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式方法心脑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290人  玉祥

最近阅读的一本好书,作者是美国作家海蒂-格兰特。

主要内容是:

在书的第一部分里,我会讲那些关于制定目标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重要原则,无论你的目标是有关工作、人际关系还是自我发展的,这些原则都适用。

在第二部分里,你会了解到我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的不同种类,然后学会在最重要的几种上下功夫。我会为你指明如何选择最适合个人情况的目标,你也能学会如何引导孩子、学生以及职员树立对他们最有益的目标。

在第三部分里,我会一步步指引你看到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你将学到有效且通常简单易行的策略来避免踏入这些陷阱。


思维导图如下,我用的事mindmanage软件制作的。


附上读书摘要:

成功,动机与目标, Heidi Grant Halvorson

一点是:大多数人为失败找错了埋怨的对象。就连那些聪明伶俐、成就非凡的人都不明白自己成败的原因。

另一个我通过多年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每个人都能更好地达到目标——我一再强调,是每个人。但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放下对过去成败的见解,因为它很有可能是错的。第二步就是读这本书。

自制力是依照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它能使你抵制诱惑、专心投入、克服困难,从而坚持不懈。自制力至关重要,它是实现目标最关键的元素之一。

成功者不会事事成功

首先,一部分人有自制力而另一部分人没有的假设就是谬误的。

自制力的真实面目

你让自制力歇息一会儿,它的能量就能恢复。

有时合适的激励和奖励也能帮助你克服自制力的缺乏。

以奖励的方法增强动机可以暂时弥补受损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后天得来的,而且可以通过锻炼而逐渐变得强大。

在书的第一部分里,我会讲那些关于制定目标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重要原则,无论你的目标是有关工作、人际关系还是自我发展的,这些原则都适用。在第二部分里,你会了解到我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的不同种类,然后学会在最重要的几种上下功夫。我会为你指明如何选择最适合个人情况的目标,你也能学会如何引导孩子、学生以及职员树立对他们最有益的目标。在第三部分里,我会一步步指引你看到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你将学到有效且通常简单易行的策略来避免踏入这些陷阱。

第1章 “做到最好”不够好

无论你要去何方,第一步是决定目的地之所在。

因为如何制定目标,如何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都同样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方式聚焦于正确的细节时,成功就离你更近一步了。

别用“做到最好”

那么拿什么来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具体而艰巨的目标。

在全球上千例研究里,科研人员发现具体又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差距是明显的。

成功完成困难的事更使人愉悦,它能给人更大的满足感和快感,让人整体感觉更幸福。

对工作的满意度使人更致力于为所在机构工作,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会给自己更多的挑战,这又带来更好的表现和更大的满意度,周而复始

制定具体而具挑战性的目标便创造了成功和幸福的无限循环。洛克和莱瑟姆称之为“高绩效循环”

你在生活中也可以开始这样的循环——第一步便是制定一些非常具体且困难得合理的目标。然后你要用最能给自己动力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目标,才能进一步提高成功机会。

西瓜与芝麻

关键是要懂得针对不同情况而适当地转换思维方式。

在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深远而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

当人们用“为什么”理解行为时总是会想得更宏观些——那些小的、日常的举动都变成更重大的目标的一部分。

当人们用“是什么”理解行为时,他们会聚焦在细节上——从A点到B点的机械过程。他们有时没那么有斗志,也更容易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个森林,但他们对在崎岖石路上行驶特别在行。当你所做的事情特别复杂时,先放下全景而聚焦于手上的活儿是值得的。

另一方面来讲,若要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则用“是什么”思考更为恰当。学习一套新体系时需要把它拆成几个具体步骤。

当你遇到新知识时不妨一步步地记下来,这是个促使新策略变成习惯的好方法。

现在还是未来

“为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信息,意思就是说,你做成这件事或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是否有好处,将会多有趣,多愉悦,多有益。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在较远的未来要做的事时会问的基本问题。

加具体的“是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信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成功?你面临着什么阻碍?当我们在考虑近期要执行的事时,这些是我们想得更多的问题。

当我们思考比较久远的事时,我们会牺牲实际的考虑而选择潜在的回报;当我们思考近期要做什么时就满脑子官司,放下了愉悦。换言之,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用“是什么”方式思考目标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时间。

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大的成就不是采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就能得到的。你需要知道如何为排除特定的困难而选择相应的思考方式(或者知道如何为帮助别人实现目标使用得当的表达方式)。

正面思考

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获得成功,而且还同样相信着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为什么相信道路崎岖对实现目标来讲那么重要呢?首先,焦虑和担心这样的负面情绪虽不让人愉悦可还是有其用途的,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很大的动力,刺激我们在问题发生前花额外功夫去避免。

相信目标艰巨的人会做更多准备,下更大功夫,为目标做出更多行动。他们预料到要努力奋斗,便也是这样做的。

那么怎样才能最好地树立并实现目标而不是活在白日梦中呢?最佳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实际的方式思考具体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最好地树立并实现目标而不是活在白日梦中呢?最佳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实际的方式思考具体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奥丁根把它叫做“心理对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心理对照只能助你致力于你真心相信可以实现的目标。(

