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丨破解工作瓶颈的三个方法
职场是成年人必不可少的话题,大部分普通人从少年时代走向社会开始,直到老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在职场度过,另外三分之一是在睡眠度过,因此,职场就是你的半个人生。
之前曾写过《应届生入职3个月涨薪25%》,确实是在各种求职碰壁后破釜沉舟的结果,初入职场的心得就是认真对待,保持初心,让自己的付出大于所得,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这其实就是职场初期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人都能很好的解决,而且工作前三年本来就是个人能力突飞猛进和价值体现的重要阶段,只要坚持过第一年,往往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中第一个误区就是,熬过第一年后,你确实在各方面都会有提升,包括你的薪资和竞争力,但是如果这些“经验”是你被动获取的,你将至少和主动学习的人差距10%,这10%有可能并不在本职工作上,有可能是生活技能,或者你根本不了解的领域。回看《职场新人常入的三个“大坑”》,不知道你犯过几个。
这第一个误区,其实就是限制你成长的第一个瓶颈。正因为你在职场中获取的经验都是跟随工作被动获得的,等于你在走别人走过的路,反观公司的老员工,他们的现在就是你的未来,他们的现在瓶颈就是你的未来瓶颈。
只在自己的小圈子,效仿别人,为养家糊口而工作,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破解办法,不经意间在前文中已经提到,那就是主动学习。这里的主动不仅限于工作本身的主动学习,还包括生活技能以及其他领域所有接触到的新鲜东西。只要你比别人每年多学那么10%,哪怕现在一丁点儿也用不上,说不定在某个时间节点,就能帮你一把。
拿自己作例子,自己曾负责电商方面运营策划,日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用到最多的是excel和word,可自己偏偏在工作之外学起了PPT、PS(还因此认识了很多对我以后帮助很大的朋友,这是后话),而在我入职另一家公司的时候,恰巧需要既懂运营,又能简单制作banner图的人员,后来领导发现我的PPT水平也还不错,转而让我负责公司对外的所有PPT,加上我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几乎符合领导的想法,加上几次磨合,很少有返工的情况,而和领导的配合默契,也为我带来了工作上各方面提升,从此我的绩效考核都在100%,甚至更高。
第二个误区,我在《既勤奋又懒惰》也提到过,简单来讲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简单来讲就是做无用功,努力地一塌糊涂,到头来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
这就是职场上的第二个瓶颈——努力过却没结果。很多人把它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运气不好。自己明明很努力,到头来却还是失败,那么当你回溯整个过程,复盘这次行动,能不能从中得出导致结果的原因。做一件事,哪怕过程再艰难,在别人眼里只能看结果,也只关心结果,你的艰辛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我还是要把你PASS,原因很简单,你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如果一家企业仅凭有苦劳就能给予鼓励甚至奖励,那迟早要完蛋,它甚至没有那种“只要目标确定,可以不择手段”的企业活的时间长。
破解方法,重效率和结果,不为情绪买单,即使最终失败,也要用数据说话,客观表述,有复盘,有反思,将“苦劳”转化为“功劳”,做积累成功经验的“劳动”,即使失败,也大概率得到谅解、信任,甚至支持。
第三个瓶颈是格局,包括个人的格局,和公司领导的格局,个人格局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朋友圈,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你就有多大的格局,格局太小,自然无法更上一层楼,解决办法很简单,多读书,多参加沙龙,自己学着写行业内文章,多接触比自己层级高的人,久而久之,个人格局一定会被放大。
而如果公司领导的格局太小,甚至还不如你。那么,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即使他对你很好。一个小企业平均存活率不过三年,如果领导的眼光都存在你都能看得到的局限性,那么公司也很难走的长久,对你的个人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
还是自己的例子,自己在上一家公司深受领导器重,很多重要的对外会议,都是由我代为参加,接触到的也是其他公司的高层,但通过长时间和自己领导的沟通接触,我发现他的想法和眼光已经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根本无法有所突破,我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决定离开,即使领导加薪挽留,我也没有回头,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直到现在,他依然面临困境,而我作为局外人,我可以看的更清楚,但是我根本帮不了他。
以上,就是破解工作瓶颈的三个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so聪明”发布,2017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