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的威力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投资”不识“长期”,犹如耕种不知四季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869人  好先生17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回(图片由摄影师<玉壶冰>供稿)

正确地认识“长期”、感知“长期”,践行“长期”,是“投资”极为关键的一步

李老师眼中的“长期”

在财富自由之路的第44章节,有这么个观点:

投资领域有个“72”法则,也即某笔资产翻倍需要的时间为“72除以年复合利率”。如果按着年复合利率为15%算,那么资产翻倍的时间约为五年,翻倍再翻倍的时间为十年。

如果将资产翻倍的时间看做“中期”,翻倍再翻倍的时间看做“长期”的话,对于股神巴菲特来而言,买到一只复合利率为百分之十五的股票,仍旧需要十年才能有个不错的收益。

文章中推导出的结论为:
第一,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年复合利率越高),那么对于他而言,这个“长期”越短。

第二,在每个阶段都追加投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采取更为牛掰的策略时,这个“长期”会更短。

所以在追求财富自由的路上,每个人的能力与投入不同,产生的差异真的非常大,甚至判若云泥。

对于“长期”而言,你有什么样的感知呢?回忆一下,又做过哪些“长期”的事情呢?

我看到的“长期”

steemit 大鲸收益曲线

这是一张steemit上大鲸的收益曲线,仔细观察不难看出:

第一,他们的成长过程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前期的蓄势,成长曲线很平缓,甚至没有什么起色;中期的突破,几乎成直线上升;后期的继续突破或者再蓄势,有的人比较猛会直接甩其他人一条街,有的人则会进入下一个平台期。

上学时,老师们多次推荐我们去读一些名人传记,多去分析他们的成长历程,说是有助于成长。可多年之后才体会到其中的真意。原来,大部分人的成长历程都很类似,螺旋式上升,蓄势积累、爆发,再蓄势等等,这些都是必经阶段,任何试图跨越其中一个或者多个阶段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误入歧途的。

第二,除了那些自带流量的人,任何从零开始的人的成长都是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的。

抛开后面的成长率不同带来的差异,单看前面的蓄势阶段,不仅不同的人需要积累的时间长度不同,而且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长的。举图表中的例子,如果我没有分析过这些数据的话,那么很自然的就会认为,自己坚持三个月就已经是“很久”了,然后看不到突破,获得不了收益自然就会放弃,而后则会和大家说,我在这个平台努力了那么久还没有出头之日,垃圾平台,果断放弃。

现在回头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我这样的举动就很“狭隘”了,一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需要多么大的努力没有正确的认知,一方面还会过分高估自己的实力,从而错过一个优秀的平台机会。

再进一步看,一旦熬过一个缓慢的蓄势期,就会迎来爆发期,前提是你得能够“坚持”到这个爆发期的到来。

第三,个人的能力不同,也就是笑来说的“复合利率”不同,从而导致“翻倍”,“再翻倍”所需要的时间不同。

熬过前面的平台期,才会进入到真正的“增长期”,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这个阶段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努力长度与程度”都不同。不禁想起了电视剧闯关东里面的一个场景,男主朱开山在第二次去老金沟淘金之前对他媳妇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再去拼命“干”他一两年,回来咱“置几顷地”,小日子就过起来了。其实,像他这样第二次淘金的人,才真的进入了一个“增长期”,但由于在第一次经历当中积累的经验不同,在这个第二次当中,能够“淘”到的金量是不同的,甚至是差别很大。或许像男主这样的人“干”了两年之后达成了目标,而有些人“干”了三五年还仍不及男主的N分之一,甚至还丢掉性命,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四,经过前面两个阶段,有些人轻松跨越了一个“阶层”,而有些人则会进入下一个平台期,需要继续积累才能够再次突破,从而进入“前面两个阶段的循环”。

正所谓:不同的阶段需要的“长期”不同,而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需要的“长期”则会更不相同。

道理很简单,具备基本看图说话的能力都能看懂,但去不去看,看了后去不去做,以及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或许人与人的差距就表现在后者上。

所以,对于“长期”而言,具体到个人身上,你得努力到突破那个“成本线”,也就是跨越第一个阶段,后面的成长才会真正有意义。

我亲身体验到的“长期”

Primas代币PST价格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这是Primas的代币PST从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6月底的走势图(日线)。不难看出,八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两轮涨跌之后,PST又几乎回到了起点。

以图中PST的价格走势为例。两轮涨跌,第一轮五个月,第二轮三个月,并且在第一轮中上升趋势两个月,下降趋势三个月,在第二轮中上升趋势两个月,下降趋势一个月,虽然不清楚现阶段是不是底部,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处于相对低点。

有人说,投资最核心的方法论就在于“低买高卖”,然而什么是低点,什么是高点,虽然是相对的,但大部分人仍旧把握不准。究其原因有很多,这里只讨论一点,那就是对于“长期感知”不到位。

一方面,就投资而言,有人喜欢赚快钱,看分钟线,虽然分钟线上的涨跌虽然也能体现高低,但体现不出趋势。没有趋势的话,你看到的可能就只是小范围内的高低,例如出现在①至④当中的概率是均等的,出现追涨杀跌的概率会很大,不知不觉就容易“长”成韭菜。

另一方面,无论是“高”的机会,还是“低”的机会,都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的。虽说币圈一天抵得上股市的一周,但趋势线看多了,就会发现,大周期的波动还是很“长”的,甚至是以月为单位的。如果没有耐心,只是盯着小的波动,不仅容易亏损,更容易错过真正“低买高卖”的机会。

所以,真正懂得在“下降趋势中定投,上升趋势中定抛”,并且做到的人不多,可以说非常少。

综上,关于“长期”,我学了理论,分析了案例,感知到了大周期,这终将成为我成长与投资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以上文字能给恰好读到的你到来一些帮助!

以上就是《不创业,必投资》系列的第02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连载:『不创业·必投资』普通人的投资方法与实践

2018-07-01

事实无对错,观点有高低。以上皆为个人思考浅见,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大树,专注于区块链写作和投资。
更多沟通和交流渠道,请加大树个人微信ljc8903,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号:大树的第一个七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