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
做好自己,静等风来
这一生,有的人经历的坎坎坷坷太多,有的人却更多一帆风顺,再有的人一生平凡,但始终都不曾平庸……
你我又会是哪一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你我有自己最独特的人生。做好自己,只静待花开,静等风来…
1、满心欢喜,静候佳期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从乔布斯于2007年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后,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了。在此期间,iPhone从神坛的地位覆盖到全球,细数其发展,更新迭代的历程无不贯彻着乔布斯的一腔热血与满怀的激情!
苹果的起点似乎有些让人难以料想。业界盛传当年苹果的创办是在一个车库,而事实上,最初,乔布斯仅利用父母家一间空闲的卧室创办起了苹果。随着订单的增加,逐步到餐桌,再到车库……
终其一生,乔布斯都在从事着自己所热爱的一切!1997年在回归苹果时,他对员工说到:“有激情的人可以把世界改造得更美好”。无论环境,他始终都有一颗为之拼搏的斗志与决心,最终用毅力来创造这一份美好。
他也曾对比尔盖茨说到:“有人说,需要对你从事的事情满怀激情,这话绝对正确。如果没有太多激情,那么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放弃。如果不热爱一件事情,无法从中得到快乐,你就会放弃。而如果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失败。所以,你必须热爱它,必须满怀激情。”
无论起点是在哪里,对于乔布斯来说都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追随自己的内心,保持热爱!“求知若渴,虚怀若愚”的心态也使得他在热爱的道路上永远保持着饥渴,在奔向成功的路上同样满心欢喜…
2、在自己的时区,做最好的自己
有过这样一段话,印象很是深刻: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撒手人寰。
也有人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了90岁…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有些人看似走在了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了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里都有自己的步程…”
美国的里奇.卡尔加德,在学校时学习成绩很一般。不同于大多年少成名的例子,大学毕业,室友们都选择了去读研究生,可他却踏入社会,做起了保安、洗碗工以及临时打字员等等与社会接轨的普通工作。
虽然里奇.卡尔加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但一直平淡无奇。也正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一贯朴实的人,在38岁时加入了《福布斯》杂志社,开始撰写一系列科技、经济、商业和人才发展方面的文章。
直到44岁成为发行人,他的才能才一举惊艳了众人。在46岁时,他学会了驾驶飞机,49岁时又写了一本畅销书。人生的前25年,他被同龄人远远甩在了后面,而此后在自己的时区里,他后来居上,一举便超越了大多数人。
无论是谁,没有落后,也没有领先,一切都很准时。在自己的时区里,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急不躁,一切才刚刚好。
3、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令人艳羡的花,人们总是会惊艳于它的绽放,然而,却习惯性地忘却当初它在面对疾风骤雨的裹挟时,奋力避免被折断的艰辛和苦泪。这与命运又何其相似…
《杨澜访谈录》台前一派光鲜亮丽,而这档栏目二十年来的起起落落、跌跌宕宕却鲜为人知,直到《一问一世界》里的幕后故事,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场殊难博弈。
因为理念分歧,杨澜所追求的深度,似乎与这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杨澜访谈录》几易播出平台,先是从上海电视台到北京电视台,再是到了浙江卫视…
前些年因为受到网络冲击以及电视综艺娱乐化的影响,收视率更是遭到了残酷碾压。娱乐化、争议性的节目大行其道,而杨澜所坚持的新闻理想,始终立足社会变迁的理念却被打击得遍体鳞伤…
尽管起起落落,可源于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和媒体人的操守,杨澜初心不改。带着一种真诚的好奇心,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敬畏心,她不计个人得失,一遍遍探究着与自己面对面,在各个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杨澜访谈录》里,她投入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二十余年。而在不成熟的时期里,她没有自我怀疑,坚定地选择了自我超越,一次次脱颖而出,再一次次为自己争取到主动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接受采访的那些嘉宾,作为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世界的人物,也无不激励着杨澜改变自己!
4、做好自己,静等风来
白岩松说:“愿所有的行者在登上山顶后等到自己的风”,而无论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
任何时候,也无论任何事情,做极致,做出自己的风格,待登顶后,风也终将吹拂…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或许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褒奖。这些年的两会总理中外记者会上,总是会看到一个大方得体、自信从容的身影,她便是总理的御用翻译——张璐,一位睿智而富有内涵的女神。
成功源于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而张璐今天的成就,与她的努力始终是分不开的。出生平凡,妈妈在医院工作,爸爸是铁路部门员工,没有显赫的背景,一切只能靠张璐自己打拼。
成长就像步步坚实的奋斗历程,从小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她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初中毕业,她成为了全校唯一被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大学攻读国际法系,因为喜欢翻译,后来去了伦敦一边练习口语,一边学习外交专业,取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毅然转行,攻克外翻。
从一名普通翻译到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级翻译,成功绝非偶然!这条路并没有一夜成名的幸运。她常常加班到凌晨两点,每天坚持听BBC、VOA、CNN,不断看外文资料,严格的自律与持之以恒的努力使非科班出身的她,击败了很多专业翻译,从而在外翻工作上脱颖而出。
十年磨一剑!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政治修养使她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显得从容淡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也总能被她精炼地总结与概括,这其中,不乏张璐的专业与内涵。
各大外交场合,实力铸就了张璐的气场。始于气质,终于才华!而在这条成名路上,做好自己就是她最大的底牌。
这一生,我们都在与自己相遇,也愿在将来回首青春时,我们不因往事而遗憾,不因过错而追悔。静看花开,静享风来,做最好的自己!有底气,更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