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篇关于那些正确的思想少有人走的路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016-08-03  本文已影响93人  高永亮

一提到帮助别人,好像又要捐款捐物,我帮别人,谁帮我啊?

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呢?

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帮助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其实不然,帮助别人,对自己有好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帮助别人,过程很快乐。

有个电影叫《顺风车》,故事源自生活中一个真实人物——王永。每天上班时,顺路拉几个人,不要钱。免费顺风车一直坚持了十几年。

开始时人们很不理解,不敢坐。为什么啊?免费,不要钱?图什么呢?坐谁的车不给钱,人家让你坐?

后来发现,真是免费。那也不行啊,不图钱,图什么?图色呗。你看现在有些大叔,经常在微信、陌陌上跟年轻小姑娘打招呼:“妹子,约吗?哥有钱。”,仗着自己有几个钱,到处沾花惹草,这样的人多了。

既不为钱,也不图色,图什么呢?

有一次,王永车上坐了几个农民工,几个人很感谢他,他说:“你们不要谢我,我不白拉。”

几个人一天,吓坏了:“不是说好不要钱吗?怎么又变了?呃,大兄弟,俺们忘了点东西,你把车停下,俺们回去找找。”

王永一听,乐了。“你们误会了,我说不白拉,不是想跟你们要钱。”

“那要什么?”

“你们坐我的车,快乐不?”

“快乐啊,那还用说。我还没坐过这么好的车呢。”

“那不就得了,你们快乐,我就很快乐。你看,一路上,你们和我聊天,我很快乐,这就是我想要的。”王永解释。

我们平时说,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是从对方角度说,帮助别人,我们不图什么回报,因为这个过程就能带来快乐,快乐就是回报。

王永开顺风车,免费拉人,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别人不相信,找不到动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没有好处的事,谁会干?

的确,没有好处的事,谁也不会干。但,什么是好处,只有钱和色才是好处吗?如果这样说,就把好处理解得过于狭隘了。

这就涉及到快乐多样性。我们的目标是快乐,但不只是钱和色才能带来快乐吧?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啊。

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那种感觉是不是很好?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以前很少帮助别人,“凭什么?我还需要帮助呢,我帮别人,谁他妈帮我呀?”再说,我也没钱,怎么帮别人。一想到帮助别人,就好像又要捐款,我哪有钱啊。

其实这种想法很狭隘。助人,不一定就是要给钱。特蕾莎修女得到修道院许可,允许她走出修道院帮助别人,她先到一所卫校学习一年,学习简单的医疗技能,帮助穷人看病。当她走进贫民窟时,一无所有。孩子们一看来了位修女,以为是来施舍的,伸着手要钱:“修女,给钱……”你想,她就是个修女,哪有钱。那怎么办?没钱怎么助人?

在一棵大树下,她给孩子们讲故事。贫民窟的孩子一般上不起学,在他们生活的垃圾堆旁玩耍。听说有人讲故事,孩子越来越多。特蕾莎修女找了张桌子,开始教他们读书,识字。

于是,就开始了。

帮助别人不一定要给钱,还有很多方式。特蕾莎修女没钱,她可以办教育,帮助孩子们读书,这也是帮助。顺风车的王永也没有给别人钱,用他的话说,一个人开车也是走,多拉一个也不费油,为什么不多拉一个呢?你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一个人开车,也要费油,多拉几个人,还能多费油啊。

方式有很多种。

听过一个笑话。病人急匆匆来到急诊室,医生没在。一问才知道,医生上街做好事去了。

做好事,不一定就要上街扫马路,或者搀老奶奶过马路最后还要说一句“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那只是小学生作文中的场景,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吧?。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做好事。