放弃梦想可能是痛苦并让人失望的,但为你的身心着想也可能是重要和必需的。只有意识到某些目标无法实现我们才能为可实现的理想腾出空间

心理对照带来了更大的努力、更多的能量和计划以及普遍更高的成就。

实践性总结

☆目标具体化。树立目标时,越具体越好。

☆目标困难化。把目标在可行的基础上设立得难一点也很重要。

为什么”或“是什么”。目标可以被理解为较抽象的“为什么”做这件事,或比较具体的——行动“是什么”。

☆请考虑价值和可行性。

☆正面思考但不要轻敌。

☆运用心理对照法制定目标。

☆运用心理对照法制定目标。当你在考虑制定新目标时,一定要同时想到成功的情景和路上的障碍。

第2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

“收获”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同样重要的是追求一个能充分发挥潜力并享受奋斗过程的目标。

你的信念对你树立的目标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也不稀奇。

另一个影响目标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

对自身优劣势的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制定的目标。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认为某种智力(或个性、体魄)是既定的还是可塑的?一个人是固定在某种聪明程度上,还是能变得更聪明?心理学家把这些信念称作“间接理论”——也就是关于智力(或个性、道德观以及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个人信念。

实体论者总是这样亏待自己——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证明自己上,却牺牲了本可能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长和发展的,你便不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证明自己聪明上,反而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智力。

本性难移吗

当我们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无法改变时便会追求那些只着重于带给自己面子的目标。讽刺的是,这些目标往往是阻碍改变的,会使我们无法学习和进步。

如何给自己松绑

不论你用什么去衡量——智商高低、通考分数还是平时成绩,都会清楚地发现智力是极度可塑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你,自动导航模式

我们制定的目标中有些固然是刻意策划的产物,但不全是。实际上大部分目标都不是,因为你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绝大多数目标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制定的。

因此,我们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尽可能多的任务交给潜意识完成。通常来讲,习惯成自然——一件事做得越多越能被潜意识控制。

触发点的神奇之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陌生人的目标都能成为你的目标触发点。心理学家们把这个现象叫做“目标感染”——因为在某个潜意识层面里,目标的确是很有感染力的。

环境对我们的作用是有重要限制的。

让潜意识服务于你

是时候仔细观察你的周围环境中有什么是触发点了,更重要的是找出缺乏什么

什么都可以成为触发点,只要意义对你来说是明显的。

不管你用什么做提示,只要使环境中充满暗示,你就能指望让潜意识辅助你达到目标了。

把追求目标的任务分配给潜意识,这样便可以为那些持续需要注意力的事省出有效大脑空间和精力。这是一个抵制诱惑和干扰的好方法,使你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实践性总结

☆懂得什么影响你。如果你想做出更好的目标选择,懂得是什么在暗中影响着你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样会对你有益。跟自己摊牌、分析对与错,如果有必要,试图去削减某种影响。 ☆懂得如何判断自己的能力。我们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如果你习惯性地对某些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说不,就该问问为什么了。你对自己的信念有多确定?是否还有其他看待问题的方式? ☆拥抱改变的机会。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是重要的,而相信自己可以获取这种能力也同样重要。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智力、个性和体质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提高。这些“实体”信念使人把精力集中放在试图证明自己的目标上,而忽略了发展和成长。好在几十年的调查研究证明这种信念是完全错误的。持“渐进论”者则相信我们的各种特征是可以逐渐改变的。这个理论是被科学证明所支持的。所以假如你相信自己某方面无法改变,而这种信念又左右着你一生中对目标的选择,那么是时候抛开这个观点了。去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个(正确的)信仰能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发挥更大的潜力。 ☆营造正确的环境。另一个影响目标的因素是环境,而环境往往对潜意识产生着影响。我们读到的字眼、看到的物件、打交道的人——我们所接触的万物无不触发着潜意识对目标的追求。榜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感染”鼓舞着我们。换言之,我们会采纳他人追求的目标——在我们认同的前提下。 ☆利用触发点进入潜意识。若想保持动力,让你的环境里充满提示和触发点。它们能使你的潜意识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工作,即便你的有意识思维已被其他事情占领。

第3章 你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

当“表现”是你的目标时

心理学家把“表现”的意愿叫做“绩效目标”——展示自己聪明、有才、有能力或业绩优于他人。当你追求“绩效目标”时,你的精力被指引到获得一个特定结果上

不难理解,绩效目标很能带来动力,因为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一个又一个实验里,我们发现追求“表现”的人们工作很努力,而且在得当的环境里也能取得最高的成就。绩效目标高的学生往往能拿到

不过绩效目标是把双刃剑。

不过绩效目标是把双刃剑。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因素在带给人动力的同时也削减了人面临困境时的灵活性。

当你追求“表现”目标时,你会成为“自我应验预言”的受害者,相信自己不行,于是停止尝试,于是注定失败

托马斯·爱迪生曾说过:“生活中的很多失败是因为人们在放弃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绩效目标也能导致最低的成就,同时还伴随着大剂量的失望和自我怀疑。

当“进步”是你的目标时

心理学家把发展或增强某种技术和能力的意愿称作“精熟目标”。当人们在追求精熟目标时,他们不因是否达到特定结果而评断自己——比如成绩全A或超越销售目标。取而代之,他们用“进步”来评断自己。

“进步”目标有时能带来最大的成就,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进步”上的人很少会过早放弃。

