而资源少的人就会焦虑,去寻找更多资源,这样才会生存下来。如果一个人不焦虑,拥有资源的能力又弱,那是很难生存的。
所以焦虑本身,是促人奋进的力量。但如果认为自己理应和别人一样幸福,一旦过得不如别人,就焦虑万分,却似乎是被幸福焦虑诅咒了。
否定了困苦的意义
如果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我们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困苦生活又是为了什么?如果到头来还是不幸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并安慰自己说,忍受现在窘迫的生活,是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们给自己画了一个肥美的大饼挂在头上,让自己一个劲地往上窜。这样做不是没好处,但太看重目标的美好,会忽视当下努力的意义。如果幸福生活在二十年后才来,那么这过往的二十年岂不都是苦难了?而目标达成之后呢,幸福又可以去哪里寻找?
所以,如果人不喜欢奋斗的过程,那也是痛苦的。如果只以达到目标为幸福,那么幸福只是一瞬间,过了之后又会回到基线。而这个过程就变得艰难漫长,越想摆脱就越缠着你。
不持久
人们追求幸福,是因为希望免于匮乏。物质上、生活意义上的满足会给我们幸福感。所以幸福是人们的一种想象,一种感觉,是相对于匮乏来说的。问题是,匮乏感是人的基本特性,人本能上总会给自己创造各种匮乏感,来督促自己不断进取、不停拥有更多东西。
所以人的幸福也是人阶段性的。当匮乏感得到满足后,会有一段时间很幸福,但是马上就会有新的欲望和不满。所以我们很难有持久的、永恒的幸福。
抛开幸福的魔咒
针对上面提到的四方面不幸福,我们有很多解决方法。
降低期待
避免期待过高,我们可以信佛(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佛教思想有一点值得吸收。佛教认为众生皆苦,就是说所有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很苦的。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幸福,才会误解认为人生本来就该一帆风顺。我们现在碰到了问题,脱离了人生的正规,生活才会这么不幸。
众生皆苦则告诉我们生活本来就是不幸的,危机、挫折才是生活的常态。如果预想生活是悲观的,那会发现生活还有不错的地方,会发现生活比我们想得还要好一些。比如你能读到这篇文章,说明你有手机,但生活本来可能更糟糕,可能你会没有手机电脑,没有地方可住。那么我们现在应该觉得感恩。所以悲观主义反而会为自己带来幸福。
但悲观主义不是仅仅把事情想的很坏,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去接受它。有些人预想了悲观,却还带有一些侥幸和希望想要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这种期望也是焦虑的源泉。
正视焦虑情绪
面对焦虑情绪,我们没有必要听从那些劝导自己不要焦虑的文章。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情绪低落、焦虑、跟人比较,但是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观察它,但没必要消除它。我们要相信自己也有一些地方比别人做得更好。
承受苦难
对于正在挣扎、受苦的人们来说,如果真的想享受幸福,就要学会享受努力的过程。这样目标就不会遥不可及,达到目标的过程也变得愉悦。要完成一个大目标,就把它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运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问持久,活在当下
每天开心是不可能的,不要期待永远拥有幸福。
我们不要把幸福当成自己要追求的东西,不妨把幸福这个概念忘掉,换一个别的概念。比如追求更好的人生体验,比如拥有和睦的家庭,比如增长更多见识。如果生活中有快乐,就好好享受,如果有痛苦,就承担。
要知道,快乐和痛苦都是暂时的,只有变化和意外是永恒的。人生本来就是苦乐交融的,没有永恒的幸福。我们不要追求永恒的幸福,而要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们该怎么做
除了上面讲的,我们还有很多方法,去体会自己的悲伤、感受自己的渺小,从而让自己更加幸福。有些办法听起来很变态,但是你不放试一试,一定有不一样的体会。
一、直面鲜血
去医院的急诊室外面坐半个晚上。
生活中最接近悲伤的地方是医院,医院里最接近悲伤的地方是急诊室。我们会看到失去手指的工人,急病发作的病人,奄奄一息的老人……门外,是感同身受的的亲属。
一时的不幸遭遇,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有人在这里忏悔,有人在这里痛哭,有人在这里失去生命。可正是他们的不幸,提醒我们沿着正常的轨迹生活下去是多么的可贵。
这也是为什么《急诊室的故事》、《人间世》这样的纪录片大受人们褒奖。可再真实的纪录片也给不了我们真实的生活。有可能的话,还是亲自去看一看,深夜,一个人。
二、思考死亡。
思考死亡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并时刻提醒自己死亡并不遥远。
这一思路有些吊诡,却能让我们了解到死亡所意味着的永恒的黑暗和消逝。如果我们常常想到死亡离自己并不遥远,就会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常常想到亲朋好友有可能突然消失不见,那会更好地珍惜他们。
有可能的话,和身边的人谈论死亡。死亡在很多文化里常常是禁忌,平日里说起来是很不吉利的,所以我们常用“走了”、“没了”、“gone”、“pass
away”这样的词来代替。可人生本来就是向死而生的,我们的每分每秒,都在慢慢走向死亡。既然早晚回来,为何不先做好准备迎接?
