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设计“冲突”,你的故事才有吸引力
“猫坐在自己的垫子上,故事是不能这样开始的。猫坐在狗的垫子上,故事要这样开头才对。”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如是说。
我们都知道读过一篇好文章的感觉,可是当我们坐下来写作的时候,却往往困难重重。要么逻辑性不强、要么文章枯燥无趣。
那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吸引力?这往往和你文章能否讲好故事有关。而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答案通常不在表面,而是有一个叫做“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无冲突、不故事。冲突如此重要,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冲突,冲突的种类,以及如何制造吸引人的冲突。
一、什么是冲突呢?
参考知乎上的问答,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冲突。冲突是指两个以上势不两立的方面之间的冲撞。冲突就是在你的愿望和你的目标之间,横亘着的一堵墙。冲突就是事情发生转变的时刻,冲突就是情绪变化的枢纽。
或者简单的说,冲突就是矛盾和变化,只有矛盾和变化,才会有要解决的问题,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彰显主人公性格,才会推动事件发展。
二、冲突的种类
冲突通常可以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两种:
1.外部冲突:就是形成冲撞、造成阻碍的外部原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环境。
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当屌丝杰克与富家女萝丝刚刚萌生美好的爱情时,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邮轮却撞到了冰山即将沉没。

再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原本是银行家的主人公却因为被指控谋害妻子而锒铛入狱。这些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就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从而形成推动故事发展的力量。
当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时,他们的反应,他们面对冲突,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形成了他们的性格特质。从而通过他们,将人性深处的美好与丑陋,坚韧与妥协等体现出来。
2.内部冲突:就是冲撞和阻碍形成的内部原因。
其实,绝大部分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来自内部,都是自己和自己的斗争。
外部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你如何看待这个存在,才是冲突本身。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内部与外部冲突通常同时存在。
比如:被称为莎士比亚代表作的《哈姆雷特》,外部冲突就是他遭遇的一系列不幸:父亲暴卒、叔父篡位、母亲嫁给叔父。内部冲突就是在外部冲突的刺激下,哈姆雷特在为父亲报仇的过程中,他所经历的迷惘、焦虑和踌躇。

显然,没有外部冲突就不会有哈姆雷特的内在冲突。反过来,如果不刻画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外部冲突的设计也失去意义。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就是在各种冲突和矛盾中展开,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勇敢与懦弱、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去揭示哈姆雷特心里的成长,去探索生命的价值这一人类共同的话题,从而也让这部文学作品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三、如何设计吸引人的冲突
一个好的冲突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而生硬的引入冲突。
一个好的冲突要能引出问题、要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质,要能反映人性的某些共通特质。
就像《故事力》中作者高琳提到的:好的冲突要有意义,要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才能吸引人。
1、要设计有意义的冲突
比如电影《让幸福来敲门》,主人公穷困潦倒,濒临破产。但是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高收入的证券经纪人。
然而,在他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却冲突不断:他的学历只有高中毕业;他虽然通过了初试,但是接下来半年的实习期是没有收入的;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又离家出走,他还要独自养活6岁的儿子;最难的时候,父子俩流落街头、连在收容所找一个睡觉的铺位都要抢。
这一系列的阻碍,即刻画出了主人公对待儿子的柔情,又将他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励志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主人公能否克服困难顺利考取也就成了所有观众最为揪心的冲突。你会不由自主的盼望着:“快让他考上吧,让他过上好日子吧。”
这个冲突的意义就在于,主人公为了梦想,他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并获得成功。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面临类似的选择:是留在舒适安逸但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还是选择离开,做一些其他有可能失败的尝试?是选择跟随自己的初心,还是随波逐流?
这样,观众通过作品联想到自己,将自己的选择与主人公的选择加以对照,进而找到心中的答案。这样,作品中的冲突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给观众以鼓舞和启迪,就非常有意义。
2.要让读者产生共鸣
设想一下,一个是白富美,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完美幸福的过一生?还有一个人从小父母感情不好,一直缺乏安全感。结婚之后还被老公家暴,突然有一天,听说她们家的孩子又出事了,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一定会在心里希望:“但愿孩子快点好起来吧,让她挺过去吧。”也就是说后一种情况更吸引你,更能让你产生共鸣。
为什么呢?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完美,人性中也总会有一些弱点。
白雪公主只有遇到善妒又恶毒的后母,才能引出善良的小矮人,才能显示出白雪公主的美貌和单纯,也对比出后母内心的丑陋和歹毒。
所以一定要让白雪公主一次次被骗,这个故事才有悬念,才会推动故事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读者才会在心里默念:“下一次可不要再轻信了。”
再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主要围绕主人公安迪想要越狱的故事展开。就像《故事力》解析的那样:现实生活中,虽然观众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的“监狱”里?
很多人之所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被套在自己不满意的婚姻里,跟着自己讨厌的老板,都是因为不知道如果离开了,自己到底行不行。这些都是我们渴望挣脱的心里监狱。

我们的自我怀疑让我们宁肯焦虑、纠结,也无力挣脱。所以,当安迪从又脏又臭的下水道钻出来,在大雨中张开双臂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像挣脱了自己的心里监狱,深深地和他产生了共鸣。
文似看山喜不平。要想故事有吸引力,就要在“冲突”上用心设计,当然,要想故事精彩,冲突也不能一次讲完,而应该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来。
这样我们读者才会感觉到故事情节一环套一环,才会有欲罢不能,看了就放不下的感觉。
写作如登山,一路上总有各种阻碍需要我们攀登,一路上也总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加油,写作路上,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