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皇帝也是冤大头之宦官当道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宦官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里的李莲英、《三国演义》里的十常侍,大都耳闻,不甚了解。
经过这本书中对明朝宦官钱能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
钱能是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的著名太监,奉成化皇帝的命镇守云南。镇守太监这个岗位是明初洪熙皇帝设立的。说是不放心下面的官员,就派经常在自己身边工作的太监下去盯着。
这其实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试想,钱能之辈作为宦官没有家眷之类牵制,看似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私欲较他人会少一点。但细想就会发现,没有家眷牵制的他就可以完全为自己而活。你百姓如何与我何干?你国家如何与我何干?这辈子我把自己活舒服就行了。可以完完全全地做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再看那些让皇帝有所顾忌的大臣,再猖狂多少会有所顾忌。被人恶意报复一家老小怎么办?被人掘祖坟怎么办?为家族蒙羞为后世之不耻怎么办?国家亡了自己不能继续作威作福怎么办?
电视剧《梦华录》中,男主的父亲被世人称为“奸相”,每逢清明就会有人去他家祖坟泼粪泼尿,纵使不惧“奸相”骂名,他也难掩面色羞愧。为什么?士大夫讲究这个。谁风光了不是先修祖坟,祖坟漂亮说明家势地位显赫,说明这户人家风光。祖坟被辱这种事,人们看着你官大不敢明着说,背地里早已把你当作笑柄谈资。
但是宦官就没有这些烦恼,祖上不值得我敬重,你要是做的好能让我做阉人?至于给后代留点什么?我都断后了,还管那些?问我为什么认儿子,我就是享受当爸爸的感觉,而且那不是亲生的,再怎么熟络都有隔阂,不过逢场作戏罢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钱能在云南当镇守太监是怎么横行霸道的。
当时云南有个富翁,长了癞,他儿子是个有名的孝子。钱能得知后,把这位孝子找来,说富翁的癞是有传染性的,要是传染给军队就糟了,富翁年纪也大了,决定把他沉入滇池。这是明着敲诈,孝子花了大钱收买。
再说当时云南一个姓王的人,卖槟榔发了财,当地人叫他槟榔王。钱能听说后把王氏抓来,说你一个老百姓还敢称王。王氏倾尽所有才躲过了这一劫。
后来,只嚯嚯云南已经满足不了钱能了,他的手伸向了越南和云南少数民族。此事事关边疆稳定,动静很大,出了问题不容易压住。上面就派了有“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之称的著名清官右都御史王恕调查此事,王恕如实上书,钱能慌了,托自己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哥们儿活动,王恕很快就被调任南京,钱能的燃眉之急就这样解决了。这还不算完,他回北京后说了王恕很多坏话,撺掇皇帝给王恕派苦差事。
这样一个嚣张跋扈的宦官让人恨得牙痒痒,都希望他不得好死,可他一辈子竟没受到什么惩罚还得以善终,甚至他的养子混得比他还好,成了正德皇帝的干儿子,还被赐了皇姓。实在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