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准入条件的输出,怎样体现责任
从快手到抖音,我在思索一个问题。
首先声明我未行考证,但曾听过一个快手诞生的心路历程:创办人因为一个偶然的经历脑洞大开,为了让更多层次角色的人与世界桥接。最感人的故事是说她曾关注个一个二胡老先生录的视频,因为不解为啥老先生总用左手拉琴,后来顿悟出因为老人是独居老人,自行录制视频出现反手拉琴的观众错觉,从而这个孤独的群体被关注而引发充满正能量的创意。
我知道快手是比较晚的,虽然不沉迷这个app,但因为这个“典故”的初衷对它很有好感。然而当我近期开始认识抖音时,不解为何两个如此类似的软件,快手因为暴露的问题被约谈甚至很多地方下架。
简单搜索了他们各自经历的事情,略有伤感,心疼为何一个初衷立意如此好的东西,可以如此快去丧失本色甚至被更迭。
突然想起近期看到的几则非专业人士谣言成功击溃专业纠错的新闻,若有所思。
时代更迭下很多人都惶恐着想极速涉入更多领域以使自己不被淘汰,零准入无专业监督和考核的各种平台给了大家良好的发展机会,我想绝大多数使用者是相当受益的,就如昨天第一次下载抖音软件,我足足陶醉了四五个小时而不腻,诺大世界大门向我敞开,对新鲜无比好奇,也收获良多。
相对来说,我算一位成年人,至少有基本的鉴别能力,所以我获取到了对我正向有意义的东西。然而这世界这时代还有很多不够鉴别需要引导的人,比如某些太过专业的领域非专业人士很难鉴别科学与真伪,比如用户群还有孩子老人等等。
那么为什么快手目前会经历这样的尴尬,虽然它在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在努力整改,同时抖音也面临类似问题出现的尴尬。我想这是时代下互联网下所有这类新生事物的共同问题。就如很多早餐店为啥很快就做不下去会关门大吉。
我在想,无论是平台还是用户,是否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这种零准入条件无专业审核和考究的时代产物,在给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在用户宜学宜乐的同时,是否去思考过自己输出的东西是否对社会负责。如果能在输出时考虑到你的东西可能被什么类型的人输入,会有正向还是负面的影响,我想更多人会有更好的约束,也利于平台的长存。
不知有没有这么一个概念:言行自由下的言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