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故事丨生之微末,命之壮大

2022-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笙和箫
行善、积德、修心

国际志愿者德兰修女曾说:“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01

我是万万千千中名不经传的一名志愿者。

从去年6月8日起加入抗疫防疫战线,利用周末时间奔走于各社区、医院、图书馆以及青少年宫等地方,截止至今参加了50多场抗疫防疫活动,服务时长累计200多小时。

有幸获医院颁发的2021年度“最美志愿者”称号。

我不是在炫耀,因为我深知从善如登的道理。

我不知道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否为这社会带去一点温暖,但我相信,行善积德的人活得更为通透。

我也没有“愿以此身长报国”的胸怀,我只是想让生活多点不一样的色彩。

我觉得和很多人一起去做一件对的事是特别有意义的。

他们当中有和蔼可亲的大爷大妈,有古道热肠的大哥大姐,有腼腆文静的弟弟妹妹,也有贴心细致的同龄人。

各行各业,各位可爱的人汇聚在一起,一抹抹志愿红为深圳这座城市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有温度,有情怀,有无数催人泪下的瞬间让人燃起希望。

当我们头戴护罩、身着防护服、手穿手套的时候,我们都有了同一个称呼——防疫志愿者。

防护服下大汗淋漓的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下雨天中指引居民填写健康申报卡、维持秩序;冷冽寒风中引导居民排队核酸、耐心解释步骤流程......

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暖心的故事可讲,因为我做的都只是一些基本的防疫工作,但服务过程中也有很多让我眼眶发热和感动的一面,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抗疫防疫而出一份力!

相比那些时时刻刻坚守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我做的还不够多也还不够好,但我还是一直愿意为抗疫防疫尽己所能。

善与爱,应当在这社会里不断被传递。

山河同悲,但春水宴然,我们守望相助,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第一次穿防护服

02

每次去医院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在开始前,领队总会让我们摘下口罩坐下来,然后一个个的进行自我介绍。

他说的一段话我很深刻:“我很高兴你们来参加志愿服务,但我不希望你们一味的埋头苦干,我希望你们能记住对方,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关键时刻要互帮互助,而且必须要记住一点,把安全放在首位。可能你们参加完一次就没下次了,但相逢便是缘,既然来了,那就好好互相认识一下。我相信你们都是有大爱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你们愿意牺牲自己宝贵的周末时间来参加无偿的志愿服务,那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代表医院衷心感谢你们。”

我把这段话记在了心里,所以,周末但凡有时间,我都会报名参加。

我们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志同道合,亦同舟共济。

早上6点45分准时起来,洗漱整理完毕,然后去路边随便吃个早餐,接着步行到医院。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清晨的街道与路边,充满了人间烟火与市井气息。

小商贩们呦喝着自家的农产品,天然无公害,鲜嫩可口;

早餐店的老板来回挪动热气腾腾的笼子,为顾客取包点;

农民工们一口油条一口粥,吃得津津有味;

骑着电瓶车的大叔大哥们在路口处隔着老远的距离招手揽客;

......

所谓的“利”,是经济收入,是家庭来源,更是生活的稳定。

疫情让我们都戴上了口罩,但并没有让我们停滞不前。

很多时候,我们见不到彼此的笑容,但口罩之下的人间百态,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还是一如既往的在上演着。

志愿服务证书

03

记得有一次参加社区的防疫活动,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维持秩序,队伍排了很长,很多居民一边排着队一边唠着嗑。

不久后,有一位身材瘦小的六七十岁的大爷排到了我面前。

他前后看了看,然后抬起头问我:“你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吗?”

我愣了一下,立马说:“大爷,我不是,我是志愿者,来帮忙的。”

大爷哦了一声,接着问:“那你们做这个有钱的吗?”