电视上说有人去政府部门办事,差个手续,让他回去拿,他家离得很远,来回一趟要折腾好几天。拿来了,嗯,还差一个。又跑会去拿,又是好几天。拿来了,嗯,不行啊,还差一个。呃……,有啥话,咱一次说清楚行不行?缺啥东西,告诉人家,一次全带来不就得了。还要让人一次一次跑?这么折腾人,你很快乐?和和气气,让别人把事办了,他高兴,给你个笑脸,不比阴着脸和你吵架好,哪个更快乐?不是说这些办事的人有多坏,他们只是在办傻事。天底下,没一个人想和别人打架,因为打架很痛苦,人的本性是逃避痛苦,和和气气,快快乐乐,那多好啊。你这么折腾别人,别人不高兴,你能高兴?假如你在单位上班,有人找你办事,痛痛快快给人办了,如果办不了,清楚告诉人家为什么,怎么才能办,或者应该找哪些人办,也许你一句话,就能帮他解决很多事,如果你不说,他还要闷着头找半天,我们都去陌生地方办过事,是不是这样?哪怕事情办不成,有人给指个路,心里也是热乎乎的,这不也是好事吗?这不也是助人吗?对你来说,举手之劳,对别人就能起很大作用,何乐不为呢?

二,帮助别人,本意无功利性,但是这种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回报。

无功利心的助人能带来功利结果。

我们帮助别人不图回报,这是无功利心;不过有些人会感恩图报,反过来帮助我们。

我们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我们,帮别人等于帮自己。

看一组例子。

约翰.洛瓦思科是一名保险销售员。入行15年来,有几次几乎是伤心得哭着回到家中。有位客户,从一个保险经纪人处买100万美元保险,然后向另一经纪人买25万美元保险。

“把零头留给你吧。”客户说,“买五万美元人寿保险。”

他只能得到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

最近一次经济危机,这位客户处境艰难,他只好放弃大部分保险。之前整天围着他打转的经纪人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不存在这个客户一样。洛瓦思科并没有放弃客户,他写了一张纸条,告诉客户对自己要有信心,困难会过去的。

“怎样才能帮他一把?”洛瓦思科想。

他经过仔细查询,得知可以用保单做抵押贷款,立刻打电话告诉客户:

“你需要2万美元吗?”

“嗯,很需要,可是钱从哪来?”

客户异常兴奋,好像沙漠中饥渴的旅行者看到绿洲一样。

“你有人寿保单,可以用它做抵押,银行可以贷款给你,我是刚刚知道的。”

不久,一张2万美元支票寄到客户手中,他想起以前怎样对洛瓦思科,现在洛瓦思科又怎样对他,心中无限感慨。

之后经济逐步恢复,客户很感激洛瓦思科。前两年从他这买50万美元保险,去年又买100万美元保险。客户说: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都离我而去,你却为我做了许多事。”

洛瓦思科现在是百万圆桌(Million Dollar Roundtable)俱乐部成员,全美25万保险从业人员,只有业绩突出的5%精英才能加入,他每年的平均业绩是200—300万美元。

别人风光时,不把他当回事;等别人落难时,他依然伸出援手,这不傻吗?

他傻吗?

一只老鼠不小心撞醒了正在熟睡的狮子,狮子很生气,张开血盆大口准备吃掉小老鼠。

“放过我吧,我以后会报答您的”老鼠哀求道。

“你——报答我?哈哈,笑死了。不过吃了你,还不够塞牙缝。饶了你,赶快滚!”

几天后,狮子被猎人的网套住,雄壮威武的狮王有劲没处使,只能干嚎等死。

小老鼠闻讯赶来,用牙齿把网咬个大洞,狮子顺利逃脱。

“我说过会报答你的,今天兑现诺言。”

狮子一脸羞愧。

邓肯是一名出色的律师,因工作关系与杰瑞成为朋友。一天他打电话对杰瑞说:“杰瑞,我事务所要重新装修,准备做些广告宣传,你能否帮我修改一下广告词?”杰瑞答应。

他不是职业作家、编辑,文字功底一般。但接到邓肯传来的电子文件时,还是有些吃惊。客观说,糟透了。吃过晚饭,8点钟开始修改,一直到凌晨2点,改完后的宣传词面目全非,与原文相差甚远。很多人修改别人文字一般是小幅删减,无关紧要取舍,大范围变动担心伤及作者自尊。他也有此担心:是否过于表现自己?

