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求必应,还是求告无门,来《诗经·旄丘》中见分晓

2020-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琴海ai读书

[máo]丘之葛兮,何诞[tán]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bǐ]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唢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yòu]如充耳。

旄丘,卫国地名;一说是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之节,藤之长。诞,通“延”,延长;一说覃,藤。节,高,此处为长,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兄弟间排行,此处指高层统治者君臣;一说女子对其恋人的昵称。

何多日,指离别之久。多日,指延长时日。

何其,为什么那样。

处,安居、留处,安居不动、久居不归。

与,盟国;一说相与,相好的人;一说同“以”,原因。

以,同“与”,原因、缘故。

蒙戎,蓬松,杂乱貌。此处意指季节,指出在冬季。

匪,彼。东,作动词用,指向东,东归。

靡所与同,不与我同心。靡,非、没有。所与,与自己一起同处的人。同,同心。

琐,细小。尾,通“微”,低微、卑下;一说为鸟鸣之声。

流离之子,流亡之人。流离,一说鸟鸣。

褎,聋,一说态度傲慢而多笑貌。

充耳,塞耳,古人耳塞,一种首饰;此为双关语。

诗经故事

这首《旄丘》是《诗经·国风·邶风》第十二篇,也是《诗经》的第三十七篇。一首描写流离之人于艰难中的求助之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