建议大家和自己亲近贴心的人聊一聊自己和对方眼中的死亡意味着什么;如果自己死亡,希望被如何安葬、对方如何生活;如果对方死亡,自己将如何继续。这个话题的开始会很难,过程会伴随着尴尬的沉默和感动的泪水,最后,双方往往会以拥抱和更深的爱意结束。
三、感受消逝
找寻生活中意味着消逝的事物,观察它,感受它。
鲜血和死亡是骤然泯灭,消逝则是渐渐消亡,是数年死去的大树,是千年吹散的风沙。
旅游时,看看圆明园、罗马角斗场等废墟。在大西北有很多荒废的石油重镇,比如玉门。去那里看看,了解文明的分崩离析。
如果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也可以去敬老院,甚至就在家里,看看我们年迈的祖父母、父母。或者有条件的话,养一个宠物,迎接它的到来,目送它死去(此处不建议养乌龟)。
见证文明的消逝、生命的消逝之后,我们会变得非常谦卑。我们会明白人并非无所不能,生命和文明也并非一帆风顺。早年夭折也好,安泰顺利也罢,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样一来,生活中的一些让我们不快乐、不幸福的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四、品味悲伤
发掘表达悲伤、不幸福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细细阅读观赏。
文学艺术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喜剧作品固然讨喜,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重印记的,往往是悲剧作品。安抚人心的浅薄文字能奏效一时,触碰心灵深处的哀歌方能长久停留心中。悲伤就像沙漠,沙漠中破土而出的生命一定会更有向生的力量。
我们可以阅读叔本华和尼采,抑或是东野圭吾的作品。我们可以聆听《悲怆交响曲》、《安魂曲》,抑或是莱昂纳德·科恩的音乐。我们可以欣赏梵高、蒙克,抑或弗里达·卡罗的画作。事实上几乎每个文学家、艺术家都有一两部表达悲伤、郁闷、生死无常的作品。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品味他人的作品,其意义就在于借助他人熊熊燃烧的生命,点亮自己的心灵。
五、体验宏大
走进广阔的大自然,走进宏伟的城市,体验自然和人文的宏大。
人会气愤懊恼,是因为对事情有期望。对事情有期望,是相信自己,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身份、运气,不应该碰到不幸。
现代化让人类走向了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我们能上天入地、潜海越野,我们能通今博古,改造世界。人类太能干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自然的博大,忘记了个人的渺小。因此我们应该经常走入大自然,走入历史,看看世界的宏大,看看人类总体的成就,了解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永恒,什么是无穷,从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如果有机会,攀登高山,在旷野上呼喊,从飞机上俯瞰大地,潜入水中找寻海洋的尽头……这些广袤空间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渺小得连蚂蚁都不如,从而也变得更为谦卑、更为脚踏实地。
如果有机会,在高架上一览城市林立的楼房,登上摩天大楼俯瞰城市的灯火,参观三峡、吴哥窟、金字塔这些雄伟的人类构筑物,阅读史书上浩瀚的文明,参观博物馆中人类的痕迹……这些宏伟记载会让我们明白自己只是亿万万人类中微不足道的一员,被社会裹挟着前进,势单力薄,从而我们更懂得命运无常、更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六、拥抱苦难
当你经历苦难时,学会和它相处。
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多多少少会经历一些黑暗时光,比如失恋失业、亲人离去、贫困病痛。有可能你当下就正处于黑暗中,就和我一样。
当我们处于黑暗中时,不要反抗,不要逃避,不要否认自己的沮丧和悲伤。学会拥抱悲伤,学会倾诉和宣泄,学会和低落的情绪共处。
尼采一生潦倒,饱尝辛酸,他会勇敢地告诉世人“我的生活充满挫折,我很难过”。莱昂纳德·科恩不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说“悲观主义者觉得天会下雨,而我早已全身湿透”。他们都不仅仅是持有悲观的观点,而是学会和悲观共处。所以他们的人生才可以在逆境中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对阳光的贪恋让人们创造了灯来照亮黑夜。对幸福的贪恋让我们逃避和掩饰痛苦。可痛苦的力量太强大,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压制而偃旗息鼓,反而会卷土重来。如果我们太注重与之对抗,反而会错失从中学习的机会,错过困难带给我们的经验,错过了有可能在困难中帮助我们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历过困苦的人往往更坚强,共渡苦难的家人感情也更深厚。
七、大智若愚
若要幸福,推荐“大智若愚”的态度。
首先,是信仰上的愚昧。我们从小被灌以马哲式斗争观和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慢慢发现,这些观念不过是众多观念中的一种,斗争不一定带来意料之中的结局,人也不一定能胜天。不幸和哀伤迟早会走进我们的人生,洗刷我们的三观。
相比之下,一些“封建迷信愚昧”的思想,却教导我们和意外、不幸平和相处。佛教说众生皆苦,让我们在苦难中修行。基督教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所以我们的困苦也是平常。老子说“弱者道之动”,叫我们不要刚强,而是要像水一样柔弱,去承载周遭的一切。
其次,是思想上的愚昧。精英主义的思想在国内很是风靡。从退休后的生活,到职业的规划,再到子女的培养,似乎所有人都以“小康富足的生活、突出的工作能力和人脉、优秀的子女、丰满独特的思想”为人生模板。
可世界上那么多人,哪能个个都幸福?茫茫人海之中,一个和另一个又有什么区别?于是在精英主义盛行了很多年的英国美国,政治家们玩脱了。人们开始不相信所谓的幸福,所谓的美国梦,而更愿意回归生活——哪怕它是丑恶的、充满冲突矛盾的。
最后,是真实的愚昧。不是为了追求幸福去做假装愚昧的人,而是真真正正地放弃追求幸福的想法,接受真实的生活,认可不幸福的人生。承认自己是平凡的,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运气是有限的。不期待有好的结果,仅仅是埋头努力做事。
幸福就像猫尾巴,拼命抓只会让猫在原地转圈。如果猫儿挺着头向前走,幸福总会跟在它的屁股上。
讲再多的方法,也代替不了我们经历的生活本身。通往幸福可能有很多路,可不管那一条,都不是虚幻的理论、孤立的方法筑成的。
它一定是我们一步一步踏过的生活,我们承载苦难留下深深的脚印,我们对自己做的事业专注浇筑出来的花。它是我们坚信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最终造就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