哪种目标对我更有益

当你聚焦在“进步”而不是“表现”时,你会从两方面受益。第一,当事情变复杂时——复杂的情形、时间的压力、重重的障碍或意外的挑战——你不会垂头丧气,你更倾向于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第二,当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表现时,你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动力,因为虽然成功很难但你仍可以从过程中学习,进步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当一项工作有难度,坚持不懈是取得高成就的关键时,追求“进步”的精熟目标具有明显优势。

坚韧不拔与医学预科

即便是在校园以外的“真实世界”里,追求“进步”目标的人也的确能更好地完成困难的工作。

享受过程

“表现”目标只看结果,他们便把注意力聚焦在结果上。 “进步”目标则不然,它看中的是过程

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本身就是件好事,但这还不是全部的意义。

如果你选择以“进步”为目标,你会更享受奋斗过程,从而能获取更大的成功。所以有时候,你真的可以一手端着鱼翅,一手捧着熊掌尽情享用。

寻求帮助

若想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懂得何时寻求和接受帮助。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通过“表现”以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需要帮助”也许会让你感觉在承认失败。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寻求帮助是获取“进步”的绝佳方式。那些追求精熟目标而不是绩效目标的人们显然明白这点。

“自主”和“应急”帮助。自主寻求的帮助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最终独立掌握知识或技能。而为应急寻求的帮助是指你急需别人帮你做成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形。

应急帮助是给饿汉一条鱼,而自主帮助是教给他如何钓鱼。

“进步”目标能使你从容地面对困境,坚持不懈地应对挑战,并且从中找到乐趣,同时还能帮助你运用更好的策略,寻求适当的帮助。不过即便你在生活中填满“进步”目标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进步”目标在事情进展得不顺时也能起到帮助。

化悲痛为力量

你努力追求进步时,你比较不会把坏事都归咎在自身无法改变的问题上,那么也就不会太沮丧。

我们发现追求“进步”的学生比注重“表现”的学生更少抑郁。

把“表现”目标转换成“进步”目标就能严重影响人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你可能觉得把“表现”目标转换成“进步”目标就能严重影响人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何不这样想:目标就像眼镜中的镜片。你追求的目标不但决定了你的视野,还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注意到什么,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失败成为一种反馈,使人进步;障碍是可以跨越的;难过能激励你从沙发上爬起来。更换目标就如更换眼镜——你的世界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景。

你可能觉得把“表现”目标转换成“进步”目标就能严重影响人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何不这样想:目标就像眼镜中的镜片。你追求的目标不但决定了你的视野,还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注意到什么,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失败成为一种反馈,使人进步;障碍是可以跨越的;难过能激励你从沙发上爬起来。更换目标就如更换眼镜——你的世界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景。

目标就像眼镜中的镜片。你追求的目标不但决定了你的视野,还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注意到什么,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失败成为一种反馈,使人进步;障碍是可以跨越的;难过能激励你从沙发上爬起来。更换目标就如更换眼镜——你的世界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景。

实践性总结

☆“表现”还是“进步”?

☆聚焦“表现”,带来成绩。

☆聚焦“进步”,提高成绩。

☆聚焦“进步”,享受旅途

☆聚焦“进步”,抵抗抑郁。

☆聚焦“进步”,收获更多。

第4章 被爱与安全

保持动力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形成

成功实现“防御”型目标需要我们削弱并抑制乐观以保持动力。当你需要警惕时可不容自信——不论过去你有多少成功史。

有些人会被英雄事迹所鼓舞,而另一些人则会被有说服力的警戒性故事所影响。

乐观的确很好,尤其在追求成就与荣誉时。而另一方面,更悲观的现实主义在确保安全和避免重大损失时则是非常宝贵的。使你的观念与手头工作的性质相匹配,你就能获得最强大的动力,从而展示出最佳的表现。

进取、防御与优先

当你想获益或成就一件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时,失败会使你悲伤——萎靡、郁闷、沮丧。这是一种精神不振的糟糕感受。而达不成“防御”目标意味着危险,所以你的自然反应会是一种高能量的糟糕感受——焦虑、惊慌、紧张以及恐惧,你被吓坏了。这两种感受都不怎么样,但形式不同,所以你要采取的缓解措施也该不同。

不同焦点,不同策略

用“防御”策略来实现“防御”目标,用“进取”策略来实现“进取”目标。这样的搭配会给你的动力加入兴奋剂。

一个目标的优势是另一个目标的劣势

带着你对过去的认识,你现在知道如何活出更好的未来——拥抱“进取”与“防御”型思维,做那些能提高动力的事从而实现目标。你能更从容地选择忽略身边那些与你个人目标相左的善意建议与行为。你会懂得相信“对的感觉”十分重要,并从此让那种感觉引领你前行。

实践性总结 ☆“进取”为了获得,“防御”为了不失去。

☆乐观精神适合“进取”目标。

☆乐观精神不适合“防御”目标。

☆“进取”使人热血沸腾,“防御”使人如释重负。

☆“进取”目标偏爱风险。

☆“防御”目标偏爱谨慎。

☆合适的策略。“进取”与“防御”都能带来成功,重点是识别目标的种类然后运用合适的策略去实行。

☆视情况而定。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处理目标的思维方式是固定的——非“进取”即“防御”,但有时境遇决定了目标,所以你需要注意到目标性质的不同从而适时转换策略以获得成功。

第5章 不闪光的金子

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大多数心理学家同意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自我决定理论”中阐述的三种人类天生的需求:关联感、胜任力与自主权。

