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到岁末,就想起王安石的这首诗。一年中在撕去旧春联换上新对联的时候,一个新春又开始了,并将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
在中华大地上对于“过年”的重视,其他节日是无可比拟的,对她的期盼更是“望尘莫及”,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过了中秋就望年”。在民间过了中秋节,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事宜了。小时候更是期盼,不光是可以穿上新衣服,还有好吃的腊肉、腊鱼,包着五彩斑斓糖纸的糖块,最诱人的还是压岁钱了。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腌制各种肉类、鱼类,蒸馒头、包子,做糕点。南方糯米和大米多些,糕点基本是以这两样食材为主。糕点美味可口,来源于复杂的工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相信在祖国各地勤劳的人们都会用不同的美食来奉献给“年”。
今天想聊聊除美食外的其他习俗。进了腊月,大人们就会嘱咐我们小孩,不能说“死”字,或者带“死”字的语句、还不许哭等等貌似不好的都不能说。问为啥?答曰不吉利。一听不吉利,小孩子们也不敢吭声了。省怕一家人的吉祥好事,因为自己而没有了,这个罪名可不敢担。
所以整个寒假基本是在外面疯玩过来的,挨着家玩。家里有小人书的就一起看小人书,家里有电视机的就一起看电视,那时最喜欢看中央台的“七巧板”栏目,要不就玩扑克牌,钓鱼、算24等都是用扑克牌玩出来的,还可以下棋,一个象棋都能玩出好几种玩法,童年的时光是天真的、无邪的。不在大人的眼皮底下,是轻松的,没有章法的,也让我记忆犹新的。赶上下雪天,更是开心死了,可以打雪仗、堆雪人。雪人虽然堆得不好,但是雪仗的话,我和弟弟配合的可好了,我负责制作和运送“子弹”,他负责投射,大家你来我往,“子弹”飞梭,真有“战场”的味。现在想想我们这么投入的玩是怕辜负了这一场雪吧!时光飞逝,一晃我们都已中年了。
除夕之夜更是热闹,满桌的年夜饭就不说了吧。我家还有个习俗,就是拿出杆秤,给孩子称一称。现在想想都费事,怎么把一个小孩儿兜住,放在杆秤上称的呢?好像过了10岁就没有这项仪式了。这个仪式当时还有个美名,现在忘记了。大概跟现在每年给孩子量身高是一个道理吧!吃罢年夜晚就是抢压岁钱,长辈们固定的红包给完后,我父亲还会额外拿出一些钱作奖励,我们大小七八个孩子抢地热火朝天,感觉比那一桌好吃的饭菜还香。
到要睡觉时,爷爷会用干净的白纸,包上几片云片糕,还有六粒葵花籽,放到我和弟弟的枕头底下,嘱咐我们明早(大年初一),先别开口,先把这些东西吃了再说话,说是吉利。一听吉利又不敢怠慢了。
初一早上吃完那包东东,还不能睡懒觉,得早起。然后见到长辈,就得说恭喜的话,比如“长寿、健康、发财”等等的吉祥话。然后又出门拜年了。
初五接财神,又是一个大节。家家都虔诚准备,都想得到财神爷的青睐。其实从初一到初五,每天都要放鞭炮,按照奶奶的说法,鞭炮还得响,越响越吉利。记得奶奶常讲这个故事:说有户人家娶了个巧媳妇,大年初一这家人放鞭炮,第一炮却没有响(也许是哑炮),一家人都愣着了!这个媳妇巧就巧在会圆场,她赶忙说“头炮不响,黄金万两”,这时大家都因为她的一句话,大笑着附和着(用现在的语言就是这个尴尬算是过去了),最后这家人有没有“黄金万两”不得而知了,但是好彩头是落下了,新年的第一天不会因为这个炮不响而影响一年的好心情啊!。所以在新春的正月里是绝对不能乱说话的。
过了年十五年味就淡些了,但是还要吃元宵,挂灯笼,溜兔灯,穿花鞋,还是“吃喝玩乐“!中国人就是这样,一年中辛辛苦苦的劳作,省吃俭用的积攒,就为了“过年”这一个多月,把美好的幸福的喜庆的都呈现出来。因为这里寄托着希望,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和一家人的平安吉祥。
这就是我儿时的年俗年味,地方色彩浓郁,但是每到过年时我都会想起。虽然现在的生活便捷自在,可我还是时不时的忆起这浓浓的乡情和亲情,体现了家乡人民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体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和人民越来越安定祥和的生活。
珍惜当下,感恩所有。愿祖国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愿世界和平,战乱不生,纷争不起,人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