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中关于MVP的误区
本文首发于2016-03-28,原文标题《项目分享 | 两个做教育产品的盲点》
去年8月份开始,参与到蜂窝互联网实验室的教育产品开发里,期间的研发过程很像一个没有老师的项目式学习小组,一路都没有答案,只能尝试和摸索。每次碰的钉子都很有趣,写下来,以后老了可以成一本《教育小混混摔过的跟头们》。
photo by 顾远背景:
蜂窝互联网实验室是一家关注10-16岁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机构。
蜂窝致力于培养孩子们从消极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和信息被动接收者变成具备信息素养的行动者、积极的学习者和独立的思考者。
三月上旬,蜂窝的顾问们(他们分别来自AHA社会创新学院、桥畔计划、澳门同济慈善会)来到贵阳,给蜂窝做了一连三天烧脑的项目梳理,我恰好赶到现场,期间看到两个之前思考的盲点,写下来分享下。
头脑风暴之后的分类
先回顾一下去年9月发生的事,当时,蜂窝设计教学产品背后的信息素养框架是这样的一个表格:
当时我们觉得这样一个表格很不利于设计活动,于是,就做了一轮头脑风暴,根据原来的表格,想出尽可能全的信息素养技能点,并且把得出的便利贴分类贴成这样:
横向是小孩的学习顺序(提问→搜索→处理→应用),纵向是小孩的学习程度(1星难度→2星难度→3星难度),看似很合理。于是我们就根据这个新的信息素养框架屁颠屁颠的开始研发产品了,期间还做了两次产品迭代。
但是,根据这个框架继续往下走,我们在后期的开发中碰到几个问题:
1.信息素养点的使用不均衡。
图中选中的,是被课程设计师使用频次最多的信息素养卡,其他的极少被使用。
2.老师在活动中进行到加插的信息素养部分时,觉得别扭。
课程设计师先从学生问的问题出发,设计有趣的活动,再从这些信息素养点里面挑一些素养点,嵌进活动中。
例如,小孩问,为什么我们要背论语,设计师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有趣的活动来回应小孩,最后再往设计好的活动中加入学习搜索引擎的小技巧。
3.信息素养点的增加与减少缺乏规则和引导。
之前的信息素养框架,无法清楚区分信息素养与其他素养,比如,提问里面的【会问5个为什么】,是个思维能力,但是在我们上网时也会用到,那要不要归入我们讲的信息素养里呢?有时候需要加入更多的信息素养,却总觉得没有帮助思考的线索。
以上的问题,之前没往深处想,一直以为是团队自身能力受限,直到这次……
在顾问的带领下,我们又做了一次信息素养头脑风暴,但是这次多了更多厉害的脑袋,结果我们的产出大相径庭。
我们先分两组做头脑风暴,贴出了所有可能的信息素养点:
photo by 姐姐然后,每个组尝试把这些信息素养点分类:
然后,两个小组分享,讨论。
photo by 姐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分析了几种分类方式的优缺点,选了一种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分类方法——互联网素养三角:
进而,我们把小孩的学习程度也融入这个三角之中:
捋完这个框架之后,我们发现,后续教育产品的开发,教育效果的评估,忽然变得非常清楚。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
对比去年9月和上上周的两次头脑风暴,我发现产出不同有两个原因:
▪ 参与者的背景不一,加入了更多新的视角;
▪ 在制定分类框架时,纵向维度加入了项目目标——培养智慧网络人,而不仅仅在低层次的工具梳理;
其实,这两个道理讲出来很容易,但是真的在设计时注意到,并不简单。
反正我看到最后梳理完的三角形之后,有点捶胸顿足……
MVP = 最小可行产品 ?
我读的书不多,呆过的团队更少,但是几乎每个一起工作过的团队,都知道要做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蜂窝也是如此。
从去年有信息素养框架后,蜂窝出了三版产品:
1.信息素养卡1.0 + 线上的种子设计师群 + 各地小孩的问题树;
2.学生护照1.0 + 开放活动库
3.学生护照2.0 + 精品课程
掰掰手指,6个月出3版产品,貌似也没有很慢。(商业人士看到这句要揍我了…)
但是,每个版本的产品出来需要投入什么人,投入的时间,它的上游是基于什么来的,下游又将怎样交接测试,再之后怎样测试市场,每个环节的具体规则一直没有探讨清楚。
另外,之前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产品本身,期间的测试只是测试产品的可用性与易用性,也就是指,蜂窝在测试的是,产品是否能培养孩子们的信息素养,老师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问题。
但是,教育产品有个巨大的挑战,付费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你的产品小孩和老师都喜欢,并不代表学校或者家庭会购买,从好用,到受市场欢迎,还有一大截的路要走。
MVP不仅仅是最小可行产品,更多指最小可行业务流程。
于是,蜂窝在这个3月,开始了完整业务流程的测试,过程不算顺利,大伙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多关注他们动向。
写在最后:
硬着头皮把这篇在草稿箱里躺了10天的文章写完发出来,这样的文章对蜂窝来说是一个个的里程碑式记录。但是,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会不会太细而没什么可看的?欢迎给我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