关联感是与他人相关及相关怀的渴望——爱与被爱的渴望,这是我们一生都在建立人际关系及亲密关系的原因。

对胜任力的需求关乎影响你的周围环境并从中获取所需求的目标的能力。智力是胜任力的一种,但断然不是全部。把任何事做出色都能给予你有关胜任力的成就感。

那些能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使人有所作为的目标能满足你对胜任力的需求。这些目标包括:发展技能、学新东西、个人成长等。与关联感相同,对胜任力的需求没有“过多”一说。你永远也无法将一件事做得“过于好”。

最后一个基本需求是自主权,这与自由有关。具体地说,这是关于选择和组织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由。

最后一个基本需求是自主权,这与自由有关。具体地说,这是关于选择和组织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由。它也让你自由地做你觉得有趣或符合你天性的事。

我们真的不需要什么

反之,如下目标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名誉、权力或打造公共形象等。任何追求他人肯定或自我价值外在体现的目标都不会有效。为了财富而寻求财富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这不是说你一点也不能注重钱,只不过有钱也不一定幸福)。

到底是谁的目标

研究者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当人们觉得有选择权、自己掌握着命运时,会更有动力,更加成功。

类似于“干得好!”的口头奖励也不会产生反作用。

奖励对于那些与内在动力无关的目标来说永远是有效的——比如需要完成一个无聊、冗长,根本没有乐趣和兴趣可言的任务时。

威胁、监视、限期以及其他压力也都能做到,因为我们会感到受管制,不再能完全掌握局面。

如何制造自主感受

我们发现真正的选择自由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感受。

我们发现真正的选择自由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感受。即便有的选择微不足道甚至是虚幻的,它依然能提供自主的感受。好消息是,制造拥有选择的感受还是很容易的。

创造选择的感觉不光有利于我们的动力。一些证据显示,满足对自主权的需求实际上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强制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如何把强制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当你给他人指派任

当你给他人指派任务的同时请提供给他们“拥有选择”及自主权的感受。这样可以带来另外一个极大的好处——这是使他们把任务最终转化为个人目标的最佳途径。心理学家称这个过程为“内化”。当人们把外在规则和要求转化成内在价值所认同的事物时,“内化”便发生了。

如果一个目标被“内化”,你会得到因内在动力增强而带来的诸多好处(比如更强的创造力,深入的分析能力,更强的工作渴望),你还能避免奖惩带来的麻烦,也无持续监控的必要。“内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好处——我们能通过自己全情投入的目标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实践性总结 ☆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不是所有目标都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和幸福,不论你是否能实现它。

实践性总结 ☆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

☆“关联感”增强人际关系。

☆“关联感”增强人际关系。当你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或巩固人际关系以及回报社会时,你对关联感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胜任力”开发新技能。

☆“胜任力”开发新技能。为了满足对胜任力的需求,你追求的目标应与个人成长、从经验中学习以及开发新技能有关。

☆“自主权”反映出热情之所在。追求符合兴趣爱好、个人天性 及核心价值的目标能满足你对自主权的需求。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追求受欢迎度、名誉、财富等关乎自我价值外在肯定的目标不仅不会使你快乐,还会干扰你对真正有益目标的追求,从而降低你的幸福感。

☆内在动力可以燎原。

☆内在动力可以燎原。自由选择的目标能够生成内在动力——一种通往更大快乐、更久耐力、更强创造力以及更好表现的动力。这种动力能被任何管制性因素破坏——包括奖励、惩罚、期限以及过多监控。当你想激励别人时,请仔细考虑方式问题。

☆自主权是动力的燃料

第6章 实现目标需要思维转换

一种防止拖延的方法是采用“防御”型目标。我知道这听上去很无趣,但没有什么比认真思考失败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更奏效了。“防御”型思维方式的人几乎从不拖延——拖延使他们疯狂。

当前路坎坷时

首先,你必须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最具动力的目标是那些具有极强挑战性(但有成功可能)且清晰确切的目标。“

其次,把“为什么”式思维转换成“是什么”也会对你有益。“

采用“进步”而不是“表现”型思维方式处理困难、理解目标是我最喜欢的建议。

当你无法抗拒诱惑时

首先,这又是一个该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思考的情况。

使你的目标侧重于“防御”也是一个增强对诱惑的抵抗力的绝佳方式。

昨天就该做完了!

有时你需要快速完成工作,有时数量比质量重要。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扩大战果而不是避免损失时,你会加快动作。在这种目标引导下,人们工作更快,不畏冒险,会为抓重点而越过细节快速浏览。他们也许时不时出点小错,但拿得出成绩,而且速度快。

当你需要追求完美时

当你需要追求完美时 有时,你必须把事情做对

有时,你必须把事情做对了。你不在乎需要多长时间,对了就行。当这是你的目标时,你需要把侧重点放在“防御”上。

有时,你必须把事情做对了。你不在乎需要多长时间,对了就行。当这是你的目标时,你需要把侧重点放在“防御”上。当你用潜在损失的角度看待目标时,你会放慢速度,避免出错。他们小心翼翼地工作,避免风险,尽量保守。

当你需要灵光乍现时

“进取”模式能提高你的创造力。想想潜在的收获而不要顾及损失,这样能激发出你的乐观心态和抽象思维,也能使你更深入地处理信息,更不畏惧风险。

自发的目标——那些能够满足我们对自主权需求的目标——也能激发创意。自主目标带来的内在动力也与创造力和自发性息息相关。

当你想欣赏沿途风景时

如果你想使奋斗之路更有趣,试着多想想“进步”,而非“表现”