第二天早晨杰瑞给邓肯打电话:“你发来的广告词已经修改完,不过你可能会不太高兴,改动很多,我没有冒犯你的意思,只是想为你做些参考。”

“没关系,杰瑞。你知道我不是没有自信的人,只有好朋友才会真诚指出不足,谢谢你。”

两星期后,杰瑞再次接到邓肯电话:“杰瑞,你想买房子吗?我们小区有一套房子,房主孙子急于出手,价钱很低。不过这是老房子,需要重新装修。”邓肯详细分析那套房子价值以及缺点,因为他住在那小区,并且是业主委员会成员,对房子结构情况非常清楚。杰瑞和妻子商量去看看,邓肯帮着砍价,他以26万美元超低价买下它,花40万美元装修后入住。

五年后,杰瑞以190万美元将房子出售。

当晚上熬夜修改稿子时,杰瑞做梦也不会想到,六小时付出,能换回超过100万美元利润。

前几年,电信公司分拆,不同电信公司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给出各种优惠,很多人不知道电话费还能打折。杰瑞在朋友帮助下,更换一家电话公司,电话费用由每月3000美元降低为1300美元,不到原来一半。杰瑞想很多朋友一定和他一样不知这一消息,于是给他们打电话,汤姆就是其中之一。

“汤姆,你每月电话费多少?”

“嗯,大概三万美元吧,我们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联络点,电话费必不可少。”

“汤姆,你知道吗,电话费可以打折。我刚在朋友帮助下换一家电话公司,费用不到原来一半,你也可以试试。”

和杰瑞当初反应一样,汤姆并不热衷,或许他认为杰瑞推荐电话公司有回扣提成之类的好处。

“哦,没这个必要吧,现在电话公司给我的优惠比较合理,我们合作很长时间了,如果有优惠,应该是最低费率。”

“汤姆,你为什么不了解一下呢,对你没有任何坏处,他们不提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帮你核算账单。如果你觉得合适,自己再做决定。”

“好吧,让你朋友联系我。”

一个月以后,汤姆打来电话:“老兄,在你朋友帮助下,我电话费由3万美元降到1.6万美元,每月省1.4万美元,一年17万美元。当初你建议核查账单,我还非常不情愿,真是糊涂,真想给自己一枪。我一定要请你们夫妇吃饭,表达谢意。”

杰瑞一跃成为汤姆首席顾问,彼此成为好哥们,生意越做越红火。

一位律师神色匆匆地来到约翰公司,他急需一位速记员。其他速记员都去参加舞会了,公司只剩约翰一个人。

“请问哪里能找到速记员?”律师焦急地问。

“速记员都去参加舞会了,如果你晚来五分钟,我也走了。”约翰回答,“不过我不介意留下来帮你,舞会哪天参加都行,你的工作或许只能今天完成。”

律师非常感谢约翰。经过一下午工作,约翰终于帮他做完那些事。律师问需要多少钱,约翰说:“哦,既然是你,给一千块钱吧,如果换做别人,我就不收钱了。”

律师和约翰都笑了。

约翰根本不指望哪天律师能付1000块钱给他,就是一句玩笑话。6个月后,约翰快要忘记这件事时,律师再一次走进来,问约翰现在薪水是多少,是否愿意换一个工作,新工作的待遇比现在工作每年多赚1000块钱。

