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2023-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黄群

一天,辉哥突然说:“你总是说我,烦死了。”“知道了知道了,别说了。”瞬间,我才意识到,我的哥是否进入青春期了,每天都像丢了魂似的往外面跑去找同学玩,而且还什么事情都爱怼着来。而我甚至有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如何与之进行沟通。

如此,一直在持续,也开始出现的更频繁和严重了……

终究不得不放下执念,放下忙碌,去细细探索这青春期的孩子。

如此,家有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得不更多关注此类的话题,解决此类的问题。

在心理学课程中,我知道了:这一时期的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在急剧发生变化,渴望成人,但其阅历和成熟度又局限着他们。所以身心开始变得不平衡了。

青春期的孩子们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但如果指导不当,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伤害。

我也想说说我与儿子之间的成长,我们一起学习,沟通,交流,就这样我看见了,我也发现了……

1.给予孩子个人空间,关注孩子的“小团体”

我们大人常说,要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而孩子又何尝不是呢?每天对于孩子管控过多,是否是对孩子的一种监控呢?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会丧失自我调适的机会,往往变得没有主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个性逐渐凸显,开始有了自己的交往小圈子,比如,微信群,经常一起玩的四五小团队等等,那么,我们要给予孩子鼓励,面对这些小团体,不去过多的干扰。

网络发达的社会,辉哥有了自己的微信,有同学群,会在群里聊各种八卦,无聊等等。而且我家辉哥还有几个经常一起玩的伙伴,每到周末就约好去哪儿玩,玩抓人游戏,去打蓝球,踢足球等等。

孩子的交往,不需要去监督,而是需要倾听他的乐趣和分享他的快乐就好,让他享受他的成长空间,他是自由的,他是独立的,他是可以的。

2.与孩子之间像朋友一样聊天,说八卦

辉哥一直以来,每日回家都会跟我聊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心情特别好,有时候会心情特别差,有时候因受委屈而满心不爽快,都会跟我表达,而我只是充当他的忠实听众而已。记得有一段时间,每天他都会写日记,写班级发生的很多事情,写同学的糗事等等,都特别有意思。

而我,不论是工作上遇到的事情,有时候也会与他一起分享,彼此之间更加像朋友一般的交谈。常常我也会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嗨起来,拉近与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晚上睡前我们在床上玩“打地鼠”,一起拿打娃娃仗等等,这让我体会到孩子的世界是简单而快乐的。

对于游戏,我会与孩子商量好,每周在固定时间玩游戏,虽然我不爱玩,但是我会看孩子打,听他对游戏的分享,看他约好友一起打游戏,当然他也会把控好玩游戏的时间。现在,辉哥每次玩电脑游戏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结束,或者我不需要把时间固定死,毕竟游戏的中途中断,对孩子而言无疑是难受的,所以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就好。

有时候如果孩子在电脑上看电影,那么自然时间就会长一点了,孩子看完自然就会按下停止健了。

在这个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慢慢培养孩子的控制欲。

3.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处事方式。

我家辉哥的想法有时候出其不意,而我似乎也跟不上他的节奏了,但是我会鼓励和赞赏他的这些想法,不否认他,但是我也会表达我的观点,让孩子去思考。

有时候,在学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进家门就会特别生气,特别委屈告诉我,他觉得是这样的,而不是老师认为的那样,内心希望他的观点能够得到我的认同。虽然我没有经历现场,但是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用同理心去理解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他,那样,会让孩子畏惧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的。

4.给孩子留面子,注意说话场合

大人都爱面子,难道孩子没有面子吗?是的,孩子也要面子,作为家长更需要顾虑孩子的脸面。

前几日,涛哥和辉哥一起去打球,扭伤了脚,给他敷了药每天好些了。可是一天,他回来说,中午在学校没有吃饭,我问为什么?他说同学扶着去打饭太丢面子了,就饿了一天。因为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到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了,涛哥因脚受伤而导致不便,又一瘸一拐的走路,这样会对自我形象受损。

所以,请一定要关注和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青春期孩子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谈话一定要注意时间场合,注意技巧,学会察言观色,有时正话反说效果会更好。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玩了,辉哥和外婆在家,本来约定好是写作业和看书或者是看会儿电视,然后去找同学玩的,可是他却悄悄的拿了外婆手机玩,我知道了。

我明白如果直面孩子指责他,那肯定会让他反抗和反感的。那我就故意帮娭毑清理一下手机,故意说:“妈,你会打游戏啦?”这时候辉哥听到了,看看我。我又继续说:“这游戏蛮好玩的哦,我还看到那个XX玩了,好嗨哦!”这时辉哥来了兴趣,开始跟我说这个游戏。

我一语道破:“哦,原来是辉哥啊,我还以为外婆学着玩游戏呢!哈哈!”这时候辉哥自然是明白了。

通过这次,我希望孩子能够诚实的告诉我,而不是面对我的质问而回避。

5.适当的向孩子示弱,鼓励孩子展示自己

其实,每天我都会跟孩子一起看书,但是我们彼此的兴趣不一样。他喜欢看搞笑的,悬疑的,历史的等,有时候问的问题也会故意想着难倒我,那我也会顺其意,让他得意一下呗,哈哈!他也就对书中内容更是来了兴致。

有几次,我在辅导女儿写作业,他也凑过来看一下,我也就顺势说:“辉哥,这个题我讲不通了,你来帮忙讲给妹妹听吧!”辉哥自然很是得意了,用自己的方法一说,妹妹就懂了,哈哈,“我家的哥哥可以当老师啦!”他更是嘚瑟一下喽!

孩子就是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慢慢的自信起来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不要扮演全知全能的父母角色,适当地装傻,向孩子询问意见,鼓励孩子展示自己优势的一面,更多的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对孩子来说,表扬和鼓励的作用永远大于批评,孩子往往会朝着鼓励的方向成长。

就好比,现在我家六年级的辉哥,每日都会进行十多分钟的自律打卡,如口算,练字或者读英语5分钟,只有周一到周五花15~20分钟时间去完成,给予自由选择喜欢的电脑或者电视安排,这样他很积极。通过两个多月的坚持,孩子更加积极了,也每天按时完成,不推脱,不找借口了,而且还主动要求挑战初中计算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打卡,他每天回来都会跟我说:“妈,我今天又是满分”“妈,我今天两个满分”,特别是昨天回来说:“妈,我连续5天满分了。”虽然只是小小的日常英语默写或者是数学计算小考,但是我看到了他脸上的开心,看到了对自己的自信。

有时候还打趣说:“虽然我不长个,但是这里长呀,哈哈!”指着自己的脑瓜说着。

孩子的每一点点的进步都需要被看见,而他们就是在被看见中逐渐变得自信,积极的。

孩子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所有人都应该接受这个观点,把心放宽一点,把要求放低一点,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可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