那些目标为学习、成长和发展技能的人在学校及工作岗位中更爱他们所做的一切。总的来说,他们更享受自己的生活。

“进展”型目标能让我们从经验中收获最多,不论表现如何。

总的来说,自主选择的目标比被别人赋予的目标能生成更大乐趣。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快乐

实践性总结 请记住,尽可能地根据你正在着手的具体事宜决定相应的目标型,这是至关重要的。

☆事情容易时,用“进取”目标。

☆没有动力时,多想想大局。提醒自己目标为何重要。选择“防御”型目标,聚焦于失败带来的损失。

☆事情困难(或陌生)时,目标要具体。

☆诱惑横行时,多用“为什么”思考。同时选择侧重于避免损失的“防御”目标,

☆如果你需要速度,选择侧重于收益的“进取”目标。 ☆如果你需要准确,选择侧重于避免损失的“防御”目标。☆如果你需要创造力,选择“进取”目标。

☆如果你希望奋斗的过程是愉悦的,选择“进步”目标,同时确保目标为自主选择。

☆如果你想拥有真实、长久的幸福,选择满足“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这三个基本需求的目标。避免过多关注名声、威望和财富——即便你能得到这些也无法得到长久的幸福。

第7章 帮助他人实现目标

直接方式

有几种策略可以增强他人对目标的接受度。首先,试着使员工或学生觉得他们有个人控制的空间,因为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权”感受,减少“被分配”感受。第一,人们喜欢有选择余地——哪怕只能二选一也好

其次,即便目标是既定的,你也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这也能给他们带来“选择感”。

让人参与决定的过程——不论是关于目标还是方式的选择——不仅能给人以拥有选择权的感受,还能帮助人们理解目标背后的原因。

“建立契约”是很有效的替代策略。契约是直接且通常为书面形式的行为约定,

建立契约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人们达成既定目标的动力——这已被多种研究证明,

运用暗示

目标是被环境中的暗示触发的。

你给孩子、学生或员工提供暗示,他们的动力就会随之滋生。

运用什么样的暗示呢?你可以从合适的词语开始。

达标的方式与行动机会的存在都能触发相应的目标。

第一,请确定这个暗示对你和他人的意义是相同的。

第二,记住你只能激发他人认为积极的目标。换言之,你不能设下几个暗示就期待着别人会去做他们认为无意义、有害或缺德的事。

画在此,请选画框

所以仅仅得知自己被某种方式衡量就能产生框定目标的效果,因为你会懂得这项任务是关于什么的——与人竞争还是取得进步,而相应的目标会自然随之产生。

框定”的技巧是比这更微妙的方式——它能为人们自主采纳目标提供一个成熟的时机和情景,同时不会让人觉得被压迫、受管制,因此能有效避免强制性目标带来的一切危害。

目标感染

你如何运用“目标感染”来引导孩子、学生或员工去去追求你希望他们达到的目标呢?你可以从寻找榜样开始——那些追求同样目标的人,尽可能地用他们知道并佩服的人。

身为家长、老师、教练或经理,你处于启发他人、帮助他们塑造目标的完美位置,尽管他们都不大会察觉到这影响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实

实践性总结

☆使目标个人化

当你无法避免地需要指派任务时,试着给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达标方式的选择。

当你无法避免地需要指派任务时,试着给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达标方式的选择。拥有个人选择的感受很能带给人动力。另外,参与选择能使人更加了解目标背后的道理——为什么这个目标值得追求,给别人这个机会能使他们更加投入,也增强了认同感。

☆公众承诺。

让人公开为目标做出承诺能增强他们的动力——

☆运用适当的触发因素。

☆理念框定。仔细为一个情景设定框架能重塑人们对它的认知,影响人们采纳的目标。

☆让目标蔓延。目标是感染力极强的。

用合适的榜样(包括你自己!)使目标蔓延——只要你设定的榜样对别人来讲也是正面形象。

第三部分 简单方法,有效行动

第8章 行动之前的准备——了解目标破坏者

把握当下

我们在那些不介意是否要去履行的目标上也有可能错失行动的机会。在一件事上花了过多时间,你便无法做其他事了。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挑战都是相同的——在机会从指缝中溜走之前抓住它,不让拖延、干扰或犹豫不决阻碍目标的实现。

保住目标

对目标的追求需要保护,即使是在动力强劲时。干扰和诱惑能妨碍原本顺利的努力,使一切脱离正轨,这时我们就需要自制力了。

你可以增强你的自制力,加固你的“目标盾牌”

我的进展如何

如果你根本看不清自己的进展状况,那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目标的。

缺少了反馈,动力机制迟早会停止运转。

自我监控”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拼搏于错误的道路上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你会犯的错误大多可以被分为两类。心理学家把第一类叫做“监管不足”——没有做够成功所需的行动。

第二种错误是“监管不当”——选择了无效策略去实现目标。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卖了命地干也无法走向成功,因为你走错路了。

实践性总结

☆行动最重要。

聚焦于行动是成功的要素

☆抓住当下

若想达到目标,你需要在机会溜走前抓住它。

☆知道做什么

当我们抓住了时机时,你要清楚地知道如何运用时机。你若不能敏捷地行动便有可能浪费机会。

☆拿起盾牌。目标需要我们的保卫。

☆拿起盾牌。目标需要我们的保卫。干扰、诱惑以及相互矛盾的目标都会偷走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削弱你的动力。