于是,约翰用一下午付出,换来比原来多1000块钱的新工作。

沃德是一家公司董事长,该公司生产扑克牌、挂历等一切可以印上商标的东西,全球规模最大。四年前,托马斯认识沃德时,他还在“灰石大学”——监狱服刑。他因偷税漏税被判刑,各种小道消息铺天盖地,令他窒息。这样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托马斯在监狱采访他时,试图还原真实的沃德,不虚美不隐恶。托马斯说:“不要太在意媒体评论,读者有猎奇心理,有些人为吸引别人兴趣,不惜夸张歪曲事实,这是媒体一贯做法。我尽力让读着了解真实的你。”

文章见报后,沃德从监狱打来电话:“托马斯,我想尽快见到你,越快越好。”

托马斯急匆匆去见沃德,以为他会讲些重要事情,说不定还可以做独家报道。到监狱后,沃德情绪激动:“托马斯,你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以前那些人从没考虑我的感受,为赚钱胡编乱造,感谢你说出了我心里话,谢谢,谢谢……”

托马斯儿子大学毕业后,寻找工作四处碰壁。这时他想起已经出狱重回巅峰的沃德。

“你好,沃德。”

“哦,托马斯,最近可好?”

“嗯,很好。有件事想麻烦你。”

“没问题,你说。自从你在监狱帮助我,我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你,只要能办到,我一定尽力而为。”

“是这样,我儿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我知道你朋友多,能否帮他问一下谁需要人手?”

“你放心,明天让孩子直接到我公司上班,在办公室工作,年轻人多锻炼,对他有好处。”

当托马斯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时,他瞪着大眼吃惊地说:“知道你认识很多政客和明星,却从来没想到居然认识沃德这样的大人物。老爸真棒!”

如今托马斯的儿子已经在沃德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只因为一篇真实报道为儿子赢得了加入世界一流公司的机会。

二战结束后,约翰和太太被邀请去照顾一批来自亚洲的青年学生,他们来自印度、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帮助,让他们尽快熟悉美国环境,适应美国生活。有一个印度学生向约翰咨询美国大学,他想学国际贸易。约翰仔细查阅很多资料,帮他申请大学,他最终如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贸易系学习。大学期间,约翰经常给他写信、寄东西,探讨印度与美国文化制度差异。他大学毕业后,来往逐渐减少,最后失去联系。

1964年约翰来到印度帮卡曼公司举办展览,旨在宣传印度传统文化。在新德里约翰受到热烈欢迎,每个人都支持这一想法。然而,约翰很快就陷入印度迷宫般政治体系中,所有人只是口头肯定,没有任何行动支持,他们都在考虑党派个人利益。约翰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有一天,他被带去见贸易部官员。当他走进副部长办公室时,副部长微笑着张开双臂拥抱约翰,这个人似曾相识,但想不起在哪见过。“约翰先生,我去过您家里,我就是您帮助过的印度学生。”

“哦,都认不出来你了。”这时约翰才恍然大悟。

副部长立刻接手这件事,四天后,展览顺利举办。

如果没有副部长帮助,别说四天,就是在印度呆上四年,约翰也完不成这件事。

1982年,NBA球员托马斯还是一名新秀,首次参加全明星赛信心不足。他想向贾巴尔请教经验,传说中贾巴尔是一个傲慢冷漠的人。托马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给贾巴尔打电话:

“你好,贾巴尔,从小你就是我的偶像,我看你的比赛长大,如今我也要参加全明星比赛,心中没底,能否给我一些建议?”

“好吧,兄弟,电话不方便,你来我这里,我给你讲讲。”

“贾巴尔是好人。”托马斯事后回忆说,“在房间里给我两小时,传授他的经验,令我受益匪浅。”

这是人际关系开始吗?

结果呢?

