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什么最值钱
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毫无疑问,信誉最值钱。不管是行走江湖还是身在职场,当然了,对于一个行走江湖的人来说,信誉完全来自于自己的自律,没有人刻意去监督他。而身在职场,自然有职场许多的规则和纪律来约束。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这个道理。
在当下,很多人都在追求金钱至上。的确,生活离不开金钱,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点,也需要钱,子女入学,就医看病,人情来往,等等,正所谓日月好过,门户难撑。所以人们总是有一千个理由来爱钱。然而,就在爱钱的同时,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的信誉搞丢了。过去,没钱的时候,可以找亲戚朋友借钱,改革开放初期,依然如此。只不过,后来,渐渐的社会上出现了赖账的一族。帐多不愁人。为什么?他整日愁眉苦脸也没用,因为他的的却却没钱啊。
我有两个高中同学,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做事业的,那个时候,他的事业可谓风生水起,特别牛逼。腰包有钱了,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总之,只要是用金钱可以摆平的关系,在他面前如履平地,一切都没问题。县级劳模,市级劳模,“除我其谁?”看看周围,能够出其右者,真的没有。出行豪车,聚会甩钱,我的乖乖,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吃人家喝人家的,哪里还敢有一点嫉妒?
万恶赌博第一条。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爱上了赌博,且一发不可收,连续一个月,豪车、房子乃至自己的厂房,事业,都在周围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易主。善良的人们啊,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到处借钱,口口声声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有鉴于他对于周围人的良好口碑,大家纷纷心灵不设防。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过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个同学发现端倪,你们知道什么?打电话不接,去他家没人,再去他的厂里“不好意思,如今这个厂子归我了。”“哈哈,兄弟,你没醉吧,一早上说这个话?”“我头脑清醒得很,他欠我150万,自愿用厂子抵债。”
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播到大街小巷,传播到小镇的各个角落。之前借钱给他的人们一下子慌了。找人?那么大的中国,不要说你牵个狗,你就用无人机到处搜寻,断然难以寻觅他的踪迹。
本来嘛,事业倒了可以重头再来,可惜信誉到了,也就标志着灵魂的死亡。一个灵魂死亡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淡出人们的视线多年了,偶尔还有很多人想起他,想起他的时候,除了牙齿咬得咯吱响,还有怒骂,还有痛恨,还有叫苦连天的后悔。
那么,另一个同学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只不过他没有那个同学的事业做得好。当初的他凭借头脑聪明,在乡镇政府机关里开了一个打印社,整个乡政府以及附近街道上,唯有他一家,可想而知他的生意多么好。找他做文件打材料的人越来越多,整天都需要凭借关系,上午还好,没人请他喝酒,下午你再去找他?有时候你还别说,他尽管醉酒,然而一旦坐在电脑前,他的一双灵巧的手随意放在键盘上,就像农村过去河道里被扒网扒上来的那些小草虾,活奔乱跳的且特别有章法。
这样的生意,如何不让人眼馋?一个本街漂亮女孩,要向他拜师学习。他抬起一双惺忪的醉眼,看到人家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还有丰满的胸部,内心迅速翻江倒海。一口应承。除了手把手的教,时常是站在女孩的身后,刚开始时偷窥人家的胸部,到后来哪里还能管得住自己的下体?按理说,女孩拜师需要交钱给老师的,可这位仁兄倒好,名牌服装手表自行车,经常带着女孩以加班为借口,彻夜不归。后来女孩怀孕了,任凭给多少钱,坚决不去坠胎,就要把孩子生下来。也难得女孩这样死心塌地的爱他。
经过他的原配再三说服,最终拿出五十万了结。一个小小的打印社,在九十年代末期,可想而知,他没钱。还是同样的套路,“你去借啊,你那么多的同学。”他的老婆再三催促。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可惜命运不会总是青睐一个人,后来他一病不起,如今每天在轮椅上度日如年。所以我说,人生在世,最值钱的东西,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