☆了解现状。若想成功你需要认真地监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进度如何便无法对行为或策略加以调整。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进度。

第9章 “如果……就……”的力量——制订简单有效的计划

没有什么比计划更能战胜破坏目标的因素了。如果你只想从我这儿听取或记住一条建议,我会希望你记住这点:为目标的实现做准备。

“如果……就……”的力量

这些计划的美好在于简单。你找到一个想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

无论目标是什么,是谁的,都不那么重要,而安排达标所需的时间、地点、方式才是提高成功率的决定性关键。

为何有效

当你决定了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时,你的脑中会发生神奇的反应。这个计划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计划带来的第二个效应是:情景或暗示(周日晚餐后)在你的脑中被高度激活。

计划带来的第三个效应——这是让目标在脑中巩固的关键——即一旦“如果”发生了,“就”便会下意识自动启动。换言之,你已经在制订计划时安排了一切,大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它剩下的任务就是不假思索地执行。

如果……就……”的另一个益处是它能节省我们宝贵的动力资源:我们的自制力。

实践性总结

☆制订计划。我们在为目标打拼的途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被简单的“如果……就……”计划解决。

你首先要决定达标所需的具体步骤。避免模糊不清的内容,

☆决定具体行动。你首先要决定达标所需的具体步骤。避免模糊不清的内容,

☆决定时间和地点。接下来,决定做每个步骤的时间和地点。请尽可能做到详细。这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探测并抓住行动时机——即便是在你的意识无暇顾及时。

☆整理出“如果……就……”计划。

☆瞄准障碍。想想达标路上有可能出现的障碍与诱惑。你要如何应对?为你想到的每一点制订一条“如果……就……”计划。

启动自制力

实际上是大好消息——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制力,而且你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做到。

除了运用目标感染策略以外,你还可以通过放松自我来补充自制力。

礼物带来的好心情迅速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

礼物带来的好心情迅速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在另一个用看喜剧视频改善心情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效果。思考或写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观念以及为何重要也能改善心情、提升自制力。

礼物带来的好心情迅速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在另一个用看喜剧视频改善心情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效果。思考或写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观念以及为何重要也能改善心情、提升自制力。其实任何让你振奋的事都能快速恢复你的自制力。

当你需要振奋意志时,不妨想办法提高血糖量。请

当你需要振奋意志时,不妨想办法提高血糖量。请记住很重要的一点——蛋白质与复合碳水化合物能使血糖在身体里保持更久的时间。

面对消耗一空的自制力

停止于开始之前,这是降低对自制力需求的绝佳方式。

其次,别忘了“为什么”式思考(放眼长期计划、价值观和理想),还有“自我监控”(对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进行对比)也是抵抗诱惑的极佳策略。

再次,无论你在做什么,不要同时进行两件需要强大自制力的事。至少在你有选择时请避免这种状况,因为这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最后,还有一个策略能帮助你找回完全丧失的意志,那就是犒劳自己。研究显示,有吸引力的奖励能提升成功动力,从而对自制力形成补偿。金钱就是奖励手段之一,但也并不是唯一。

警示:别冒无畏的险

你尽一切努力去锻炼自制力,同时了解并尊重它的局限性,你便离成功更进一步了。了解自制力何时会背叛你,尽可能多地为易受攻击的环节做计划(见前一章),你便为迎接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实践性总结

☆不进则退。你的“自制肌”与身体肌肉一样,得不到锻炼就会逐渐萎缩。

☆启动自制力。为了锻炼自制力,你可以接受一些平常不愿接触的挑战,

☆休息必不可少。肌肉会疲劳。自制力用了太多就会耗尽。

☆自制力感染。当你需要给自制力提提神时,不妨运用“目标感染”的方式。观察或想象他人发挥自制力能使你感染上这种能量。(

☆来点甜食。自制力能量至少一部分取决于体内的血糖量。长期维持体内血糖量的最佳方式是摄取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停止于开始前。当自制力的库存低时,学会运用策略降低对它的需求是很重要的。请记住,彻底不做一件事永远比开始后再停止它要容易,也不需要那么强的意志。

其他可以帮助你的策略包括“为什么”式思维,强力度的“自我监控”(以确认自己没有偏离目标),以及鼓励措施(比如报酬或奖赏),它们都能激发你的动力。

☆别冒无畏的险。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你的“自制肌”多强大,请永远尊重它的局限性。自制力用了很多后就会暂时耗尽。

别试图同时接受两个挑战(比如同时戒烟和减肥)。也别把自己推向危险地带

第11章 聪明地乐观着——让信心切合实际

总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乐观就是对“一切最终会迎刃而解”的信念——或许因为你相信自己的实力,抑或因为你相信老天站在你这边。有些人称这种心态为“正面思考”。毫无疑问它有明显的益处。

乐观的人竟然还有更好的浪漫关系!对

另外一个不那么众所周知的乐观优势与如何安排目标的优先顺序有关。

若想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你必须在重要的目标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并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一些次要目标。这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乐观者恰恰就是这样做的

