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冲出车自杀,“学生有什么压力?”
早上起床看到一则新闻上面说上海有一位17岁的男孩,因为受到了母亲的一两句责骂,便冲出车从大桥上跳了下去。
男孩是上海某职业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一点争执,在车上母亲训斥了她,他便把车门一拉,径直的就从桥上跳了下去,母亲在后面拦也没有拦住,追悔莫及。
这样类似的事件在我国发生了不止一两起了,这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反思呢,现在学生已经不仅仅是说大人逼迫一点就会变得更好,凡事都需要两面性的看待,孩子6岁之前没有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了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就已经收不住闸了,小时候他可以用哭来解决,自己想要什么事情,还大人不同意杀,躺在地上大哭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到了叛逆期的时候,自己想要的没有达成,他就会用更激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都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如果太过于溺爱孩子,只是把孩子往自我中心的地步,又靠近了一点。
另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总是说,你一个学生能有多大的压力呢?
成年人的世界,觉得自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自身的压力,往往压的自身喘不过气来,成年人也有经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轻生的,只不过因为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还在等待着自己养活,丝毫不敢放松。
小孩子的世界他还不懂。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什么?他只是觉得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想要存在的想法,还是学生,他所承受的压力只不过是学校和家庭罢了,在学校中经受住同学或者是家长方面的压力,回到家里还需要承受来自家里人的压力,应该受不了了吧,他们还不知道生命对他们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
社会给人的压力太大了,从上学的时候就需要顶住家里对自己的期待,成年之后又需要进行自我生存的考验,再大一点还有结婚的压力,工作上不顺心,回到家里也十分难受。
受不了生活的压力,也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失望。
不快乐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常态。
孤独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常态。
苦中作乐,拥抱孤独,这样的字眼,不断成为自我安慰的借口。
孩子的教育,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大人的整个社会体验。
原生家庭选择不了。
孩子小时候的价值观,人生观,抗艰难的能力没有培养好。
这样的人间惨剧什么时候能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