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月入5千,却偏要过着月入两万的生活?
“用着3000的戴森吹风机,980的CPB粉底,320的纪梵希口红,100一片的钢铁侠面膜,蚂蚁花呗还欠着一万八……”
“自己还养不活,偏偏要给猫主子吃进口猫粮。”
“收入不高,和朋友聚会,买单比谁都积极。”
最近“隐形贫困人口”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说,“相比于传统“显性贫困人口”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的刻板印象,为维护社交和形象,在人前维持高消费,则是更多城市白领的现状。”在我看来,这只是少数一部分人的现状,且稍微有点夸大嫌疑。
在我们身边,更多的是刚毕业的小年轻,没车没房,独自一人在城市打拼,领着一份不多不少的薪水,前几年还有动力攒钱买房,现在,看着蹭蹭蹭往上涨的房价,你还觉得有希望吗?
以前两年的数据为例,北京二手房参考均价为57369元/平,西城区均价甚至高达108906元/平。
即便以最乐观的状态,仅交35%的首付比例,购买一套50平的房子,首付也得一百多万。
普通白领,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短期内独立攒出首付。更何况,今后还要背负房贷的压力,工作稍有变动,风险都会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和房价相比,轻型高消费则让年轻人更有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并不富裕的人,但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可能比较阔绰。
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得着的即时自我奖励。
和消费升级的月光族相比,还有另一部分年轻人,正在经历着反常的消费降级。
还没来得及消费升级,当前第一批90后就已悄然开始“消费降级”了。
现在大多的80后,90后由于过重的生活负担,年轻人开始节衣缩食,勒紧裤带,能买最便宜的,绝不买最实惠的。造成年轻人这种生活方式的,还是入不敷出,工资不够花。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大多是租房生活。
在深圳等一线大城市里,如果税后收入8000元,基本上租房就找到了一半,可能仅有4000-5000元可用于日常开支。
如果每月想存下一部分钱,并且不想住得远低于普通水平,那么就只能靠降低生活品质,以维持在大城市的基本开销。
我的同事小月,每到月初,一定会主动申请加班,只为了可以吃到免费的加班餐。小月说,也并非是每个月开支太大,自己也没有沉迷买名牌,确实是每到月底,就难以避免捉襟见肘。
小月的生活状态,是公司里年纪稍大的同事完全无法理解的。大家想不通,即便是困难年代,我们的父辈靠节衣缩食,养活一家人都不成问题。但和年年升高的收入相比,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过得这么惨?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生病,工作变动,甚至仅仅是房租上涨,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外表体面的年轻人,抗风险能力其实为零。
要么消费降级
要么彻底走向贫困
如何避免隐形贫困?
近日,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1992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显示,87.9%的受访青年关注养老问题,69.0%的受访青年坦言担心养老问题,而这其中,有73.4%的青年人来自一线城市。
其实,新一代年轻人面临的社会焦虑,远远大于父母辈。而焦虑,正是年轻人消费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这其实需要整个社会去反思。
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被“隐形贫困”一词加重焦虑毫无意义。毕竟摆脱隐形贫困的帽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显性贫困——坦然面对自己真穷的事实。
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是家的代名词,有了房子,才有了家。许多人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攒钱买房,但面对高额的房价,不能为了一套房子,牺牲掉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一辈子很长,给自己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让自己有说走就走的选择,比守着那钢筋水泥的堆砌物要好得多。
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健全,但我们自己应该在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之前,先给自己买一份合适的保险,留一些以备紧急只需的存款,让自己生活得更有安全感。(作者:N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