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向高楼撞晓钟

2023-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第34天(2023-1-3)起向高楼撞晓钟

      王阳明创立“良知”说,是在四十九岁回归南昌之前,尚身处虔州时的事。其内容可从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陈九川拜访王阳明,向其请教的如下问答中得知(《传习录》下卷):

      陈九川:“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王阳明:“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陈九川:“请问如何?”

      王阳明:“只是致知。”

      陈九川:“如何致?”

      王阳明:“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在上述的问答中,王阳明第一次将良知视作为为学头脑,并加以说明。在刚开始的时候,王阳明还曾怀疑光靠良知是不够的。后来,经历过宸濠之乱以及其后的张忠、许泰之变后,王阳明才从这些经历中弄清了致良知的好处。”

        嘉靖二年(1523),五十二岁的王阳明在寄给门人薛侃的书信(《王文成公全书》卷五)中写道:“二字在虔时终日论此,同志中尚多未彻。”《传习录》下卷中记录了王阳明与陈九川之间的如下讲学。

        在虔州时,陈九川与王于中、邹谦之等侍于王阳明身边,在一次讲学时,王阳明说道:“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而后,他扭头看着王于中说:“尔胸中原是圣人。”

      王于中不敢当。王阳明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又说:“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下边这首《睡起偶成》(《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就犹如振聋发聩的天籁之声。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王阳明又吟下《月夜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下边的第二首,就是王阳明以宏伟的气魄向世人提倡自己的良知心学的警世之句。

      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

      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

      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

      洙泗辍金铎,濂洛传微声。

      谁鸣荼毒鼓,闻者皆昏冥。

      嗟尔欲奚为?奔走皆营营?

      何当闻此鼓,开尔天聪明!”

    个人感言:

      阳明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感悟到“致良知”的力量?

      根据冈田武彦先生的分析判断,应该是在经历平定辰濠之乱,以及张忠、许泰之变,阳明从这些人生经历中,悟得“致良知”的好处。

      阳明发现,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正如孟子所言“人人皆为尧舜”,我们心中的圣人,只不过我们自己平时没有被发现,但是在关键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够发现良知的存在,比如一个小偷,明明是在做偷鸡摸狗的见不到人的事情,一旦你说他是小偷,他就是不承认,因为他有良知,他会觉得做小偷丢人。正如阳明所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真正的良知是“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在心上寻找天理,是做功夫的关键“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阳明经历四十余年的人生风雨,无论是道场、还是官场、亦或战场,人生就是一场修炼,为此他赋诗一首《睡起偶成》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阳明发现人人内心都有良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良知,甚至绝大部分人良知已经丢失并非自知,这需要像阳明这样的高人大声疾呼并唤醒,每一个灵魂都是孤独的,每一个灵魂都必然经历人性的挑战,这就是人性善恶是非对错的较量,一念良知,念念是非分明,人人心中自有天理,就像康德所说“头顶上的星空与内心深处的道德自律”,是非决定人生成败,是就是,非则非,善便存,恶便去,为善去恶是良知,良知尚存,穷尽天理,就是一种道德境界的修炼,唯有如此,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何等稳当快乐,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最真切的实修功夫!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34: 起向高楼撞晓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