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深度剖析《生活在树上》,不一样的洞察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余树

            作者:余树YU SHU

近日,2020年渐江语文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其晦涩难懂的文字,让这篇文章卷入争议风波~~

在谈我对这篇作文的理解之前,我从网上复制了原文下来,先解析一遍吧!

的确,这篇文章非常难懂,有很多的生僻字。(我也要找好多的资料啊!)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生活在树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 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 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 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但当这种期 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但当这种期 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 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 中。 ”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吃砣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 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 感与体认。

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 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 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 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 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

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 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

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 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 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 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

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

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渐江考生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已为《生活在树上》进行随机分段,该文本从INTERNET复制。)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解析:本篇作文一共有七段,每一段落的文字内容和篇幅都大致相同。(但是每一段的主旨和中心,所讲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段作者就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指出在这个社会上实践传统已经瓦解完了。嚆矢的意思是带响声的箭,一切事物的开创者。

也就是说,在现代的社会有一种开端——“技术”与“品德”不是同进同退。一个人掌握了技术不一定掌握了品德,一个人技术的增长,一个人的品德不一定增长。

在现代社会确实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滥觞的意思也是表示事物的开头。

作者想说,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增长伴随着品德的增长的这一种原始规律,正在渐渐地失去家庭和社会传统的希望所带来的借鉴意义(对于这种规律,因为现实的原因已经没有借鉴意义了。)

意思是说我们的原始社会与家庭对未来的家庭与社会的传统期望就是——一个人技术增长的同时,品德也要增长;一个医生医术好的同时,他的医德也要好;一个老师教育好了,同时他的师德也要好。

但是现代社会偏偏就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技术与品德,不是同进同退。有些医术好的医生他的医德并不好,有些老师教育学生的好,但是他自身的师德并不好。细致的作者发现了这个社会的矛盾。

作者于是就想像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主人公柯西莫一样——生活在树上(这里的生活在树上,并不一定是在树上生活,而是指回归原始自然,毕竟,柯西莫就是生活在树上的。

反叛现代文明社会。振翅高飞追寻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作者在此就想要表达一种思想——“我”以后在追寻理想,和实现目标时,我不要被这个社会所同化,我要我的技术与品德相称!

第二段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 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人一出生便拥有了热忱的灵魂。(这里我理解成勇于探索追求理想的思想和本性,并且我们人类喜欢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人类,不能够被古旧的坐标所约束,这个古旧的坐标的意思是传统的思想,传统的观念。人类天生具有探索的能力,人类天生具有发现的能力。

我们期待生活的与别人不同,我们期待生活在别处!且不愿意被传统的价值观所约束。但当这种期 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张本的意思就是借口。)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但当这种期 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这一句话意思是说,当我们期望抛弃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思想与观念,去追寻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果目的仅仅是为了与传统思想与传统观念相批判,那么这样的一种现象,便值得我们警惕了。

当一个人的目标不同时,它的结果就会不同了!如果一个人的希望适用追寻新思想新观念的方式与传统思想传统观念相批判,那么以这样为目标,结果便是容易做出一些逾越规矩的事情,因为你的目标是与传统观念传统思想不同。

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追寻新思想新观念为的是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且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生理想!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与传统观念传统思想的不同,不能作为逾越行为的借口,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对未来已经有了蓝图规划,但我们也不能够给自己立下太多的规矩。

第三段“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的这句话可谓正中要害。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去除的,我们实现理想时也需要借助社会的帮助。

社会与家庭对于我们的作用,目前还太遥不可及,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还缺乏阅历。对于社会和家庭的意义,我们更多的是抱有偏见,而不是理性客观地认识。

作者在第三段便表明了一个人要实现理想,不仅仅因为自己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还需要社会与家庭的帮助。作者在这一段肯定了社会与家庭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我们对社会与家庭有一定的偏见认知而不是理性认知。”但作者在肯定社会与家庭作用的同时,也批判了家庭与社会传统观念对实现理想的束缚。

的确,我们很多年轻的孩子认为凭借着自己一番力量,刻苦的精神,拼搏的精神能够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实这是非常难的。(缺少社会与家庭的帮助。)

第四段,在我们勤勤恳恳地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期望本来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的相处中形成的。而形成这种期望的依据,便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实践。

《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柯西莫就是这样,他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追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实践过的,是经得起推敲的。

而如果我们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消解过往的价值观念的神秘性,但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赋予神圣,那么我们不仅丢失了外界的预期,也丢失了自我。

这个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我理解为追求理想的过程。孜孜吃砣是勤勤恳恳的意思!消解过往价值观念的神秘性也就是说我们不太看重过往的价值观念,对过往的价值观念不屑于顾并且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

我总是认为我们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有没有这样的一类同学呢?——他上课不听讲,在上课的时候他在做自己的一套事情,老师叫他做什么,他不做,他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理会老师的要求。

没有跟随老师的脚步去走,他不知道跟随老师脚步走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消解过往的价值观念的神秘性。他以为凭借着他自己的一套体系能够应对这个社会上的一切动态变化。

这样的结果便是不断膨胀的自我赋予神圣,你就是认为自己很厉害。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样很容易丢失对外界的客观认知,容易迷失在自我的认知之中。

做出一些寻常人认为很奇葩的事情。——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班上的一些同学,如果他不听老师讲,自己做一套事情的话,那么它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学校的关系都不会很好。这时候对外界就失去了判断!