我笑了一下,还是回了他:“大爷,志愿者是无偿服务的,没有钱。”

大爷听完,对着我竖起了大拇指,来了句:“那你们是真有爱心。”

那一瞬间,周身的疲惫一扫而空,整个人变得精神抖擞和充满干劲,被人夸赞和认可显然是一件让人十分愉悦的事。

我有时候也会跟朋友或者一起参与活动的人分享服务过程中的这些有趣的事,说到某个搞笑情节,经常会捧腹大笑。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生活也会变得有趣起来。

身份象征

04

还有次让我特别的记忆尤深,是在医院进行服务。

前来检测核酸的居民很多,整个上午所有志愿者忙前忙后、跑来跑去,没有歇息过一分钟。

大家看起来都很累,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扫码、指引、劝导、登记,几乎每个人都把喉咙喊嘶哑了。

接近中午的时候居民逐渐变少,大家才慢慢松了口气。

在我们苦笑着吐槽人满为患的时候,一位护士妹妹从采样室里捧了好几瓶水出来,给我们一一送上,嘴里不断的说道:“辛苦了辛苦了,喝口水润润。”

一口气喝掉半瓶,我问她:“你们应该更辛苦吧,一整天都穿着防护服,要给成千上万的人做核酸。”

她轻笑了一下,眼睛眯成月牙状,说道:“还好呀,都习惯了,而且这本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再辛苦也要做。我是今年才毕业的,还在实习期,我们护士长说了,作为实习生得多干点,多学习点,这样才能快速的成长,到时候独当一面。别人都说我们护士是白衣天使,但我觉得护士只是一种职业,我们不是什么天使,我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仅此而已。”

我没想到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能有这样的觉悟,相比之下,我们那一点疲惫根本不值一提。

这社会有很多坏人,但更多的是好人,因为这是个法治社会,我们有道德法律的约束。

当然,我们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把善与恶的秤砣,行善还是行恶,需看本心。

荣誉证书

05

3月1日,早上上班的时候一切如常。

当我忙完工作要去做核酸的时候,打开健康码一看,刺眼的红色映入眼帘,上面显示密切接触者。

我第一时间打给了医院,医院给的解释是,2月28日有个患者到过医院就诊,今天早上被确诊了,所以来过医院的人都变成了红码,包括你们志愿者......

一番了解之后,我立刻跑回单位上报给了领导。而单位也在第一时间对我进行了紧急隔离。

我听从了安排,没有任何抗拒,被送进了单位安排的隔离房间里,等待流调电话。

单位领导对我甚是关心和照顾,时不时发来语音询问最新情况和安抚我的情绪,叫我不用担心,先安心隔离,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组织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事们也纷纷对我发来了各种关心和问候,有的帮我准备了许多的零食,有的陪我视频聊天解闷,保安大哥帮我打了早餐和午餐......

我庆幸处在这样一个集体里,大家对我不是指责和谩骂,而是上下一致的给我出谋划策。

以前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说,“人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我深以为然。

当然,隔离等待过程中,我也没有把工作落下,与同事线上交流和处理业务问题,我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在岗的状态。

期间我打了很多电话,网格员的,社区的,区疾控的,通过各种渠道申报自己的情况,还有领导和同事们帮忙前后联系的,短短24小时内的隔离,我的健康码从红色变成绿色再到黄色,最终听从社区安排,让我居家隔离,三天两检。

有朋友微信问我:“还敢去医院服务吗?”

我回答道:“为什么不敢?赴火线,染红码,我心依旧闪耀,但有所需,一往无前!”

他给我回了白眼的表情……

大头照

06

我妈有时候会劝我说,医院那么危险的地方,尽量少去,做志愿者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你能得到什么?有时间不如去菜市场多买几个菜做顿饭吃。

我没有跟她作过多的解释,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的安全,所以我一再向她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值得我去做。

当然了,我偶尔也会去市场买菜做饭,也偶尔约三两朋友聚一聚,吃吃喝喝,聊聊生活琐碎。

我,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生之微末,命之壮大。

但愿,社会上人人友爱和有爱,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可以去见喜欢的许久未见的人,去往很久想去的地方,生活回归以往的轨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