乐观者还对周遭环境中的正面信息尤为敏感。他们更容易看到乌云周围的一线光,使困境好过一些。

但也要提防着黑暗面

其实总期待着最好的情形会使人对某些错误毫无抵抗能力——那些悲观主义者永远也不会犯的错。

因为乐观者觉得自己最终会成功,他们较少考虑行为产生的所有后果。他们准备得较少,冒的险却较多。

悲观者总是期待最糟糕的结果,所以他们会为各种可能性做出准备,包括最坏的可能。

乐观者与悲观者面对失败时的表现也不同。

悲观者会想象如果事情做得不同他们将如何成功

乐观者则不然,他们会想象事情还有哪些可能会更糟

麻烦最多的一种乐观便是不切实际的乐观。在这种乐观里,你不断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会成功,其实是完全失去了看清客观现实的意愿。

不切实际的乐观是既没有效果又危险的,基于实际的乐观是达成诸多目标的关键,而两者的不同在于乐观背后的原因。当你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计划和相应的策略对局面有所控制时,你的乐观是基于实际的。

其次,请记住相信自己能成功与相信能轻易成功之间的差异

增加乐观精神

有时,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关键,尤其当你在追求“进取”目标——聚焦于收获时。

首先,你可以借鉴心理学家在实验中运用的“归因再训练”方法。

个人都能做到的。 其次,你还可以翻出过去的一页来给自己增加信心。回想过去的成功经验——你面对的挑战以及征服挑战的策略。花十分钟写出你尤为骄傲的一项

其次,你还可以翻出过去的一页来给自己增加信心。回想过去的成功经验——你面对的挑战以及征服挑战的策略。花十分钟写出你尤为骄傲的一项成就及其实现过程也会颇有帮助。有时当你彷徨时,你需要的只是

其次,你还可以翻出过去的一页来给自己增加信心。回想过去的成功经验——你面对的挑战以及征服挑战的策略。花十分钟写出你尤为骄傲的一项成就及其实现过程也会颇有帮助

我强烈推荐的第三个策略便是用“如果……就……”计划随时识别并战胜任何消极的想法。比如:“如果我开始怀疑自己,我就要告诉自己为何可以胜任。”

用“构想成功”做我们的第四个策略如

在脑中模拟成事的过程而非期待看到的结果,不仅能给你更乐观的展望,还能让你更好地做计划和准备。想象自己走在成功路上的每一步,很快你就会相信目标可以实现,而这个信念恰恰是正确的。

实践性总结

☆适度乐观是有益的。

☆适度乐观是有益的。乐观精神能带来很多好处,它能增强动力,帮助你更好地对目标做出优先选择,也能让你处变不

☆有时乐观是危险的。

☆有时乐观是危险的。乐观也能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对后果考虑不周,准备不充分,冒不必要的险。乐观者更有可能选择使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应对挫折,而不去分析哪里可以改善、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了解乐观的种类。了解不切实际的乐观与基于现实

☆了解乐观的种类。了解不切实际的乐观与基于现实的乐观是关键。

☆保持清醒。基于现实的乐观是因事态在掌握之中而产生的信心。你相信自己能成功是因为你会努力、会保持动力、会使用适当策略来确保目标的达成。这种现实的乐观者很少犯代价重大的错误,最终更容易成功。

☆如果不真实,使它变真实。当你追求目标时,请确保自己的乐 观感受是现实的。

☆如果不真实,使它变真实。当你追求目标时,请确保自己的乐 观感受是现实的。若有怀疑,请运用我在此章中列出的方式来自我检测。(指出乐观的原因,挑战不切实际的假设,用成事所需的具体计划和步骤来代替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

☆把注意力从能力上转移。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那么请把注意力转移到努力、坚持与计划上来,因为这些往往才是成功的关键。

☆翻开过去的一页。回想自己过去的成就是另一种增强乐观精神的方式。提醒自己具备能力对增强自信有奇效。

☆别构想成功画面。取而代之,去构想成功所需的步骤。

第12章 打得了持久战——懂得坚持,适时放弃

怎样才能坚持不懈

耐磨度,也就是坚韧度,是长期投入与坚持的混合体。

其实普通人也能做到坚韧,而研究显示这个品质与成功有着不可脱离的干系。

如果愿意的话,你也能提高在困难面前坚持的能力。

第一,你可以选择能使你自然更加坚韧的目标。

另一种增强坚韧度的方式是正确总结失败的原因。

既然能力往往能改变,失败也大多与固定能力无关,我们为何还要把失败归咎于此呢?

亚洲人的不同

出意料,亚洲学生更容易把不理想的成绩归咎于所付出的努力不足上。

亚洲儿童被直接教导“成功靠努力和坚持”的道理,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何在需要决心和长时间练习的数学和科学学科里名列前茅。

懂得何时放手

每个人都有需要放弃的时候。关键是,你要为好的原因放弃。大多数人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而放弃。我希望读到这里你已经明白这些人往往是错的。你能行,即便现在不行,以后也能行。

首先,每天时间有限——由不得你选择。纵使你能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拥有所有的资源——你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因为包揽一切是不切实际的。

有时,与其同时做很多事,一件也做不出色,还不如给自己点喘息的余地,认识到时间、精力的有限,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放下其他的(至少是在更好的时机来临之前)。

代价过大是另一个放弃的好理由。

最聪明和健康的做法是重新审视你的选择。

在长期的怀疑与痛苦面前,放弃麻烦的目标貌似应该是很容易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放弃目标有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如果你要放弃的目标与你的个人形象有关,那就更难了。

