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的专业没有错,你需要做更多来证明
写作这件事人们的想法是很难的,任何人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遇到感觉最难的是什么,很多同学会说是作文,所以这也造成了在之后在选择生活的道路的时候,避免与作文这件事情相遇。如果说对学生的偏见是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对于问题的解答能力,就是说在给定的问题中可以得到怎样完整的答案。
所以,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的,这也是很多人对特定的学科持有偏见的原因。其实同学们之间谈论的不是自己怎么样,而是自己解决的问题的出题者是怎么样的,如果说这个出题者出的问题恰巧是现实中就有的,那么自己所做的练习就会在未来的时刻产生切实的作用,而对文科的蔑视,不过是因为题目的练习不足以应对实际的问题。
这个世界除了机械与物质之外,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就可以解决的,所涉及到的理论的问题又怎么是几个练习就可以解决的呢?
当面对的问题是人的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了,不是说相出的解决办法不够好,而是说相出的解决办法会在产生的时候就有连带的反应,预测人的行为是一件比较不靠谱的事情。人在一旦得知别人的预测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对行为进行调整,所以这也是比较尴尬的事情,即使是你的预测是准确的,但是一旦预测出现,就意味着实际的情况已经改变,因为也同样会有很多人对实际的情况的变化做出反应,伴随着反应而来的是实际的情况的改变。
如果说文科生借助着自己对文字、哲学、历史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切实文字,这时候,是不会再关心是否有用与无用了,情况就会变成谁会在乎这个呢?
或者说文科生遇到的困境是没有人在提出那样的问题,关于社会的本质,人的最根本的感受,如何才能够幸福,相信每一个在社会上有所历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提不出来的,因为自己仅仅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哪里还有精力去想这个。正是人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会导致文科给人的感觉是无用的。
于是这也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在文科生面对社会的时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一份工作,而工作是来源于问题,可是问题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是基础的,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需要创新的答案,岗位的设定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确定了的工作,招员工过来解决只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步骤,结果的范围已经在事先确定好,如果做出超出范围的结果,即使是更好的答案也是不需要的,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会被认为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更高的境界是自己给社会提出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解答,解答的方式体现的是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些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