2004年托马斯担任纽约尼克斯队董事长,他首先想到贾巴尔,聘请他担任西区球探。

通过前面一组例子,我们看到,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这种做法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不过好像有点变味。

很多人的做法,往往是用到别人的时候再给好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别人也不是傻子,平时爱搭不理,有事时大献殷勤,让人心里没底,害怕。你用到我了,好啊,那你给我什么好处,我帮你办事,不给好处,不给办事。那么,到这时候,就是一种交易,而不是交情。这也很正常,你平时没把他当朋友,有事时他也不会认识你是谁,来吧,明码标价。不要等用到别人的时候再拜佛,那时候已经晚了,所以古人说:“口渴之前,先挖井。”

无功利的助人则不一样。我们不图回报,帮助他,是帮助这个人。那么,你们之间就不仅仅是事的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都是讲感情的,你这次帮助他,他哪天有好事,当然想着对他好的人,首先想着你。

可是,问题出来了。

我们帮助过的人,不知道谁会给我们带来回报,有些人一辈子不会再见面了,有些人不知恩图报,有没有?确实有这种情况。

那么,我们知道应该帮助谁,不应该帮助谁?

这个没法区分。

谁,什么时间,什么方式,给我们带来回报,无法确定,这也是助人回报最不好理解的地方,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有帮助别人?

这就是个概率。

你帮助人越多,获得回报的可能越大。你不帮助别人,没有回报的可能性。

好比农民种地,有些种子发芽,有些种子不发芽,难道就因为一些种子不发芽就不播种了吗?

当然要播种,种子越多,发芽的小苗越多,回报越多。

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茶馆小伙计,帮客人倒茶水。一次,李嘉诚不小心将茶水撒在客人裤脚上,他吓得呆呆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道歉话都忘记说。

此前发生过一件事令李嘉诚记忆犹新。一个小伙计,茶水洒在客人身上,这位客人是黑社会师爷,师爷不依不饶,让茶馆老板认错。最后,老板认错赔钱,逼小伙计下跪磕头,然后

立刻让他滚蛋,此事才算平息。

当时李嘉诚全家刚到香港,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因病去世,性格刚强的李嘉诚虽然只有十四岁,却毅然承担起养家重担。发迹后的李嘉诚成为亿万富翁,每天面对数以亿计的财富,心静如水。唯独茶馆打工经历令他感慨万千:“我生命中最困难日子是刚到香港时,父亲病故,我也得病,还要打工养活母亲和妹妹。”可见茶馆工作对此时的李嘉诚是何等重要。

李嘉诚吓呆了。老板急忙跑过来,一边向客人道歉一边责骂:“你是个木头人呀,笨手笨脚,看我怎么收拾你。”老板想以此减轻客人怒气。不料,客人却说:“不干这位小兄弟事,是我自己撒在裤腿上的。”老板责怪李嘉诚,客人反而替他开脱。过一会,客人喝完茶离去。

老板说:“我晓得是你撒在客人裤腿上,你今天碰到位好人,下次千万注意。”

多年后,李嘉诚充满感激地说:

“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让他安度晚年,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帮助别人好比种地,春种秋收。我们先迈出一步,帮助别人,就是播下一粒种子,以后才能有收获。

可是,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给我回报,为什么还要帮他们?

是的,有这种情况。

好比种地,有些种子不发芽,我们会因为一些种子不发芽就不播种吗?总会有发芽成长起来的,如果不播种,那就没有收获的可能。

春种秋收有三个认知难点:谁会带来回报不确定,什么时间回报不确定,什么方式回报不确定。

有时候看着不起眼的一个人,日后对我们帮助很大,就像做小伙计的李嘉诚,谁能想到他日后会成为华人世界的首富?

还有时间,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好几年,甚至几十年。

还有方式,有人物质回报,有人提供机会,有人是人情,很多种。

从功利角度说,这个帐很难算清楚,但帮助别人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只是不确定谁、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带来回报。

那么,我们先播种,播种越多,日后回报的机会越多。

所以,我们尽量多去播种。

另外一点,播种不一定要让自己付出很多,时候,仅仅是举手之劳,就像李嘉诚的例子,客人只是没追究他的责任,这让李嘉诚感激不尽。对我们来说,一个小小的一个举动,对别人可能是莫大的帮助。

举手之劳,过程很快乐,而且还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这好事上哪找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