解脱的能力对你个人的幸福安康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好在这也是你能学着做到的。成功放弃目标需要两个步骤。第一,你要决定放弃是否是最佳的选择。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答案或许对你有帮助):

一旦你通过这个过程决定放弃,就试着做得干脆利落别回头。

第二步很重要,却是最常被忽略的,但给予它足够的重视能使你快乐更多、后悔更少。你需要找到一个取代的目标——如果还没有的话。

把不现实的目标换成能带给你使命感和归属感的目标,你才能往前走、不回头。

实践性总结 ☆你坚韧吗?愿意为目标长期投入、在困难面前也不退缩的人比没有坚韧精神的人更易成功。

☆坚韧起来。你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来增强坚韧度:“进步”型以及自主选择的目标能使人保持长期投入的状态。

☆怪你不努力,不怪你笨。

勤奋、计划、坚持以及好的策略是实现目标的真正关键。

☆你无法拥有一切。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放弃目标永远是不理智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坚持所有的目标。要认识到每天的可用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这很重要,有时你必须有所放弃。当实现目标并不现实时,别害怕放手。

☆有的代价不必付出。当你能实现很想要的目标但代价太大时,放弃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选择。有些牺牲是不值得的——太痛苦或是需要我们放弃太多其他东西。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若想当一个健康、知足的人,知道何时放弃太困难或代价太高的目标是关键。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若想当一个健康、知足的人,知道何时放弃太困难或代价太高的目标是关键。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容易也更有收获,请找个新的目标来替代旧的,从而使你保持参与感和使命感,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第13章 给予适当反馈——批评和表扬的策略 反馈是成功的重要和必要因素。

请找个新的目标来替代旧的,从而使你保持参与感和使命感,

第13章 给予适当反馈——批评和表扬的策略

当表现不尽如人意时

能有效激发动力的反馈常常不那么悦耳,而这并无大碍。为了对方好,你不该因担心后果而闪烁其词,避开对方最该听到的信息。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使他相信成功仍可触及的反馈是关键。没什么比自我怀疑更使人泄气了(尤其对进取型个性的人来说。

所以当你给出负面反馈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以确保听者受益。

首先,你要尽可能具体地提出问题环节,以避免你和听者过于概化地理解问题。当我们把欠佳表现归咎于广泛能力(“我对数字不在行”)而不是具体技巧(“我得重温统计学”)时,我们更容易失去信心和进步的动力。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失败感受到责任,从而才能感受到我们还有改变的能力。别怕告诉别人他不够努力或需要尝试新方法——如果这才是实话。不过请具体指出职员或学生力所能及的改变,从而保护他们的自信。

当你的责任是给予反馈时,请你记得:帮助学生或职员找到改进方式与意识到哪里出错同样重要。

当表现尽如人意时

实际上,赞扬也有可能增强或削弱他人的动力——这取决于你赞扬的内容和方式。

2002年,心理学家珍妮弗·亨德隆和马克·莱珀对有关赞美效用的诸多研究进行了审评。

2002年,心理学家珍妮弗·亨德隆和马克·莱珀对有关赞美效用的诸多研究进行了审评。他们发现对良好表现的反馈必须基于如下五个准则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准则一:赞美必须真诚——

准则一:赞美必须真诚——或者至少听起来是真诚的。

最后一点:赞美之词请避免泛滥,让人们知道你只有在看到优秀表现时才会真心给予赞美——当然,对当之无愧的赞美请决不要吝惜。

准则二:你的赞美要着重于对方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

重点是要避免单独对能力提出赞美——只要你还赞美了努力与成功运用才能的策略,那么夸奖能力便没有问题了。你只是需要避免给对方留下成功是能力所致的这样一个错误观念,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成功通常靠走对路、坚持以及保持动力,你必须把它归功于当之无愧的原因。

准则三:当你给予赞美时,切勿把对方与他人做比较。

赞美应该侧重于自我超越,而不是和其他人的比较。

对进步的赞扬能强化对方对进展的追求。

准则四:表扬不能剥夺对方的自主感受。

准则五:表扬必须传达现实的标准或期望值。

切记,鼓励学生或职员去树立有难度却可触及的目标才是更好的方式。

实践性总结

☆说实话。不能因为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回避实话。

人们要为自己缺少勤奋和用错策略而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得更好。

☆正面、实用的建议。给予批评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对方一旦做出正确的行动就能有所成就。要具体提出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法。

☆真诚的赞美。若想增强而不是削弱他人的动力,你的赞美必须听上去是真诚的。

☆表扬请对事不对人。表扬应侧重于对方可控的行为。强调勤奋、正确的方式、决心与毅力,避免赞扬天生的或人们觉得难以改变的能力。

☆避免比较。请避免直接在学生、职员或孩子间进行比较。

☆避免比较。请避免直接在学生、职员或孩子间进行比较。你不如用他们过去与现在的表现做比较,这样便强调了进步的价值,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进展中去。

☆得到表扬不是目的。别让表扬与奖励削弱了他人的自主权。承认别人的选择与感受,这样能使他们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中。珍贵的内在动力需要被呵护才能有所成就。 ☆再次提醒:请务实。赞扬(和批评)始终应该反映真实、可达到的标准和期望值。小心别让夸张的语言(比如“你可以成为最好的!”)把你的学生、孩子或员工淹没在太想完美的压力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