第五段:毫无疑问,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评价自我是有偏颇的。但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我们不应该彻底批判,而是应该批判它的狭隘,批判其中的反智倾向。

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我们不能继承前人的遗产,努力从外界吸取知识,那么就无法进化出主体意识。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而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抛弃了他十六年的生活积累,转而顺从编辑的意愿,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时,我们也觉得这是一种媚俗的举动。

就是说对于家庭和社会对我们个人的期盼,我们不应该彻底批判而应该批判他的狭隘批判其中的反智倾向,换句话就说:我们要博采众长,深刻客观的了解家庭和社会对于我们的个人期望,然后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我们做人像矿工工人陈年喜一样,因为顺从了大众的喜好而转去写都市言情小说,其实这种小说我也是非常批判的。

这种小说毫无价值,可言毫无深度可言,就是一种爽文。但为了经济利益,为了赚钱他转去写言情小说,我把它理解为世俗的妖媚。

其实对于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思想,作者给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要继承好的一方面,摒弃坏的一方面,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第六段,理想主义的落差,终究是因为观念,而不是实践上的问题。比如,在我们追寻理想时,如果受到了来自权力的助力,这究竟是理想主义的破灭,还是目标的达成?

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正在改变我们。我们既不可否认,我们所带有的社会性与家庭性,但也仍然要有自己的理想、有年少的轻狂。我们不妨先实践,再谈理想;

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经历切斯瓦夫·米沃什所经历过的痛苦,也应该像维根特斯坦那样,“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解析这一段前我来给我安利一个名词——臆想(也就是建立在现实主义上的幻想。)或者指出理想的主义的落差,终究是因为观念!的确很多人都有伟大的理想。那很多人的理想都是出于自身对未来的意向,也就是自己内心的意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成就感,那么他就会臆想自己的理想会让自己很有成就。

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那么他就会一想自己的理想会让自己很有安全感,那么这样臆想出来的理想便会失去了现实性,成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

作者指出生活中权力的干预是无法避免的,社会不可能绝对的公平。但年少的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要建立在现实之上,所以作者提出我们不妨先实践再谈理想,因为这样得来的理想非常的实际,也容易实现,也是可以实现的。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我很感谢这个作者,因为这个作者所写的内容让我茅塞顿开——许我就是他笔中的臆想症患者!

第七段:用《树上的男爵》柯西莫那样反叛的生活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独特追求,保持刚直、却又不与世隔绝、好高骛远。

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最理想的调和方法。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有自己的个性——在社会中实践——完成理想)我们要有自己的个性,直的个性我们与世不同,但我们不与世隔绝!

或者借柯西莫那样的,反叛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想批判社会上的一些抚媚现象。

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如果这放在生活中,这的确是一篇好的文章,毕竟从内容上来看它富含了哲学。

网络上有很多人批判这个作者是孔乙己——什么都不懂,就在那里秀技法秀才艺。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这个作者是真的有文化积淀真的有思想。

是一个很有文采,很有内涵的孩子。如果放在考场上,这个作者并没有考虑到阅卷老师是否能够看得懂这样的文章,他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也许这样的文章应该用另一种更加让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许会更好。但是我想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手笔能够更加精准的表达出这样的深刻思想呢?作者已经很努力了。

从内容上我给这篇文章满分,我觉得是正确合理的。但是如果把这篇文章放到社会上给满分,我觉得是不合理的。

并不会有太多人会认认真真的去钻研一篇文章,然后得出他的思想。这篇文章晦涩难懂,并且包含有许多的生僻字,生僻词和复杂语法,难以传播。

(图片来源Internet,侵删!)

即使片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感受不到这里面的思想,人们没有办法领略思想,那么这篇文章的存在,仅仅只是一张纸。那么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就好比是人民币,你有一屋子的人民币,但是你不用它那么又有什么用呢?

作为个人我高度赞扬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但我不赞同的是这种思想的表达方式。没有顾及到别人的感受,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传播能力。

好比是一个人,你拥有很大的能力,却没有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这是一个道理的。

启示:作者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作者在第一段便指出我们的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它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技术与品德不相称的现象,所以作者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表示他要做一个技术与品德相称的人,归自然回归,本真。

因为作者认为本真是最美好的。这段作者指出在我们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太多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思想而束缚了自己的头脑,禁锢了自己的头脑,禁锢了自己的思想。

那我们也不能够以穿越新思想新观念为由,去完全反对传统观念传统思想,以这个为借口去批判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体系。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追寻自己的理想,并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一个新的维度,以和谐的方式去适应理想,为自己的理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阈值,而不是去批判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体系。

我们也不能够完全的否定和批判传统的观点,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文化。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遵循一些主流的价值体系。然后我们再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和建立自己的不同,比如说我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们不走后门,不走暗道,不走潜规则。这就是作者的本真,作者对这个世界所留下的一点美好的希望。

第三段说到了,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家庭与社会给予帮助的重要性。想要一个人与整个主流价值体系去对抗是很难的,也是很累的,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在遵循主流价值观体系的前提下,我们再适当的寻找自己的不同。

在动态与改变,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五段主要讲的是,作文的作者不愿意为了一些短浅的利益去适应世俗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说名利,比如说金钱。)不愿意做一个妩媚的人,不愿意去做同流合污的人。

第六段主要讲的是一个人的宏伟蓝图必须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和理想一定是实际的可实现的,而不是臆想出来满足自己需要或者展现给他人看的。

第七段作者提出了中心: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着大地,然后升上天空。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生活在树上,也就是我们的心先要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受到世俗上的一些不良观念的影响。

热爱大地就是热爱自己的理想。升上天空就是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带着一颗朴真自然的心,走向热爱的理想。

本文的主旨思想:返璞归真,不同流合污。坚持本心,坚持自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现实的理想。

顺应主流价值观体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创立自己的与众不同。承认社会与家庭的作用。(在作者看来,不同流合污就是最大的与众不同。)

注:本文所述,皆为作者(余树YUSHU)观点。部分解析于互联网INTERNET 寻找。绝大部分内容原创。

注:文章内容部分原创首发,任何个人及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私自复制、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