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出生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之家,家大业大,京城有地、有房,有万贯家财,有疼爱她的母亲兄长,是一朵人人羡慕的人间富贵花。
但是,她身上没有半点骄纵的影子,她自律地让人惊叹。
在作者笔下,她是体贴温柔的宝姐姐,是博学多识的好老师,是聪明睿智的女诸葛,她美貌娴雅,贤惠懂事,知书明礼,她几乎满足了人们对女神的所有想象。

但是,为什么我们脑中最经典的画面是宝钗扑蝶?试想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稳重平和的宝姐姐突然就玩兴大发,从袖中轻轻取出扇子,屏住呼吸,向草地一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宝姐姐提着裙裾,分花拂柳,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边,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蝴蝶却早飞远了。美丽的少女轻拭香汗,遥望蝴蝶,眼神里有不甘、无奈、娇俏⋯⋯那画面,美得令人窒息。

毕竟,她也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呵!她能有多少心机与城府,被一些人黑化得体无完肤,这,绝对不是曹翁的本意。“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曹翁是把玉钗比肩来写的,如果作者给予黛玉的是偏爱与欣赏,那给宝钗的应该是慨叹与怜惜,反正绝不是讽刺与鞭挞。(我是这么想的)
有些人扬林贬薛,走入极端,把宝钗说成处心积虑拆散恩爱小情侣的刽子手,可怜黛玉这个小丫头片子太单纯太幼稚,上了狠毒腹黑杀人不见血的薛家母女的当,还把情敌当成亲姐姐,最后连小命都糊里糊涂送掉了⋯⋯每每看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特别可笑和荒谬。曹雪芹是谁?《红楼梦》又是本什么样的书?你还当你看都市言情篇和偶像剧呢?还情敌,还上当⋯⋯黛玉是谁?宝钗又是谁?人家需要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除恶扬善吗?人家不比咱活得明白通透多了!没有宝钗,也会有金钗、玉钗嫁给宝玉,反正不会是黛玉,当黛玉想明白了这一点,她就在内心把雪中送炭宽慰她给她送燕窝的贴心宝姐姐认作了亲姐姐。

那么宝钗呢?她也只跟黛玉说过心里话:"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看来,我们文静乖巧的宝姐姐儿时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也没少让人操心费神。她看到了黛玉,就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满心怜爱她,劝这个小妹妹少看杂书,不要移了性情。以黛玉之敏慧,立即就明白了这番苦意好心,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最美丽聪慧的少女说着悄悄话的惺惺相惜,多美的画面呵!

那么,宝姐姐什么时候变得“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了呢?
她有一个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父亲,却早早去世,有个爱她如心肝宝贝的母亲,却持家无方理财不力。面对着一遇事便在她面前愁眉泪眼,一筹莫展的老母亲,她能任性淘气放飞自我?她是母亲的精神支柱,她必须快速成长与强大!
她还有个愚横顽劣的亲哥哥,书中头号惹事精,但这个呆覇王却从心底疼唯一的亲妺妺。出差回来给妹妹带各种稀罕礼物从不吝啬,对妹妹提出的物质要求百依百顺,不小心惹哭了妺妹,三番五次真诚道歉赔罪⋯⋯这样的哥哥闯了祸,她又怎能不管不问袖手旁观?
还有可怜的香菱需要她照拂,凶悍的恶嫂需要她周旋,家中的生意需要她操心,所以,她学会了看当票,学会了打点与周全,学会了"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曹翁那么爱黛玉,哪舍得让她操这些心费这些神,哪舍得往她肩上放一点担子。他的林妹妹是世外仙姝,怎能用这人间俗事烦扰她!
那么宝姐姐呢?作者对她应该是敬重的,正应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比之黛玉,其实宝钗活得更为通透。她在生日宴席上念给宝玉的《寄生草》,其中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是她的心声……可惜,她享不了这份清福,作者把它给了心爱的黛玉!
她也抗争过,她闻着杜若清葛紫芸青芷的异香,却住在一色玩器全无的雪洞般的蘅芜苑;她佩“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金锁,却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的衣裙做针线;她用冷香丸强压住据说胎里带来的热毒⋯⋯最后,这个淘气伶俐明媚娇艳的少女变成了温柔随和事事周到人人都夸的宝姐姐!

“淡极始知花更艳”,
“任是无情也动人”!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